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溶液的酸堿性評課稿范文
戚老師的課有以下的特點:
①情境引入新穎:從飯店中經常見到的一種蘿卜紅色的包菜入手,讓學生課前做家庭小實驗拍成照片或DV,課堂上首先讓學生展示成果,提出問題“這是個別現象還是一般現象”引入新課。
②酸堿指示劑的教學設計:通過紫包菜與紫色石蕊相似,導入到石蕊變色的探究;通過“慧眼識酸”確定出三瓶未貼標簽的液體,進而過渡到無色酚酞變色的探究。
③課前、課中、課后與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探究味較濃,實驗探究貫穿整節課,讓學生動手探究獲取知識,告別告訴式教學。
④課堂情節跌宕起伏,穿插了交流成果、講述故事、實驗探究、吃水果比賽、魔術大揭秘等,讓學生身心備受愉悅。
⑤通過“葡萄酒變汽水”的魔術,來考察學生能力,打破了傳統的以題目來考察學生,讓學生不知不覺就運用新知。
⑥通過讓學生實踐調查,起到一個學以致用的效果,讓學生知道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⑦最后布置的課后家庭小實驗,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個科學家,這是我校化學教研組的一貫做法。我們化學組都是用家庭小實驗來引領課堂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
⑧合作學習貫穿始終,并且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化學,從化學中感悟生活;形成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的意識。
【溶液的酸堿性評課稿】相關文章:
《酸的和甜的》評課稿03-29
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評課稿06-02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比”的評課稿09-28
評鋼琴展示課優秀評課稿07-01
課賽評課稿06-28
語言課評課稿04-23
《掌聲》課評課稿07-30
心理課評課稿01-18
課賽評課稿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