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歷史選修三第三單元第10課
一、單選題
畢加索名畫《格爾尼卡》反映的主題是
A.控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罪惡
B.控訴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C.控訴法西斯的罪惡
D.控訴西班牙內戰的罪惡
德、意、日三國軸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有共同的敵人
B.出于共同戰略利益的需要
C.為打擊英法等國
D.單個國家實力不足
“國際縱隊”中有100多名中國籍戰士。西班牙內戰失敗后,一批“國際縱隊”的戰士在聽說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情況后,堅持到中國參加抗日戰爭,其中有22名醫生直接參加了中國的抗日救亡工作,這些最能說明( )
A.中國和西班牙具有相似的國情
B.“國際縱隊”的國際主義性質
C.法西斯的侵略和反法西斯的斗爭是當時國際社會的主要矛盾
D.中國幫助西班牙,西班牙也必然會幫助中國
下列對于20世紀30年代埃塞俄比亞遭受意大利侵略的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埃軍曾一度控制全國戰局
B.埃軍雖英勇抵抗但未能粉碎意軍速戰企圖
C.埃塞俄比亞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國力弱
D.埃塞俄比亞得到了國際力量的大力支持
“二戰”前夕,導致法西斯勢力更加囂張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國家結成軸心國同盟
B.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
C.反法西斯國家缺乏統一行動
D.歐亞戰爭策源地已經形成
英法對德意法西斯在西班牙的武裝侵略行動采取“不干涉”態度是因為
①德意在西班牙的侵略沒有危及英法的利益
②要把法西斯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③要扼殺西班牙國內的進步力量
④英法害怕引火燒身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他們扔出了兩個‘小孩’(指奧地利和捷克),再扔出另一個‘小孩’(指波蘭)給‘狼群’以求躲避災難的政策還能有收益嗎?”文中的“狼群”是指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俄國
希特勒說:“利用布爾什維主義的幽靈來遏制凡爾賽諸國,要使它們相信,德國是反對赤禍的決定性堡壘。這是我們度過危機、擺脫凡爾賽和約和重新武裝的惟一方法。”對上述材料認識不正確的是
A.希特勒企圖迷惑“凡爾賽諸國”
B.以此為幌子建立了三國軸心同盟
C.決定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D.實質是準備發動戰爭,奪取世界領導權
二、非選擇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慕尼黑協定規定:將蘇臺德地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附件規定:英法將保障捷克斯洛伐克新國界不受無端侵犯……
請回答:
(1)張伯倫參加慕尼黑會議的原因是什么?
(2)慕尼黑協定是英法等國推行什么政策的產物?在此之前,還有哪些事件能體現這一政策?
(3)材料二中的協定及附件后來是否被修改?慕尼黑協定又稱慕尼黑陰謀,這一陰謀主要指什么?
【高中歷史選修三第三單元第10課】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必修一單元02-11
高中歷史必修一單元甄選02-10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練習題07-01
高中歷史必修一單元6篇06-06
高中歷史必修一單元7篇02-11
高中歷史必修一單元(7篇)02-11
四年級上第三單元作文07-04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07-03
高中歷史必修一單元合集7篇06-10
高中歷史必修一單元(集錦7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