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課后教學反思
由于作業前置,讓學生提前進行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課時的預習,并且從作業批改中能夠看出,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對于內容的理解和接受并沒有太大的難度,關鍵是再現和學以致用的熟練程度,以及糾正和強調個別細節上出現的錯誤。
如果按照常規型教學,讓學生展示,很容易陷入核對答案的過程,對學生來說沒有太多新鮮感的重復,甚至會不經意引發學生浮躁的態度,覺得展示可有可無,因為學生拿到已經批改過的作業,或自己重新思考過,或參照別人的作業,正確答案只需復查一遍,大多數學生應該清楚,但不一定記得住,或者會很快復述,或者說出來龍去路……
所以,為了避免對教材的單純性重復,也為了促進學生進一步學以致用,提高解決問題速度,充分把握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在展示中內化學習內容、明確思路,從而保證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我采用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完成課堂嘗試,首先以抽查的方式讓學生相互繪制學習內容思維導圖,旨在讓學生分享中找到學生內容的聯通處和不同處。然后每人分發一套試題,涉及到學習目標的不同落實處,采用邊抽查邊核對的方式,逐題挑選學生評析,說出答案并按照其他學生要求確定是否說出分析思路,同時以學生搶答舉手及正確度進行記錄,從而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中不知不覺完成學習內容學習的輸出應用式重復,不僅僅是知識的記憶熟悉度,還是案例型針對性應用的體悟;同時競爭氛圍中提升專注度,有效提升學生傾聽的態度。
總之,展示不是簡單地對自學的重復,變成一種即時性的輸出,既需要對學習內容的熟練程度,也需要內化中找到解題思路,特別是讀圖分析題,讓學生明確先讀題,再讀圖,既是應用能力的提升,也是解題技巧的滲透與過度,從而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讓學生在展示中收獲一種自然而然的成熟。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知識點總結06-28
課后教學反思01-25
課后教學反思04-10
《和時間賽跑》的課后反思07-02
《螞蟻和蟈蟈》課后反思07-14
陶罐和鐵罐課后反思05-06
油和水的課后反思07-01
鮮花和星星課后反思11-29
《長城和運河》課后反思10-03
獅子和鹿課后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