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國中文學校學生教材發(fā)生的變化
美國中文學校學生教材發(fā)生的變化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和其他華裔小伙伴一樣,每周六硬著頭皮去上中文學校。我必須待在一間傳統(tǒng)學校的教室里至少兩個小時,練習寫繁體字,朗讀關于在超市買白菜的課文。這樣的學校是美籍華人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專屬空間。我所在的中文學校只有阿什利一個非華裔學生。不過,20年后,像阿什利這樣的面孔在教室里司空見慣。
自2007年引入大學預修中文課程考試后,參與其中的高中生已增加257%。墨西哥裔美國少年杰米就是其中一員,他是最近普通美國人中向華人看齊的一部分。這種趨勢在傳統(tǒng)中文學校里可以看到,甚至管理層也已不局限于華裔。另外,學校也在調整。在我曾經(jīng)上過的那所中文學校里,使用的教科書不再是引進的,內容也不再是在臺北乘地鐵或者采購中國蔬菜。相反,該學校使用當?shù)鼐帉懙慕滩模瑑热莞N近美國少年。
當我旁聽一節(jié)幼兒園級別的課程時,班上的.孩子有1/3不是亞裔。孩子們的家長說,漢語是未來的語言,希望子女能多掌握一項優(yōu)勢。教師維羅妮卡李講述自己在中國一個欠發(fā)達省份支教的經(jīng)歷。在那里,維羅妮卡遇到年收入只有30美元的一家人,他們被迫給10歲的女兒安排了親事,因為不能供她繼續(xù)讀書了。 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去那里教他們英語。維羅妮卡建議說。不過,實際情況越來越可能是反方向的
【美國中文學校學生教材發(fā)生的變化】相關文章:
學校教材分析案例07-02
從教材編寫角度讀《美國語文》07-01
《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評課稿08-02
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評課稿06-01
一級建造師教材的變化07-02
學校里發(fā)生的事作文03-10
學校教材教輔自查方案01-01
學校教材教輔排查方案12-23
白領約會方式也在悄悄發(fā)生變化07-12
學校新教材使用總結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