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書法約言的簡介
《書法約言》
宋曹的書法
【作者簡介】
宋曹(生卒年不詳),字彬臣,一字鄰臣,號射陵。江蘇鹽城人。明崇禎時宮中書,入清后,隱居不仕,自謂遺民,工詩、書。
【書籍簡介】
《書法約言》分為“總論”,“答客問書法”,“論作字之始”和“論楷書”、“論行書”、“論草書”四部分。“總論”先由“學書之法”人手,闡述心、腕、手三者在“用筆”時的作用,云:“大要執筆欲緊,運筆欲活,手不主運而以腕運,腕雖主運而以心運。”又分析古今下筆之異同:“古人下筆有由,從不虛發;今人好裊偏固,任筆為體,恣意揮運,以少知而自炫新奇,以意足而不顧顛錯,究于古人妙境,茫無體認,又安望其升晉,魏之堂乎!”并具體介紹了“運筆”的“起止、緩急、虛實、輕重、映帶、回環、轉折、偏正、藏露、神形”等,且總結指出:“書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離。所謂離者,務須倍加工力,自然妙生。”關于“執筆”,作者以為“真書握法,近筆頭寸。行書寬縱,執宜稍遠,可離二寸。草書流逸,執宜更遠,可離三寸”,“筆在指端,掌虛空卵,要知把握,亦無定法。熟則巧生,又須拙多于巧,而后真巧生焉”。關于“筆意”,需要“學而思,思而學……再學再思,再思再校,始得其二三,既得其四五,自此縱書以擴其量”,“心中若有成局,然后舉筆而追之,似乎了了于心,不能了了于手……總在執筆有法,運筆得宜”。又形象地描繪楷法、草書等創作方法,以及介紹了“能速而速,故以取神;應遲不遲,反覺失勢”等心得體會。作者所論均十分扼要,,不作虛浮之詞。“答客問書法”則采用問答的形式,對“執、使、轉、用”和“淹留勁疾”等法,以及對作書過程中的“狀如算子,大小齊平”,“體用兼收,脫化無我”,“蹇鈍滑突”、“巨石當路,枯槎架險”,“秋蛇纏物,春林落蕊”等利弊得失,一一詳加闡述,發揮了《筆陣圖》和《書譜》等要點。“論作字之始”概述書體發展流變之跡,以明其源流。此章取諸陳言,別無創新。“論楷書”、“論行書”和“論草書”等三篇則都談得比較具體。如:作楷“須令字內問架明稱,得其字形,再會以法,自然合度”,關鍵在于“筆筆著力,字字異形,行行殊致,極其自然,乃為有法”,然后“習熟不拘成法,自然妙生”。行書“要布置、要神采”之?雙要“,指出“布置本乎運心,神采生于運筆,真書固爾,行體亦然”所謂“行書”,即“真書之少縱略”,且如“云行水流,銥纖問出,非真非 為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而“草書”則“如人坐臥、行立、奔趨、揖讓、歌舞、擘踴、醉狂、顛伏、各盡意態,方為有得”,批評“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屬十數字而不斷,縈結如游絲一片,乃不善學者之大弊也”。總之,作者關于“真、行、草”三體之論,皆切實精到,富有特色,且足以為后世之法。
【版本】
傳世有《昭代叢書》本、《美術叢書》本和上海書畫出版社的《歷代書法論文選》本等。
【書法約言的簡介】相關文章:
書法與紫砂簡介06-23
書法家梁鵠的生平簡介09-25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簡介及代表作07-01
酒店簡介08-10
李白的簡介07-04
社保簡介08-14
生物的進化的簡介06-27
冬至的由來簡介10-25
《書品》書籍簡介07-04
國學經典書籍簡介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