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級《磁現象》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磁現象》評課稿
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接觸或觀察過磁體,對磁現象并不陌生, 但這些東西在學生的頭腦中只是有印象,缺乏理論系統地歸納和整理。
磁場雖然存在但是看不到,也摸不著。要引導學生展開空間想象就顯得很重要,所以必須做好演示實驗,同時利用投影,巧設提問,使學生的觀察方向化,通過改變小磁針位置觀察其指向的變化,通過鐵屑磁化后在磁場的分布感受磁場的存在和磁場的分布。讓學生通過現象去認識磁場。通過演示實驗學到探找科學規律的途徑.通過小磁針的不同轉向,說明磁場的存在。
在教學設計中以四個探究實驗為主線,把磁性、磁極、磁化、磁極間作用規律等基本概念交待清楚,希望以實驗吸引學生眼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在講授“磁體有兩個磁極”時類比了“蚯蚓斷肢再植”,形象生動,易于讓學生掌握知識點。在講“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時,對比“電荷間作用規律”,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方法,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受益。類比空氣流動成風、磁場對磁體有力的作用,說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是可以認識的,使學生認識磁場的存在,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
在教“N”、“S”極表示法時引用了英語單詞,加強了學科間聯系,讓學生從根源上了解字母表示法的由來。再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課前用“磁浮列車”引課,讓學生感受科技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磁現象》評課稿】相關文章:
九年級《磁現象》評課稿07-30
光現象評課稿06-04
光現象評課稿04-03
光現象評課稿2篇04-03
光現象評課稿(合集2篇)07-11
六年級科學《電和磁》評課稿07-05
六年級上冊《電和磁》評課稿07-01
六年級科學《電和磁》評課稿07-30
小學六年級科學《電和磁》評課稿07-03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