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端午節日記范文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范文1
我愛家鄉的海。她是一幅彩色的畫,時時刻刻印在我的心上;她是一首抒情得詩,時時刻刻縈繞在我的心間;她是一首迷人的歌,時時回蕩在我的耳邊。
夏夜得風,悄悄送來海城傍晚醉人的氣息。我漫步在海岸邊,遠眺大海,海天相接處還燃燒著玫瑰色的霞光。落日得余暉,給大海鋪上一層紅紗,溫柔的風輕拂海面。海水泛著微波,涌著碎浪,那是大海迷人的笑臉。海浪一層又一層地向岸邊滾動,那是大海美麗裙上褶皺。排排浪尖上跳動著晶瑩的浪花,那是大海裙幅上俏麗的花邊。嘩,嘩……浪濤陣陣,那是大海優美的歌聲。啊,好一幅壯觀得海浪圖!
“哈哈!”“嘻嘻!”串串銀鈴般的笑聲吸引了我。啊,原來是岸邊的孩子們在吸潮逐浪。層層白緞子似的浪花一次次輕輕地撫摩著金色的沙灘。潮退去了,片片泛著白沫的沙灘顯露出來了,這該是撿貝殼,撿海螺的時刻。人們高高興興地喊:“趕海啦!”看,提小桶,小網兜的孩子們飛跑來了,大人們也說笑著涌來了,沙灘上熱鬧起來了。人們的'歡聲笑語和大海的歌聲匯成了一部交響曲。
我也跟著去踏浪花,任海浪打濕發絲,濺一身水花,心中頓覺投進了母親的懷抱,任她親吻自己的臉蛋!
家鄉的海呀,我多么愛你呀!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范文2
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粽子,把一張張粽葉里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干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而我一到端午,就最愛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嘉興五芳齋的粽子。
雖然說,五芳齋的粽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粽葉也都是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說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迷你型的一口粽了,這一口粽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這只能是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在家里,大家一般都是裹一些比較正常大小的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復雜,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干凈,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凈的糯米倒些醬油,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著把肉和糯米裹到粽葉里。
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范文3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磥戆兆右膊⒉缓唵。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干、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相關文章: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2篇03-13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6篇07-18
家鄉的端午節04-01
家鄉的端午節70007-01
家鄉的端午節40007-01
家鄉的端午節60007-01
家鄉的端午節習俗07-01
家鄉的端午節50007-01
家鄉的端午節45007-01
家鄉端午節的作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