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固定資產投資后評價在固定資產投資考核中的應用
自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 經濟 發展 迅猛,GDP增長速度較快,平均為9.75%。其經濟增長方式主要以投資拉動,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91—2007年,國內總收入增長速度為10.4%,而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速度為22.4%;尤其是2005—2008年間,投資占GDP比例均在40%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投入不斷加大,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但在投資過程中也暴露了以下問題,為今后經濟發展帶來了隱患。一是部分 企業 投資行為盲目、沖動,短期趨利目的明顯,跟風現象嚴重。部分企業的投資行為往往被眼前利益所驅動,盲目跟風,如上世紀80年代末的“經濟過熱”現象,就極大地誘發了許多經營者沖動的投資欲望,結果使一些毫無節制的投資企業,現在都背上了沉重的投資包袱。二是投資結構失衡,部分行業生產能力過剩。由于短期利益的驅動,使許多行業低水平重復投資現象嚴重,許多生產線尚未建成,市場情況就已發生變化,銷售訂單少,造成行業生產能力過剩。如:鋼鐵行業,目前國內鋼鐵行業粗鋼生產能力近7億噸,而2008年國內表觀粗鋼消費量不到5億噸。三是目前投資行為考核多集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但對項目決策、前期工作、后期運營缺乏對投資行為的有效考核,導致上述現象加劇。
20xx年以來,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為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國家出臺4萬億拉動內需政策,如何避免在以前固定資產投資領域出現的問題,做好經濟結構調整,使中國經濟平穩發展,是須全社會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在政府和國有企業中全面推行固定資產投資后評價制度
項目后評價是在項目完成并經過一段時間營運后對項目的執行情況、效益和影響進行的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項目后評價在上世紀30年代興起于美國,70年代中期被世行等組織廣泛應用各種援助項目。我國于80年代中期開始開展項目后評價工作。通過對項目的實施全過程及投入運行后的一定時間內生產經營情況的 總結 ,確定項目的預期目標是否達到,項目前期工作及實施過程是否規范、有效,通過分析評價找出成敗的原因;對被評價項目實施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為決策部門重新制定或優選方案提供再決策依據,以達到提高投資項目效益的目的;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提高項目決策及其實施管理水平,指導未來項目的決策和實施。指導中央企業提高投資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規范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推動投資項目后評價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2005年下達了《中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指南》;為加強和改進中央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資項目后評價制度,規范項目后評價工作,提高政府投資決策水平和投資效益,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在2008年下達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中央政府投資項目后評價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項目后評價的重要性愈加彰顯。
二、建立以固定資產投資后評價結論為依據的固定資產投資考核制度,完善固定資產投資考核
由于項目后評價是在項目完成并經過一段時間營運后對項目的執行情況、效益和影響進行的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因此用其結論對固定資產投資行為進行評價,具有全面性、系統性的特點。由于項目后評價由第三方進行評價,評價較為客觀、公正,其結論可靠。對項目后評價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細化,將其結論轉化為對固定資產投資行為的具體考核指標,可以實現對項目全面、全方位的考核。
【固定資產投資后評價在固定資產投資考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城區固定資產投資調研報告07-03
淺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07-02
論固定資產投資決策與管理06-27
城區固定資產投資調研報告范文07-03
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合同03-27
淺談固定資產投資決策與管理07-02
淺論固定資產投資最小化論文06-28
淺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基礎工作論文06-25
節能評估在固定資產的投資項目的運用06-29
固定資產投資借款合同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