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高校建筑專業的重新構建
論文關鍵詞:災后重建 建筑專業教育 體系構建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汶川大地震后在災區重建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和改進的建筑規范與建筑管理問題,及由這一問題所引發的的中國高校建筑專業教育體系的改革。
一、 汶川大地震的啟示
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陜西等省數千億的財產損失,同樣也引發了我們對建筑等相關行業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1.都江偃二王廟的主體古建筑沒有倒塌,而近年為這配套而修建的仿古建筑和現代建筑卻倒塌了!
2, 農村有圈梁的房子沒有倒塌,凡是沒有圈梁的房子都倒了,還壓死了很多人。
3.住在有規劃審批制度監控下的房子倒得少,沒有經過安全審批的農民房全塌了。
4. 經過新農村建設改造的房子沒有倒,農民自建的房子全倒了。
以往我們對城鎮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建筑施工、監理、材料設備供應等方面在抗震方面的認識及其重要性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尤其是對村鎮建筑的規劃和管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建筑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操守的不良也可見一斑。相關的懲罰機制不夠健全、懲罰的力度不夠。
二、災后重建應該注意什么?
地震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是地震本身造成的,而是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和山體滑坡等造成的。因此我們在重建家園時,一要考慮環境問題,二要遵守國家建筑規范,三決不能偷工減料,四要要求施工單位絕對保證施工的安全,五國家相關部門要嚴格執行質量監督程序,建立農村房屋建設管理體制。
應該組織全國優秀的規劃設計師來幫助災區規劃選址。以保證建筑物不要建在斷裂帶上,如果在山區重建,不能建在容易出現滑坡、泥石流或者山體崩塌的地方。
專家認為建筑地段包括:危險地段;抗震不利地段;抗震有利地段。其中抗震有利地段是指所選建設地址比較開闊,地基堅固,土石比較堅固,能夠盡量避開斷層和滑坡的規劃地段。如果一定選擇抗震不利地段規劃建筑物,則必須采取相關的工程措施。容易出現滑坡的地段,堅決不要建設,必須另外選址。
1.由于我國農村建筑的現狀是建房沒有人管,沒有任何人和任何機構管這里的安全,這是我國建筑管理體制的一個空白點,因此建立我國農村安全審批管理體系非常重要和緊迫。災區安全審批管理體系的第一道防線是規劃選址,第二道防線是建筑物的平面設計,第三道防線是建筑結構。在重建及以后的建設管理中這個安全審批管理體系可以為農民提供房屋建設方案,有專人指導建筑物的選址,提供平面設計和結構設計圖紙,審查基礎勘測資料和對工程進行監理,并為農民把握建材質量關!
2.完善國家建筑規范:汶川地震的發生引起人們對建筑質量、建筑物抗震性能以及建筑設計、建筑施工監理的重視;
按照此次房屋倒塌的情況,我們不難看出一些規律:
1)抗震順序:鋼結構的房屋好于鋼混結構的房屋,鋼混結構的房屋好于框架結構的房屋,框架結構的房屋好于現澆樓板磚混結構的房屋,磚混結構的房屋好于預制板房屋。
2)學校房屋倒塌的很多,一是施工質量不保證,二是學校房屋設計的抗震裂度不夠。
3)民房大多是預制板房屋,而且規劃建設地點不好,房子所用鋼筋也不達標。
因此我國的建筑設計強制規范和規劃規范、施工規范、驗收規范、監理規范、建筑材料驗收規范等需要完善如:公共建筑物(如學校)的設計要加強抗震裂度,民房的建設要納入建設管理體系,強調建筑安全保障,實行建筑質量終身負責制,嚴格法規,加大違規懲治力度。
3.我國其他地區的存量房屋,尤其是農民房的加固也必須提到日程上來。新農村建設的力度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其他地區的增量房屋的管理參照汶川災區。
三、中國高校建筑工程專業教育體系的重新構建
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陜西等省數千億的財產損失,同樣也引發了我們對與建筑行業相關的教育體系的深刻的思考。
1.加強抗震安全教育;嚴格設計、施工、監理都應從對建筑從業者及在校建筑和相關專業的學生加強教育入手,我們現有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漏洞。改進建筑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模式對建筑職業技術的教育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要求按照抗震的標準修改國家的強制性建筑規范,在課程教育上讓每個學生都知道建筑規范變更、加強抗震設防標準的重要意義,理解并熟練運用;
3.改革目標
將安全意識貫穿每個專業、每門課程;
4.創新之處
把建筑規范、管理規定作為課程或實訓內容納入教育計劃
將抗災預防知識及災后應急措施和災后問題處理知識納入教育計劃
在設計方面將人員疏散(逃生)方面的系統知識納入教育計劃
將執業道德、執業操守及相關的法律知識納入教育計劃
將建筑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規范制作納入教育計劃
5.達到的效果:通過改進后的教育模式能加強學生對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的認識,使之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認真、嚴謹、公正的執業;通過改進后的教育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建筑抗震、防火等安全方面加強理論認識以及在災情發生時及發生后的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實訓能加強學生在抗震的設計、施工、監理等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對國家在震后即將出臺的新規范、新條例的學習,讓學生在以后的執業過程中輕車熟路。
【論高校建筑專業的重新構建】相關文章:
論高校物流專業的特點07-03
論中國傳統木構建筑和木制家的聯系07-03
高校廣告學專業學科體系的構建論文07-03
論地方高校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研究與實踐07-02
美國建筑專業分析及高校推薦06-24
建筑專業高校畢業生實習報告06-30
論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和職業化06-24
論高校網絡辦公系統的設計06-22
論析創業型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的構建07-0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術的構建論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