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教材選用的問題與建議
教材是教育教學的重要載體和工具,是傳播知識、培養能力、塑造人格、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教材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教材質量、實現教育目標、滿足教育需求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十三五”期間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教材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教材選用的問題與建議,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教材選用的問題與建議
1、問題
1. 1教材使用時間比
任課教師說了算一般說來任課教師小太愿意主動地換教材因為十幾年或幾十年教同一木教材教起來省心省力否則一旦換了教材教學內容就要更新。小但教案要重寫習題要重作實驗要新開而試題庫還要重新修訂。教師為此要付出許多辛苦如果激勵政策執行小到位教師的這些辛苦就要付諸東流。對于專業課來說如5-I0年內小換教材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人教學內容就要落后于生產實際。
劣質教材一經使用就會被教師和學生所厭煩因為劣質教材小但印刷質量很糟糕而錯誤繁多圖線模糊數據有誤。這樣的教材應立即停止使用。但是因為教材已經購進或者已經印刷出版而為了能使用二年訂購或出版的數量較大如果小用造成的經濟損失誰來承擔。
1. 2根據教材寫大綱
按教學原則來說應先有課程教學大綱然后才能根據大綱選教材。但是山于教學大綱細化到章節如果沒有一木教材作參考是很難把教學大綱寫好的。假如所參考教材的教學內容是落后的那么落后的教學內容就會堂而皇之地出現在課程教學大綱中。
1. 3選用的教材小便教學和自學
在選用的教材中有的無習題或思考題有的有習題或思考題但無答案有的有習題或思考題但無自我測驗題及答案。這樣的教材需要教師自己編習題或思考題、編自我測驗題及解答小便教學更小利學生自學。
2、建議
2. 1盡量選用國內外知名大學的教材
一些國內外知名大學的教學質量是舉世公認的因此他們的教材質量也是相當高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材應盡量選用國內外知名大學的教材當然也可選用英文原版教材這劉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專業課教材應立足于自編因為自編教材山木校教師編寫出版周期短能快速跟蹤高科技的發展。同時通過教材編寫也能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教師。"
2. 2撥專款購教材
各教室都應設立教材專柜把隨時購買到的教材都放在教材專柜中只有經常把各出版社新出版的教材小斷地購來才能有選用教材的余地。否則只能被迫地選用小想選用的教材。
2. 3建立教材選用審定制度
首先山任課教師根據所承擔課程提出選用教材的審清報告此報告要論證所選教材的內容、體系、風格、特色以及與木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的適用性要將論證意見及該教材的出版時間、出版社、主編和參編人員的情況上報然后進行二級會審。二級即指教室系部和學校。選用教材的報告經教室討論同意后上報系部經系部審核后再上報學校最后山學校教材委員會審定。這個審定在時間上至少要超前教材使用的半年以上時間以避免出現開課后未到的現象發生。
2. 4要建立教材評優制度
教材評優是提高教材編寫、選用和使用質量的關鍵性工作。學校應堅持每一年進行一次優秀教材評選工作除了劉自編教材進行評優和獎勵外還應當劉選用到優秀教材獲國家優秀教材獎的教材使用較好的教師進行獎勵。優秀教材的評選劉于保證教學質量、提高科研水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劉于調動廣大教師著立說的積極性也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在對教材優劣評定時應考慮教材的印刷水平、文字符號的差錯率、修訂和再版次數、發行量及價格等因素以促進自編教材總體質量水平的提高。
2. 5要建立教材檢查評估制度
將教材納入教學評估、專業評估和學科評估的范疇。在劉以上各方而評估時同時也要劉教材的質量和使用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在劉教材評估指標的設置上小論何種教材都應突出思想性、先進性、科學性、系統性、創新性、適用性等指標。教師在第一輪教材使用后要及時填寫教材使用表闡明任課教師劉使用教材的意見學生也要在期中或期末教學檢查中填寫教材質量評議表山各系部收集會總后再山校教材委員會決定教材能否繼續使用。這樣的檢查評估制度可以及時淘汰劣質教材避免誤人子弟。
關于教材選用的問題與建議
教育是國之重器,因此作為基礎教育的義務教育更應該高度重視教材管理工作。義務教育學校內部教材管理制度是指學校在國家和地方關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規定和指導下,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和實施的關于教材選用、使用、保管、更新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既要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統一要求,又要體現學校的自主權和特色性,既要保證教材的質量和安全,又要促進教材的利用和創新。
義務教育學校內部教材管理制度現狀
根據2023年9月份發布的《中國教育統計年鑒》顯示,2019年全國共有中小學校(含完全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20.6萬所,其中小學(含小學部)14.4萬所,初中(含初中部)6.2萬所。全國中小學在校生員總數為1.7億人,其中小學生0.99億人,初中生0.71億人。全國中小學使用國家統編或統選教材比例達到99.8%。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義務教育規模龐大,涉及廣泛,對于保證每個適齡兒童都能享受到優質公平的義務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看出,我國義務教育已經基本實現了國家統一編寫、統一審核、統一使用或統一選用的教材管理制度,為保證教材的質量和安全,體現教材的權威性和規范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然而,從學校內部來看,教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選用不規范。雖然國家課程教材已經實行了統一編寫或統一選用的制度,但是在具體的選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規范的現象。比如,部分學校為了迎合家長或社會的期望,選擇了超綱或超前的教材,造成學生負擔過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部分學校為了節省成本或方便管理,選擇了不適合本地區或本校特點的教材,忽視了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的開發和使用,影響了教育的多樣性和個性化;部分學校為了追求新穎或創新,選擇了未經審定或質量不高的教材,忽視了教材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影響了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2)教材使用不合理。比如,部分學校為了應付考試或評估,過分依賴教材,機械地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興趣,影響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部分學校為了突出特色或創新,過分偏離教材,隨意地增減或修改教材內容,忽視了課程標準和基本要求,影響了學生的系統性和規范性;部分學校為了豐富資源或補充知識,過分堆砌教材,盲目地引入或推薦其他教材或資料,忽視了教材的完整性和適宜性,影響了學生的重點和難點。
教材保管不到位。雖然國家課程教材已經規定了明確的保管要求和責任主體,但是在具體的保管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到位的現象。比如,部分學校為了節約空間或資金,沒有專門設置或配備教材庫房或設備,導致教材存放不規范、不安全、不衛生;部分學校為了方便管理或使用,沒有建立或執行完善的教材登記、核對、發放、回收、清點等制度和流程,導致教材數量不清、不準、不穩;部分學校為了滿足需求或變通應對,沒有嚴格遵守或執行國家和地方關于教材更新、更換、報廢等政策規定和程序要求,導致教材使用不合法、不合理、不及時。
義務教育學校內部教材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1)教材選用不規范的案例。比如,有些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率,選擇了超綱或超前的教材,導致學生負擔過重,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有些學校為了節省成本或方便管理,選擇了不適合本地區或本校特點的教材,忽視了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的開發和使用,削弱了教育的多樣性和個性化;有些學校為了追求新穎或創新,選擇了未經審定或質量不高的教材,忽視了教材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影響了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2)教材使用不合理的案例。比如,有些學校為了應付考試或評估,過分依賴教材,機械地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興趣,影響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些學校為了突出特色或創新,過分偏離教材,隨意地增減或修改教材內容,忽視了課程標準和基本要求,影響了學生的系統性和規范性;有些學校為了豐富資源或補充知識,過分堆砌教材,盲目地引入或推薦其他教材或資料,忽視了教材的完整性和適宜性,影響了學生的重點和難點。
教材保管不到位的案例。比如,有些學校為了節約空間或資金,沒有專門設置或配備教材庫房或設備,導致教材存放不規范、不安全、不衛生;有些學校為了方便管理或使用,沒有建立或執行完善的教材登記、核對、發放、回收、清點等制度和流程,導致教材數量不清、不準、不穩;有些學校為了滿足需求或變通應對,沒有嚴格遵守或執行國家和地方關于教材更新、更換、報廢等政策規定和程序要求,導致教材使用不合法、不合理、不及時。
義務教育學校內部教材管理制度改進對策
在分析了義務教育學校內部教材管理制度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后,提出以下幾點改進對策:
(1)加強頂層設計,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意見,加強黨對中小學教材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國家事權,統籌規劃全國中小學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完善國家課程方案與地方課程方案、國家統編或統選教材與地方選用或開發教材之間的銜接機制。要加強政策宣傳和培訓,提高各級各類主體對于中小學教材管理政策規定的認識和執行力度。要加強政策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并糾正各種不規范、不合理、不到位的現象,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政策規范。
(2)加強專業指導,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強國家教材委員會的職能和作用,充分發揮其在中小學教材管理中的指導和統籌作用,加強對各省(區、市)教材管理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要加強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職能和作用,充分發揮其在本地區中小學教材管理中的牽頭和協調作用,加強對市、縣和學校課程教材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要加強學校的職能和作用,充分發揮其在本校中小學教材管理中的主體和執行作用,加強對教師和學生課程教材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要加強專業培訓和交流,提高各級各類主體的教材管理水平和能力。
(3)加強資源保障,提高服務質量。要加強經費投入和使用,保證中小學教材編寫、審核、出版、選用、使用、保管等各個環節的正常運行,合理確定教材價格,減輕學生負擔。要加強設備配備和維護,保證中小學教材庫房或設備的規范、安全、衛生,合理安排教材存放、發放、回收等工作。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保證中小學教材信息的及時、準確、完整,利用網絡平臺或其他方式提供教材選用、使用、反饋等服務。要加強社會支持和參與,保證中小學教材管理工作的公開、透明、公平,廣泛聽取家長、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教材選用的問題與建議】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材的語言問題07-01
《山行》教材理解問題探討07-03
職業技術學院規范教材選用及建設工作規定03-10
《小讀者》的教材理解與建議07-01
《水》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07-03
初中地理教材編寫建議07-03
小學選用教材和教輔資料自檢自查報告范文08-04
語文教材分析教學建議07-05
拼音教材簡說與教學建議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