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中的交通與安全》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設置是基于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以及交通安全對學生的重要性。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體驗和學習,了解的危害,認識交通設施和交通標志,懂得交通規則,獲得安全健康的生活,并提醒和影響身邊的人,為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社會而努力。本單元內容的理解層次、實踐性都適合四年級的學生。
因此,這個單元的教學活動要達到良好的效果,就要針對其特點進行合理安排。我校精品課程團隊對這個單元進行研磨、教學后,就教學活動和學生評價反思如下。
問題與思考:
1、落實學生的課外調查、收集活動。
由于學生與家長對這門課的重視度不高,加上條件限制,因此老師布置的調查、搜集資料等活動,很難保證完成的數量和質量。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班級里的班干部和積極性高的學生完成情況好,可以“以點帶面”,讓他們聯絡自家附近的幾位同學一起調查,或到某個有電腦的同學家去查找資料,交流情況。
2、課后效果要跟蹤。
要將課上形成的良好情感、價值觀等內化為學生的自我要求,不能讓學生上課唱高調,下課拋腦后。這個模塊的學習后,我們發現還有個別學生偶爾不遵守交通規則,如過馬路闖紅燈,這讓我們意識到“課后延續”是品德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我們又發動學生在課后互相監督、提醒,對做得好的進行公開表揚,對違規的同學進行勸誡,強化教學效果。課前活動、課堂內的活動、課后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是品德課的完整過程,教師要經常檢查這些環節,讓學生真正有所感悟和體會,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收獲。
3、減輕學生負擔。
在有調查任務時,與語、數、英老師溝通,減少一些作業,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進入社會、參與社會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合作、熱愛勞動、樂于助人、樂于創造,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形成懂得感恩、積極向上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教師應坦誠相待,通過師生、生生彼此之間的交流,幫助他們提升原有的認識,體現品德與社會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導生活的課程理念。
【《生活中的交通與安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數字教學反思06-27
關于《生活中的比》教學反思06-22
交通安全教學反思09-06
交通安全教學反思08-03
幼兒交通安全教學反思07-03
生活中的小數課文教學反思07-03
交通安全小衛士教學反思07-03
《交通安全教育》教學反思02-21
交通安全教育教學反思07-03
生活安全教育教學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