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深山旮旯養殖石蛙創業
深山旮旯養殖石蛙創業,父子同奏致富曲
在重慶彭水縣棣棠鄉四坪村的一處小河溝旁邊,有一個規模較大的養殖場。每當夜幕降臨,養殖場里總會傳出一陣奇怪的“梆梆”聲響,就像和尚敲木魚的聲音。這里養殖著數以千計的石蛙。
冉茂安是龍射鎮人,養殖石蛙已經3個年頭,是棣棠鄉首個從事石蛙養殖的養殖戶。3年來,雖然養殖經歷并非一帆風順,但他卻始終堅持不懈。目前,他的石蛙養殖事業已經逐漸走上正軌。
說到養殖石蛙的初衷,冉茂安坦言,這還是他兒子引回來的項目,兒子給父親提供石蛙養殖技術,利用山區自然優勢養殖石蛙,父子同奏致富曲。
在父子倆的石蛙養殖場,父親冉茂安和記者擺起了龍門陣。
“兒子在外面學習了養殖石蛙的技術,學成以后,一直想利用家鄉的自然優勢來創業。”冉茂安說,2014年,兒子和他商量一起創業,兒子提供石蛙養殖技術,自己負責管理。
石蛙對環境的要求很高,要求水流充足,水質好,喜歡居住在陰涼、潮濕的石穴之中。“這個地方山清水秀,自然資源豐富,常年泉水潺潺,我們覺得非常適合石蛙養殖業發展。”冉茂安說。為了讓養殖條件更加優越,冉茂安父子買來水管從山上引來清潔的山泉水到養殖池。
“環境條件本來是養石蛙最難的一道關,但是我們這兒生態環境好,不成問題。”冉茂安說。兩父子投入資金,奮戰近一個月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石蛙養殖場,有種蛙池、幼蛙池、蝌蚪池、成蛙池。
“石蛙主要食物是黃粉蟲,我們當地沒有賣黃粉蟲的地方,要買就要從外地買,為了節約開支,我們開始人工繁殖黃粉蟲、幼蛙。”冉茂安說。而這也給兩父子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自此,冉茂安便以場為家,開始了遠離喧囂的養蛙生活。為了養好石蛙,他通常每天早上6點鐘就要起床巡視蛙池,對前一天剩下的餌料進行清掃并消毒,中午給蛙池換水,下午開始投料,投料3小時后再對石蛙的吃料情況進行觀察,如果吃料情況有異就要看是否傳染了疫病,晚上10點還要對石蛙的吃料情況進行最后一次觀察。
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學習,冉茂安掌握了石蛙的生活習性,石蛙養殖成功了,這也給他帶來了繼續養殖的信心。
然而,養殖石蛙的道路并不平坦。去年,正當石蛙養殖剛剛進入正軌時,6月份的一場洪水,讓冉茂安至今想起來仍心有余悸,“那一場洪水不僅將養殖場的圍墻全部沖垮了,還沖走了所有的商品蛙,100多斤種蛙,損失了10萬元。”冉茂安說。
父子倆并沒有灰心,立馬又籌集資金重新開始。“目前,商品蛙賣到100元每斤,銷售對象仍以散戶為主,現在我們主要是擴大規模,主要售賣少量的商品蛙。”冉茂安說。
雖然現在還沒有大規模出售,但冉茂安對養殖石蛙信心滿滿,決心按照自己選定的養殖石蛙致富路,堅定地走下去。
【深山旮旯養殖石蛙創業】相關文章:
安徽歙縣李明返鄉創業養石蛙年賺十幾萬07-02
農村養殖創業故事07-01
養殖創業計劃書07-22
農業養殖的創業計劃書06-30
孫登貴創業養殖肉牛07-03
養殖行業的創業計劃書07-02
內部創業其實是創業的墊腳石06-29
農業立體養殖創業計劃書06-30
海上養殖創業計劃書范文07-04
農業立體養殖創業計劃書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