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環式學習法在《機械基礎》中的應用論文
《機械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專業的一門綜合性基礎課,也是中職高考機電專業的必考科目,其所占的分值比例為45%,是機電理論科目里最高的。本課程包含機械零件與傳動等多方面的內容,知識點較多,背誦記憶的內容多,對于基礎普遍較差的中職生來說,難學易忘。最讓任課老師頭痛的是:學生一講就會,一放就忘,一考就混。面對越來越靈活也越來越難的高考,中職考生怎樣才能掌握好這門基礎課呢?通過幾年的輔導摸索,我覺得四環式學習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果。
所謂四環式學習法就是通過由面到點的綜合概括,逐步縮小記憶范圍,利用較短時間掌握所學內容的一種學習方法,包括精讀教材、編寫提綱、嘗試背誦、有效強化四個環節。
一、精讀教材。
就是對所學的內容,抓住中心細心閱讀,掌握其要點、重點和難點,理解知識間內在的必然聯系,在腦子里形成一個知識網絡。
這一環節是在教師講授完一章節內容時進行。教師在授課時,為學生釋疑解惑,幫助學生理解本章節的中心內容,指出重點知識,提示關鍵詞語。在學生基本掌握學習目標后精讀教材,在精讀的基礎上結合教師的指導,對本節內容形成完整的、總體的知覺印象。
二、編寫提綱。
就是在理解所學內容的基礎上,細致地進行篩選、概括、組織,然后根據教材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提綱挈領地編寫提綱,從而使學習內容有條不紊、簡單直觀地呈現出來。這一環節,學生可以參照教材,提綱的編寫也以詳綱為主。除了編寫知識的主要脈絡之外,還要把每一脈絡的主要內容、關鍵詞語編寫進去。這樣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教材,把握住教材知識點的來龍去脈、因果關系。以第七章第三節鏈傳動為例編寫提綱如下:......
三、嘗試背誦。
這一環節是對學習材料進行遷移內化的過程。具體操作就是對照所編寫的提綱,按照順序一遍一遍試著背誦,遇到不會和不清楚的地方,再翻開書本對照,進行細讀,并用不同顏色的筆對提綱進行補充,起到提示和加深印象的作用。然后有針對性地記憶薄弱環節,進一步增強對知識的深化和理解。
四、有效強化。
這一環節就是用最簡短的語言,抓住概念內涵、實質和教材的核心內容,再對照提綱進行壓縮,使之成為簡綱。如果把第一次編寫的提綱比作一棵有枝葉的樹的話,那么這次的簡綱就只剩下樹干和樹枝了。例如鏈傳動可以這樣簡化:
然后要求學生對照簡綱進行回憶,直到在大腦中把它重新恢復成詳綱。這樣提綱挈領反復背誦,就會在頭腦中留下長久的印象,等到應用某一知識時,可以通過回憶簡綱和詳綱很快找到它的所在,有效防止了知識點多,在大腦中堆積無序、查找困難的現象發生。
好的學習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橋梁,四環式學習法就是成功學習機械基礎的一架橋梁。
【四環式學習法在《機械基礎》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機械控制系統中嵌入式應用研究論文07-02
翻轉課堂在高職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7-03
現代設計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論文06-25
檢測技術在機械制造系統中的應用論文06-24
控制工程在機械電子工程中的應用論文07-04
機械自動化在煤礦中應用探析論文07-03
微博在機械原理課程中的應用探索的論文07-01
PLC在港口機械CAD系統中的應用論文07-03
機械設計與制造中綠色設計理念的應用論文06-27
人工智能在機械電子工程中的應用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