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手工課的多元智能教學的論文
[摘要]本文從創建多種制作方式、制作風格來激發學生潛在的多元智能的空間,通過合作式學習促進學生智能互補,通過手工制作專題學習激發學生各種智能組合等三個方面探索多元智能理論在手工制作課程中運用的一些方法、體會。
[關鍵詞]多元智能;合作式學習;專題學習
多元智能理論是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他認為,一方面,智能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另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獨立的方式存在的。
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九種智能,即: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這幾種智能的不同組合及表現構成了每個人不同的智能結構。有的孩子的某種智能表現非常特出,呈顯形狀態,而大多數孩子的很多潛在的智能有待于我們教師和他自己去認識、挖掘、開發。因此,本人在中等職業學校手工課程中滲透了多元智能的教學法,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課題研究。下面談一談在探索中的點滴體會。
一、創建多種制作方式、制作風格來激發學生潛在的多元智能的空間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提出,在可能的范圍內,教師的教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智力特點來進行,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創設各種適宜的教學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學生能以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現他們所學的、所理解的的內容方式了解和掌握教學材料,并給予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機會。
手工作品以其風格的獨特性、制作的獨特性,給每個學生提供了發揮自己優勢智能的最大發展空間。在具體的手工制作過程中,學生會因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程度、智能的不同組合而進行不同的,甚至是獨創性的手工制作。如繪畫占優勢的學生會在手工作品中加入許多繪畫,善于觀察的學生會表現出別人看不到的細節,善于動手的學生會利用精致的做工來表現造型,有創造力的學生會化腐朽為神奇。因此,教師在手工制作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差異性,因材施教。例如:在紙工動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各色的卡紙制作動物,可采用剪、畫、卷、貼等方法制作平面、立體、浮雕式的紙工作品。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后,紛紛選用自己的最擅長、最喜歡的方式來制作紙工動物。有的畫,有的剪,有的貼,有的卷折。雖然制作的工藝、效果不同,但每一幅紙工作品都讓人激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的進行引導、肯定,讓每個學生都在一種自信的氣氛中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
作為教師要善于創建這種靈活的空間,不要拘泥于教參書的解釋或參考圖片,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表達,充分展示其智能優勢,發展其個性。
二、通過合作式學習促進學生智能互補
人際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合作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交往意識和能力,開發學生的人際潛能,而且可以幫助、促進弱勢群體,從而達到智能互補的效果。在手工制作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如師生合作、生生合作。
合作方式的開展可以是多種多樣,如小組活動比賽法、交錯學習法、小組調查法等,從而使教學充滿生機和新意,也讓學生明白團體的成功有賴于團體的合作努力,從而相互依賴的關系。如:剪紙—看誰快,利廢利舊工—哪組應用最巧妙等,這些組際競賽交流,實現了競賽與合作的有機結合,學生的成功心理、競爭意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發展。
三、通過手工制作專題學習激發學生各種智能組合
與傳統的智力理論相比,加德納把智能定義為: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對自己所屬文化提供有價值的創造和服務的能力。這種能力實際上是多種智能的組合。在多元智能環境里,為學生設計專題學習來激發他們的各種智能的組合。
例如:教授剪紙時,我提前一節課向學生提出問題:1、你了解剪紙哪些內容?試著在找一些剪紙的資料?2、講一位你所知道的剪紙藝人的故事?3、學了這一單元后有什么感想?學生有的去圖書館找,有的在網上下載,有的在自己的課外書上尋找,有的通過自己的親友去尋找剪紙藝人…通過查閱資料,同學們了解到了剪紙的知識,查出各地剪紙的不同風格、特色。通過與剪紙藝人的交流,了解了他們的創作思想。學生們還拿來了許多剪紙作品。課還沒上,同學們就紛紛把自己查找的資料互相交流,在課堂上更是討論熱烈,班里出現了濃烈的學習氣氛。在學習剪各種基本的剪法時,同學們個個非常認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談談有何感想時,同學們都說我們現在必須珍惜一些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把好的傳統民間藝術傳承下去。這樣,在專題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提供的專題素材往往跨越學科界限,這意味著資源的開發。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研究同一專題的不同方面,這就有利于選擇學習材料的自由,也有了充分的機會探索各個學習領域。另一方面,學生需要規劃自己的學習,這真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中,如提出問題、擬訂計劃、收集信息、記錄、分析整理信息、發表意見、討論交流等,學生不僅需要運用各種基本技能,也活動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進行學習的機會。學生的學習不再受制于課本,而是在做中學,從而體驗更深刻。
總之,在手工制作教學實踐中充分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的先進理念,對于因材施教,開發學生的潛能,以優勢智能的發展帶動全面素質的完善,實現教育的人性化,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智能發達、人格健全的人,才是最具有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
[2]美術《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中學手工課的多元智能教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農村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資源的挖掘論文07-03
關于多元智能理論在中職物流管理教學的論文07-03
美術手工課的教學反思范文07-03
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反思07-02
小學美術手工課的教學感想07-03
美術手工教學學前教育論文07-03
中學作文教學論文07-02
中小班手工課教學案例07-03
有趣的手工課07-02
手工課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