- 相關(guān)推薦
高一歷史課后教學反思
本課一共講了高一四個班:14班、13班、12班、11班(均為理科班)。經(jīng)課后反思,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首先,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課堂時間的控制,時間分配不合理,教學內(nèi)容完不成。導入部分時間過長,遲遲沒有切入本課主題;前兩個子目花費時間過長,導致宗法制這一重點的、難理解的內(nèi)容沒有講透,這實在是本節(jié)課最大的失誤。
其次,除了13班,其他班級均使用多媒體授課,問題在于多媒體、板書、教師授課之間如何有效銜接,使其既不耽誤時間,又能發(fā)揮多媒體和板書的作用。某些班級授課中存在板書書寫與講課內(nèi)容存在時間差。此外板書字跡要加強,應該“遒美中求速度”。
其三,在授課過程中應當注意自己的語言以及課堂中比方的運用。語言應當隨性,但不可過于隨意!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有可能你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隨意語言,他們會效仿;你的一個不恰當?shù)谋确剑瑢W生會四處傳播;在授課過程中,我打過幾個比方,比如以周朝王畿地區(qū)類比今天的北京周邊,雖然易于理解,但盡量少用!
其四,教姿教態(tài)問題。在授課過程中,我有喜歡走來走去,踱來踱去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下去走動,也是監(jiān)督學生的一種方式,但不宜過于頻繁,過于頻繁會使學生注意力發(fā)生轉(zhuǎn)移。
其五,教學過程中,各主題之間銜接生硬,刻板,不夠自然。
一天的課結(jié)束后,有如下幾點感想和可以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初次感受到了“以學促教,教學相長”。在我的觀念中,一直認為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以為他們應該聽老師來講就可以了,尤其是文科!事實上,這里面存在著刻板印象。換句話說,我“低估”了學生。今天上課,我有幾個討論環(huán)節(jié)和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比如夏商時代的王位世襲制,通過一段史料來展示,使學生歸納它們的特點;通過分封示意圖來歸納分封制特點等等。雖說預先設置了,但我想學生也會沉默不語,所以本想自己來講。但14班某位學生在回答分封制特點的時候,出乎了我的意料,他談到一點:“分封的諸侯國鎬京東邊的多,西邊的少”(大意);卮鹜戤吅螅易屚瑢W們鼓掌,以此來鼓勵他。這一點是我在備課的時候所沒有想到的,這也促使我課后回來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看來,雖然是理科班,雖然是學生,但是學生的思維的發(fā)散的,不應過分“低估”。課后與學長們交流,他們提供我?guī)讉觀點:1)西邊乃羌戎之地,開發(fā)的比較晚;2)東邊歷經(jīng)多次族群融合和商朝的開發(fā),有分封基礎;3)地理環(huán)境,西邊多山;
2、課堂中生成性問題如何處理。比如11班曲心喆同學在回答分封制特點時,說到了“周王的權(quán)力分散”(大意)。我當時只是說“回答得不錯,請坐”。其實這里邊可以挖掘的東西還是比較多的,因為我在總結(jié)分封制所起作用的時候,提到了一點“國家權(quán)力趨于嚴密”。這是否前后矛盾呢?非也!但是我沒有抓住這個生成性問題,白白流失。倘若抓住,課堂時間如何處理?值得反思。
3、本課是請了葛連寶師和金麗青師去聽的,在課后交流過程中,也有幾個問題是值得關(guān)注的。比如,諸侯王的“權(quán)利和義務”還是“權(quán)力和義務”?還有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是歷史的進步性,而我的課上沒有提到。在備課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三監(jiān)叛亂”這件事兒,學界還存在爭議,究竟是“管叔、蔡叔和武庚”還是“管叔、蔡叔和霍叔”呢?與晉這一封國有關(guān)的典故“桐葉封弟”。
4、備課過程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知道學生心理,換句話說就是要“備學生”,昨天劉老師告訴我說:“一定要了解學生,不然你課講得再好,學生也不喜歡!保ù笠猓┍菊n我在多媒體上用了較多的文言資料,還有繁體字,是否合適?因?qū)W生而異。
5、授課不宜“滿堂灌”,以前我認為“滿堂灌”很好,尤其對于人文學科來說。但現(xiàn)在看來,若是老師口若懸河,學生一言不發(fā),除非老師講得“相當”激情洋溢、生動形象,否則,不僅老師累,學生也膩煩。以我現(xiàn)在的能力,雖說有激情,但若要整堂課都能抓住學生,功力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應當選擇適合學生的問題供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這樣既不使老師過于勞累,也可以活躍及課堂氛圍,因為學生的思維不可小覷。比如這堂課我讓學生通過讀圖歸納總結(jié)分封制的特點,我自認為是很好的一例,學生在仔細觀察中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此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6、課堂語言不夠豐富。這里的語言,專門指的是學生回答問題后,該通過何種表達方式讓學生坐下。我在授課過程中,基本上是“好,請坐!”是否過于單一呢?
7、誠如學生對老師的第一印象一樣,老師對班級的第一印象也會影響老師的情緒。比如在13班上課,第一次上課在他們班就感覺講得不好,課堂比較沉悶。這節(jié)課依然如此。
【高一歷史課后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雙語歷史教學課后反思06-26
高一歷史教學反思06-02
高一歷史教學反思07-02
高一歷史教學反思07-06
《戊戌變法》課后的歷史教學反思07-03
高中歷史課后教學反思05-16
關(guān)于高一歷史教學反思07-02
最新的高一歷史教學反思07-02
高一歷史科目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