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爭吵》的評課稿
前段時間聽了劉紅霞老師執教的《爭吵》一課,從中獲益匪淺,學習到了許多。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也是多元的。因此,劉紅霞老師在教學時特別重視對課文文本的研讀,抓住語言文字材料,通過讓學生讀、思、議等讀書活動,讓學生品味語言文字所帶來的美,從而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語文學習是學生個體的行為。語文閱讀也是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所產生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劉紅霞老師在教學時就非常注意尊重與呵護學生的獨特感受。對于學生的回答,劉紅霞老師能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導學生把內心的感受說出來,回答得好教師給予肯定,對于學生回答過程中,不太明確或不合理的,教師也能給予正確的導向與引導。
語文課堂,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課堂,還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陣地。在這堂課上可以窺見劉紅霞老師平時的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多么執著與重視。例如在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讓學生在書本上劃劃,隨手寫上一些讀書后的感想和體會。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何等的重要。這一點我想聽課的老師都會有此感受。
【《爭吵》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比”的評課稿09-28
評鋼琴展示課優秀評課稿07-01
課賽評課稿06-28
《掌聲》課評課稿07-30
課賽評課稿03-08
復習課評課稿04-08
語言課評課稿04-23
心理課評課稿01-18
小學美術評課稿-《動物面具》評課稿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