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上最偉大的賺錢秘密
如今社會發展很快,各種賺錢方式都有,就算不上班也能養活自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上最偉大的賺錢秘密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憑什么搞金融的能賺這么多錢?
有人說,是因為搞金融的準入門檻很高,招的都是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動不動研究生起步。
有人說,是因為搞金融的加班多,比如投行那些人,雖然年薪百萬,但也是拿命在賺錢。
還有人說,是因為現在泡沫大,搞金融的賺到了資產價格泡沫化的錢。
以上說法,全錯。
那到底是因為什么?
1、資源節點
問:賺錢有哪幾種方式?
答:靠信息賺錢,靠錢賺錢,靠賣注意力賺錢,靠賣勞力賺錢。
問:那種賺錢方式最容易?
答:第一種。
最典型的靠信息賺錢的,是剛改革開放時的倒買倒賣,這樣的方式成就了中國第一批富人。手握不對稱的信息,把雙方鏈接撮合到一起,然后收取中介費。這樣的方式叫什么?
空手套白狼。
舉個簡單例子,投行的收入為什么高? 是因為它處在需要錢的,和有錢的,這兩方的中間。專業點來說,處在融資方和投資方的中間。
投行是這兩方資源的節點。想要融資的一方,需要借助投行找到資金方。想要投資的一方,需要借助投行找到可投的資產。投行在這中間來回倒騰,牽線搭橋,然后中介費就到手。
除了投行,金融行業的很多分支,都具有這個特點。可以簡單理解為,它充當了很多資源流轉的媒介,正是這種媒介的角色,讓金融行業有機會成為資源的結點。
資源結點的深層含義,即是擁有信息優勢。
我手上擁有優質客戶,這是我的資源,我利用這些客戶來賺錢,本質上,是利用的我對這些客戶的信息優勢來賺錢。
金融行業里的人,也能夠獲得更多信息優勢,無論是宏觀經濟大勢上的,還是微觀產業公司層面的。信息優勢越多,越容易鋪開人脈,建立起互相交換資源(交換信息)的關系, 因而越容易從這當中做成「空手套白狼」的事情。
2、杠桿
杠桿我已經不是一兩次提到了。它的意思就是你用10塊錢辦100塊錢的事,這樣的杠桿就是10倍。
金融行業能賺錢,另一個核心原因,甚至我認為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可以持續的高杠桿經營。
加杠桿經營,某種意義上,也是「空手套白狼」的事情。
以銀行業為例,銀行一端把居民的錢借過去,另一端再把這些錢放貸貸出來,兩端的利差,就是銀行的利潤。
而在這一過程當中,銀行需要多少資本來做這個交易呢?
按照8%的資本充足率,只需要交易金額的8%即可。換句話說,銀行放100塊貸款出去,自己只需要有8塊錢作為「保證金」即可。
這樣的好事,其他哪個行業能有?
資本充足率是銀行經營當中控制風險的一個核心指標。它是用銀行的自有資本/加權風險資產計算而得。這個比率的倒數,可以看做銀行經營的杠桿倍數。
不理解資本充足率?沒關系。你可以直觀地把它理解為,你做一個交易的「保證金」比率。也就是,你要做100塊的交易,需要有8塊的保證金,也只需要8塊就夠了。
保證金交易,運用得更徹底直觀的是在期貨交易當中,讓我們來舉個形象的例子。
你投入10萬本金(保證金),買入價值100萬的螺紋鋼期貨。今天螺紋鋼的價格上漲了5%,100萬的價值變為105萬。那么你的收益,就是5萬/10萬=50%,相對于螺紋價格的漲幅,放大了十倍。
金融行業的高杠桿,和期貨的保證金交易,本質相同。當然,杠桿越高,意味著風險越大。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加杠桿加太瘋玩兒脫的。
最近金融行業搞去杠桿,也就是因為金融機構太猖狂,杠桿一個勁兒往上加,用錢賺錢,用別人的錢賺錢,堆積了潛在巨大的風險。當然這個不是今天文章的主題,不展開。
用杠桿賺錢,本質上,就是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金融行業由于其信用中介的角色,由于其國家擔保的事實地位,所以能方便地,以極低的成本,「借入」別人的錢,然后再用這些錢去套利。這樣的方式,除了金融行業,還有哪個行業能做到?
3、輕資產與低邊際成本
這一點與互聯網行業頗為相似。
在互聯網行業,一個App服務100萬用戶,與服務1000萬用戶相比,成本并不會顯著提升(除去市場運營等)。這個叫做邊際成本為零,也就是新增一個用戶耗費的成本為零。
在金融業,雖然不如互聯網行業這么顯著,但是也總體具有這個規律。最典型的,是資產管理行業。
一個基金經歷管理1億和管理10億,可能多配置幾個研究員交易員就夠了,并不需要更多額外的投入。同樣地,一個投行團隊做一單融資額一億和融資額十億的交易,付出的成本也不會高太多。
其他行業就不一樣。除了人力這種輕資產的投入,你還需要投入設備、技術、廠房、工具等等,這些要素的成本,往往會隨著你的經營規模擴大成比例上升。
比如你去開學校搞培訓,要增加收入,就要多開教學點,就要多租場地,多招老師。你的邊際成本是不可能接近于零的,甚至隨著管理半徑擴大,邊際成本還可能上升。
輕資產下的低邊際成本,再結合上一部分提到的高杠桿,讓金融行業擴張起來,也幾乎沒有太多的市場障礙(除了監管)。
搞金融的,都是全球套利。
一個資產管理公司,同時配置美國的股票,中國的股票,歐洲的地產,這些是非常常見的。除了金融行業,有哪個行業,可以如此方便地接入全球市場,利用全球市場的機會來賺錢?
輕資產另外一個重要的含義是,除了人,幾乎沒有其他要素來參與利潤的分配。賺的錢,全都分給人這個要素了,所以金融行業的人,自然能賺到更多的收入。
4 、對個人有何啟示
以上三點,是我認為金融行業能整體上賺到更多收入,最核心的原因。
對資源的掌握,使得金融行業占據了信息優勢,這種信息優勢,則直接轉化成了信息不對稱下的收入來源,最常見的是「中介費」,「渠道收入」等。
光有信息優勢還不夠,要把這種優勢放大,需要低成本地加杠桿。如若不然,房地產中介怎么沒有金融業賺得多? 因為它沒辦法持續或者低成本地加杠桿。金融行業低成本加杠桿的天然屬性,讓其可以方便地利用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賺錢。
輕資產下的低邊際成本,則保證了行業的擴張變得天然地更為容易。全球套利的金融市場,自然能提供更多的機會。輕資產結構,也自然保證了人員可以分到更多的經營成果。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或者機遇先讀個名校,進入金融行業,再逐步負責核心業務,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弄懂金融行業為何賺了更多的錢。這背后,對應的是人人都可以學習的金融思維。
中國好幾代人都被教育,勞動創造財富,實際上這是個大錯特錯的觀念。如果勞動創造財富的話,富士康的工人,應該是天底下最富的人了。
在金融行業里同樣如此,比的不是誰花了更多時間。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上,可能你越努力,虧損就會越多,比如在牛市里做空。
財富的分配和創造,需要你構建屬于自己的核心資源,掌握了資源的人,最終才會處于財富分配的最頂端。不然你以為公司招些不會干活的二代是傻還是啥?
掌握資源,利用信息不對稱賺錢。是最高級的賺錢方式,也是無本萬利的方式。
除此之外,要善于敢于加杠桿。
不是喊你去賭博,而是要學習懂得如何撬動身邊的資源為我所用,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
大家的思維更多的是,我有10塊錢,我只花5塊,另外5塊壓在箱底。更可取的是,尤其是在年輕奮斗期,我有10塊,我怎么可以撬動100塊的資源為我所用。
最后,要構建資本化的收入,低邊際成本的收入。
你可以抱怨自己運氣不好,入錯了行,所以沒有搞金融的賺得多。但是你不能抱怨自己太懶,不愿學習,不愿改變思維習慣。
哪怕是搞金融的,沒有金融思維,也難賺到大錢。不是搞金融的,有了金融思維,也可能財富自由。
金融思維不能直接轉化成錢,但我相信,它是你提高「財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歷史上最偉大的賺錢秘密】相關文章:
世界上最偉大的“教書匠”的秘密07-11
最賺錢的養殖項目06-21
目前最賺錢的行業07-03
歷史上最霸氣的話11-21
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12-11
歷史上最感人的情書01-22
歷史上最荒唐的皇帝09-25
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09-23
最賺錢的職業有哪些?06-21
現在投資什么最賺錢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