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融合
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融合,使初中生物課堂課堂充滿了活力。整合教學時,我們教師遵循生物學習的規律,正確把握初中生物教學的特點,根據教學需要,找準融合的點,選擇相應的信息資料和教學策略,使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學科的整合達到無縫隙的的融合。
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具有交互性,是發散性思維的工具這個特點,形成教師與學生及機器間的互動,互相交流的學習環境及身臨其境的場景來達到尊重學生獨特體驗這個目標。能夠幫助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更好的學習生物學這門功課,幫助學生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化,把靜止的關系動態化,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有效地突破重難點,從而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
融合點之一:課件使用
制作課件能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和開放性。在編寫課件程序時充分利用文本輸入工具、視頻導入工具和自定義動畫等工具,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雙方的隨機交流。
豐富我們的素材庫,給學生多方位的感官刺激,多方位呈現生物知識,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另外,課件能根據教學的需要隨意調度,便于呈現學生的不同體驗,并驗證學生學習的成效。例如,在本節課最后我們設計了一個“望圖識病”的環節,直觀呈現各種病癥患者的圖片,同時緊接著利用自定義動畫的工具,驗證學生的學習成果。
融合點二: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通過將多媒體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①例如:教學設計中迷你情景劇—醫生救救我的環節,有了多媒體作為依托,參與表演的學生能及時借助幻燈片獲取表演的內容,其他的學生可以非常清晰的領會表演者的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改革,將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②利用文本輸入等工具,將小組合作的任務清晰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得小組合作有序高效開展。當小組交流展示時,課件又能緊密配合當前小組講解內容,呈現相應圖文,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讓小組合作的效果達到最佳。
【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融合】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教學設計03-15
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教學反思07-02
舞蹈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論文06-24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學設計01-03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學設計【推薦】04-03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學設計【熱門】04-03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學設計9篇02-21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學設計(9篇)02-21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學設計(精選9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