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課時教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教材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課時教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課時教材
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學習目標】
1.知道祖國境內的三個遠古居民代表、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了解遠古居民的生活狀況
2.通過觀察古猿、北京人、山頂洞人的頭部復原像,說一說他們的區別,理解人類的進化。
3.認識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學習重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學習難點】對本課基本內容的理解需要科學合理的推斷和想象
【學習導航】
任務一:閱讀教材第2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誰?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樣來證明他們是人類而不是類人猿?
3、你來推理一下我國境內的人類活動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任務二:閱讀教材第3--5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境內除了最早的元謀人外,在北京地區還先后生活過兩個遠古居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比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
方面北京人山頂洞人
頭部模樣
火的使用
勞動工具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組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①遠古居民為什么要群居生活?②什麼是氏族?
三、拓展延伸:
①、教材第6頁的動腦筋
②、遠古居民的社會組織由北京人的原始人群到山頂洞人的氏族,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
四、梳理結構:試著用1、2、3三個數字總結本節知識點
五、鞏固練習:
1、暑假期間,小明計劃去考察元謀人的遺址,他應該去()
A、北京B、陜西C、河南D、云南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B、會不會說話
C、會不會制造工具D、會不會使用火
3、據考古報道,安徽發現的繁昌人距今有180萬年。如果這是真實的那么我國人類的歷史又向前推進了()
A、10萬年B、20萬年C、100萬年D、180萬年
4、下列遠古人類的模樣,最與我們現代人相似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
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燼。這說明了()
A、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B、北京人已經能夠直立行走
C、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經會人工取火
6、在原始社會早期,人們結成群體一起生活。這主要是因為()
A、當時的生活環境惡劣B、人們的體質發育不全
C、人們之間的血緣關系近D、當時的生產工具簡陋
7、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獸眾,人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木炭和幾處比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獸骨和樹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氣。而人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韓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的環境下,北京人做怎樣才能夠生活下去?
、、材料二證明了什么?有什么意義?
、、材料三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中的一個什么變化?這一變化出現在哪一個遠古居民時期?
歷史課時教材
課題:
古代埃及文明
教學目標:
1. 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起源和發展;
2. 掌握古代埃及的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
3. 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化和藝術特點。
教學內容:
一、古代埃及文明的起源和發展
1. 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2. 早期文明的形成;
3. 統一王國的建立。
二、古代埃及的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
1. 社會等級制度;
2. 法老王的權力;
3. 官僚機構和地方政府。
三、古代埃及的文化和藝術特點
1. 宗教信仰和神話故事;
2. 建筑和藝術風格;
3. 文字和文學。
教學方法:
1. 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展示古代埃及文明的特點;
2. 分組討論古代埃及的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
3. 學生自主閱讀相關資料,進行個人總結。
教學評價:
1. 課堂參與度和討論質量;
2. 學生對古代埃及文明的理解程度;
3. 學生對古代埃及文化和藝術特點的認識。
擴展活動:
1. 觀看電影《盜墓筆記》或《埃及艷后》,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故事;
2. 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觀察古代埃及文物;
3. 邀請專家進行講座,介紹古代埃及文明的研究成果。
【歷史課時教材】相關文章:
《一共有多少天》課時教材07-04
新編歷史教材的特點和歷史教學改革07-03
新教材歷史教學反思07-02
對新編歷史教材的幾點認識論文06-25
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06-26
歷史教材培訓的心得體會01-12
新教材下的歷史教學反思12-15
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的思考論文07-04
青年歷史教材圖書初審透析論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