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反比例的意義》教材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反比例的意義》是浙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六年制教材第83~87例1~例2。本節課的內容是在教學了比和比例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比例知識的深化,是后面學習用它解決一些簡單正、反比例的實際問題的基礎,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小學階段比例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教學時先復習一些基本的數量關系,使知識間發生遷移,在此基礎上探求新知,最后深化新知。
二、說目標
《新課程標準》明確了義務教學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應以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四方面來闡述,使學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諧、全面地發展。因此,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意圖,基于此,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學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和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同時在教學中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研究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
三、說設計意圖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首先通過對正比例的復習及練習,在準備題第3題中讓學生發現它不成正比例,那么到底他們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反比例的意義),例1、例2的學習,抓住(a.表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b.裝訂的本數怎樣隨著每本的頁數的變化?c.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各是多少?)這三個問題通過學生討論交流、自主探究在教師的引導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然后進一步抽象概括反比例關系式:xy=k(一定),接著通過想一想來運用反比例的知識,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最后通過練一練與習題進一步加深對反比例關系的認識。
四、說教法、學法
記得有一個外國科學家敘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其實,這正是我們《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總體要求。因此,我在教學時就充分相信學生、尊得學生,改變傳統的填壓式教學模式,把學生由被動聽轉化為主動學,放手讓他們主動去探索出新知識,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學到探究新知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通過直觀圖示,讓學生充分感知、比較、歸納、概括總結是反比例的意義,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進渡到抽象思維,采用引探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反比例的意義》教材說課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說課教材設計07-03
花鐘說課教材設計06-29
《分數的意義》說課設計02-19
美術說課教材07-05
水果王國說課教材07-02
《狼》說課教材分析07-02
關于黃河治理的說課教材07-02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說課設計模板07-03
《父親和鳥》說課備案教材07-03
《尊嚴》語文課教材簡說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