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莫高窟》教材的解讀
我設計的內容是蘇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莫高窟》。課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現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赌呖摺肥且黄獙懢暗挠洈⑽摹娜矗髡咭浴翱偂帧偂钡男问絹斫Y構全文。首先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選取了莫高窟中的三個典型代表“彩塑”、“壁畫”、“藏經洞”來記敘,最后總括全文。
以這種思路安排課文的結構,可以使學生對莫高窟有一個完整而又清晰的印象,從而認識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倢懀褐挥袃删湓挘傮w概括介紹莫高窟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突出她環境的惡劣及她的藝術價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分寫:第2——4自然段,文章沒有按游覽的順序來描寫景物,而是選擇莫高窟的藝術杰作作為對象來描寫,三個景點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又自成一體。
在寫彩塑與壁畫時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寫得形象、生動、逼真,而且分別在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中進行了靜態和動態的描寫,再現了我國古代輝煌的藝術成就,以喚起讀者對我國藝術珍品的熱愛之情。總寫:總括全文,寫作者的感受,突出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篇課文語言精美,富有音樂感。文章多處采用排比句,如描寫彩塑時用了“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寫壁畫是用了“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富有節奏,讀來朗朗上口,音樂感強,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莫高窟》教材的解讀】相關文章:
《翠鳥》教材解讀07-02
關于《窮人》的教材解讀07-04
《菜園里》教材解讀07-02
《詹天佑》教材解讀07-02
《“黑板”跑了》教材解讀07-01
《找駱駝》教材解讀07-03
《黃河象》教材解讀07-03
小學數學教材的解讀07-02
對音樂教材的正確解讀07-03
《奶奶的白發》的教材解讀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