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點要數西湖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去過西湖嗎?今天,老師把西湖請進了咱們的教室,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播放課件:《動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異,四時不同。這兒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后的西湖是否別有一番風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幾分詩意!
西湖美嗎?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無數游客。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們的筆墨。宋代大詩人蘇軾就在這兒留下了他的傳世佳作——《飲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飲湖上初晴后雨》)從詩題中你讀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飲酒,開始是天晴,后來下雨了。)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呢?(蘇軾)你了解蘇軾嗎?(生答。師補充:蘇軾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當通判,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當杭州市的市長。他在此為官期間,關心人民的生活,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深受百姓愛戴。蘇軾曾無數次在西湖漫步,他對西湖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大詩人蘇軾,一同去領略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讀書效果。
3、師范讀古詩。
4、根據出示的詩歌朗讀節奏提示,生齊讀詩歌。
5、針對詩歌,學生質疑,師相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
1、學習詩歌的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句)
(1)詩句中哪個字提示了我們天氣?
(“晴”)
(2)詩人告訴我們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樣的?
(“水光瀲滟”)(板書:水光瀲滟)
(3)課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圖片。
創設情境:瞧!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萬里晴空下,寶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風徐徐吹來,親切地撫摸著游人的臉龐,燦爛的陽光灑在寬闊的.湖面上,湖面“水光瀲滟”。
(4)你讀懂“瀲滟”了嗎?
(波光閃動的樣子。)(課件出示)
(5)你還能用其它的詞來形容水光瀲滟的湖面嗎?
(波光閃閃、波光粼粼、銀光閃閃)
(6)詩句導讀。
晴天的西湖里仿佛滿是金子,刺得人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帶著理解讀第一句)。
(7)晴天的西湖真美啊!假設你就是蘇軾,在萬里無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涼亭中,迎著徐徐的微風,你愜意地舉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閃閃的湖面,你還會看到哪些美景呢?
(隨風飄動的柳條、開得正艷的桃花、歡唱的鳥兒、魚兒在水中嬉戲、人們在湖中蕩舟……)
(8)看到如此美麗動人的西湖,你感覺詩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帶著體會個別讀,全班讀。)
一個“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書:好)
2、學習詩歌的第二句。
(過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著眼前的美景,詩人有些陶醉了。看著看著,不知不覺,湖面上悄悄下起雨來,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課件:雨中的西湖圖片。)
(1)冥想:閉上雙眼,在雨聲中盡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播放音樂:《雨中西湖》。)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3)詩人蘇軾看到了什么景象?(課件出示:第二句)
(“山色空濛”)(板書:山色空濛)
(播放課件:雨后的西湖圖片。)創設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團團白色的云霧。它們如輕紗一般,隨風飄動,若有若無。此時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詩人說——(引讀第二句。)
(4)你讀懂“空濛”了嗎?
(云霧迷茫的樣子。)(課件出示)
(5)如此美麗的景色,詩人用了一個什么字來概括雨中西湖的特點?
(板書:奇)
(6)帶著理解讀詩歌的一、二句。
3、學習古詩的三、四句。
(過渡:西湖時晴時雨的美景讓詩人的心都醉了,他觸景生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齊讀三四句。)(課件出示:詩歌三、四句。)
(1)你從三、四句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了解“西子”嗎?
(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西施有多美呢?(齊讀第四句。)
(不管是化淡妝還是濃妝,不管什么時候,西施都很美。)
(4)想見一見西施嗎?(課件出示:西施圖片。)
(5)詩人為何會把西湖比作“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施呢?
(6)導讀: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黃昏,景色各異,美不勝收,所以,詩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齊讀三、四句。(板書:淡妝濃抹總相宜)正因為這個美麗的比喻,西湖從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稱。(板書:西子湖)
讀到這里,你可以把整首詩的意思說出來了嗎?
4、蘇軾筆下的西湖真美啊!古人有許多描寫西湖的詩作,卻很少有人能把西湖描寫得如此美麗。想想,蘇軾為何能把西湖描寫得如此美麗動人呢?
5、帶著體會讀詩。
6、指名讀詩,配樂齊讀詩歌。
7、齊背詩歌。
四、拓展延伸:
1、賞析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詩人描繪了什么時候的西湖?
(2)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
2、積累這首詩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跟隨大詩人蘇軾游覽了人間天堂——西湖。其實,蘇軾不光是一位大詩人,他還是一位杰出的詞人、書畫家。你想和他走得更近一些嗎?請課外搜集蘇軾的作品讀一讀,老師相信,你會有不小的收獲的。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好)
西子湖淡妝濃抹總相宜
山色空濛(奇)
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2
一、設計說明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這首詩是蘇軾任職杭州期間游覽西湖時所作,表達了作者對西湖晴雨濃淡相宜的美景的喜愛之情。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通過設置詩意化的情景,讓學生在反復誦讀和想象中理解和感受晴雨西湖的美妙之處,再由晴雨西湖的美聯系到生態城的美,從而升華主題,鼓勵孩子們發現美、欣賞美、保護美甚至創造美。
二、教學目標
1.能夠背誦、默寫全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感受晴雨西湖變化的美。
3.聯系生活,發現晴雨生態城不同的美。
三、教學重點
1.朗誦古詩,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2.能夠背誦詩句,體會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難點
感受西湖晴雨濃淡相宜的變化之美。
五、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引導法;點撥法;讀中求悟法。
六、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
2.安排學生預習,上網查找與西湖有關的詩句和資料。
七、教學環節
1.復習導入
同學們,在一二年級我們學習了一些關于風景的古詩,大家還記得嗎?誰來為我們背一背?(生背誦)
我們的祖國江山秀麗,風景優美,有奇麗的廬山瀑布,有壯觀的黃河落日,有塞北的遼闊,也有江南的秀美。今天,老師邀請大家隨我一起泛舟西湖,去看看西湖有著怎樣令人心動的美景。我們來學習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
2.解讀標題
讀詩先讀題,從題目中你讀出了哪些信息?
(作者在西湖飲酒,開始是晴天,后來下起了雨。)
蘇軾與友人西湖小聚,飲酒正盡興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雨,然后,怎么樣了呢?我們一起讀詩吧!
3.誦讀節奏
讀詩首先要讀通詩句,讀準字音,誰愿意第一個為大家朗讀?
(點名朗讀,教師做點評)讀詩不但要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還要讀出節奏,大家認真聽老師朗讀,看看能不能聽出來老師讀的節奏。
(示范朗讀)誰來說說老師讀的是什么節奏?
(2-2-1-2)
你們也來讀一讀,讀出這種節奏感。
(點名讀)大家一起讀一讀,看看咱們有沒有默契,都能讀出這種節奏感。
(齊讀)讀通了詩句,讀準了節奏,我們還要把詩歌讀出感情,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詩句,去領悟蘇軾對西湖的情感吧!
4.解讀詩句
同學們先結合注釋解讀詩的前兩句,思考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把你不懂的詞語圈出來。
(1)誰來說一說詩句的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
(晴天的時候,湖面上波光閃動,十分美麗;雨天的時候,山色蒙眬,也很奇妙。)
(2)借助注釋我們知道了“瀲滟”是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生活中你見過“水光瀲滟”的情景嗎?水光瀲滟的樣子像什么呢?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水光瀲滟的美景吧!(欣賞圖片)
(3)那么水光瀲滟還能換一個詞來表達嗎?
(波光粼粼、水波蕩漾、水波相連)
(4)水光瀲滟的西湖,晴方好,這個“方”字你理解嗎?
(晴剛好、晴正好、晴恰好)晴時西湖的美,美得剛剛好,增之一分則太多,減之一分則太少,這就是“晴方好”啊!我們把這種剛剛好的美讀出來。
(齊讀)
(5)晴天的西湖美得剛剛好,那么雨天的西湖,你通過哪個詞感受到了雨西湖的美?
(空蒙、奇)
(6)通過“空蒙”這個詞你看到了怎樣的西湖景象?誰能為我們描繪一下?
我們再來欣賞一下迷離夢幻的雨西湖(欣賞圖片),看,這就是山色空蒙的雨西湖,咱們一起把這種迷蒙的感覺讀出來。
(齊讀)一天之內,西湖之景不同,晴時明媚,雨時蒙眬,而無論晴雨,西湖都是這樣美好、奇妙,西湖之美,就美在這種動態、變化的`美,大家請看(欣賞晴雨西湖圖片):
(師讀)晴空朗日,蘇軾與友人泛舟西湖,西湖山美水美,于是詩人感嘆——(生齊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師讀)遠處青山蔥蘢,近處荷花滿池,晴時的西湖那樣多姿,詩人不禁感嘆——(生齊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師讀)陣陣微風吹來,只見湖水泛起一圈圈漣漪,詩人不禁再一次感嘆——(生齊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師讀)忽然一陣驟雨,打濕了詩人的衣裳,青山隱隱,綠水悠悠,詩人又禁不住贊嘆——(生齊讀)山色空蒙雨亦奇。
(師讀)下雨了,雨卻沒有驚擾詩人的興致,遠處的青山籠罩在蒙蒙煙雨之中,是那樣美妙、奇麗,于是詩人驚嘆道——(生齊讀)山色空蒙雨亦奇。
(師讀)蘇軾與友人蕩舟湖中,在雨中賞景、作詩、飲酒,這真是人生最詩意最快樂的事啊,所以,蘇軾提筆寫下這句——(生齊讀)山色空蒙雨亦奇。
(7)西湖的晴天那樣明媚,西湖的雨天那樣柔美,西湖美得像誰呢?
(西子)
千古美人西施,惹得歷代詩人紛紛為其寫詩作畫,西施的美,無論濃妝淡妝,都那么動人。而會化妝的西湖,晴也美,雨也美,冬也美,夏也美,這種美就像西施,濃妝也美,淡妝也美,難怪詩人會說——
(生齊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的美,不分季節,不分天氣,這就是“總相宜”。我們一起再把這首詩讀一遍。
(8)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背誦。
5.課堂練筆
同學們,西湖縱然美麗卻離我們太遙遠,但是我們所生活的生態城,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們一起來欣賞美麗的生態城。
(欣賞生態城圖片)藍天碧水,美麗的彩虹橋,造型獨特的動漫大廈。
迷人的秋,層林盡染,黃葉如蝶。
印象海堤,一個與海有關的故事。
水光瀲滟的故道河。
煙水迷蒙的惠風溪。
你發現它的美了嗎?生態城是不是也和西湖一樣,不同時節有著不同的美呢?請同學們拿出筆,描畫你心中生態城晴雨變化的美吧!
我愛生態城
晴時,
雨時,。
無論晴雨,生態城都是這么美,這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呀!
(課堂練筆展示)西湖的美,晴雨皆好,濃淡相宜,美得令人心動而神往,我們的生態城也一樣。但是美景也需要我們去發現它、欣賞它,更要去保護它,希望同學們都能做那個發現美、欣賞美、保護美,甚至是創造美的人。
6.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晴方好
總相宜
雨亦奇
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學生能通過意境去感悟詩歌。
3、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感受自然之美,語言文字之美,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是重點。
2、體會以西子喻西湖的內在聯系和優美意境是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古詩;
2、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境導入,讀題釋題
1、師:第六單元我們要一起領略祖國美麗的風光,今天這一站我們來到美麗的杭州西湖。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自古就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而在杭州城的西邊,有一個很美的地方就是-----西湖。來,一起欣賞一下那里的美景(出示圖片),師描述:那里有楊柳依依的.蘇堤,有水間嬉戲的鯉魚,有清香逸人的荷塘,有夕陽輝映的雷峰塔。看到這樣的美景,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驚嘆不已,在詩人楊萬里的眼里六月的西湖最美,(出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師配樂朗誦)西湖六月的荷塘在楊萬里先生的眼中是那樣迷人,而大詩人蘇軾筆下的西湖更是美的獨特。
2、簡介蘇軾:蘇軾,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論詩歌,他是宋代詩寫得最好的;論書法,宋代最著名的書法家有四個,他排名第一;他還是宋代最著名的詞人和畫家了。
3、讓我們帶著這份崇敬一起來學習蘇軾的這首“飲湖上初晴后雨”(師板書),學生看老師寫課題,指名讀,齊讀。
4、你從題目中讀懂了什么?(飲:飲酒湖上:西湖初晴:起初晴天后雨:后來下起了雨)是啊,詩人和友人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西湖的美景,開始晴空萬里,后來細雨蒙蒙,多美的畫面啊,再來美美地讀一讀詩題。(齊讀詩題)
二、借助拼音,正確朗讀
1、過渡:美景看不夠,好詩讀不夠,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讀這首詩了,打開書本85面,借助文中的拼音把字音讀正確,詩句讀通順。
2、生自由讀古詩。
3、指名讀,老師正音,齊讀。
三、借助節奏,讀出味道
1、過渡:讀古詩除了字音要讀準確,還要讀出古詩的味道呢。
2、幻燈出示標有節奏線的古詩,師師范朗讀。
3、學生自由試讀。
4、指名有節奏的朗讀古詩,老師指導。
四、借助注釋,讀懂古詩
1、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已經將古詩讀得這樣流利而有味道了,現在請你用最美的聲音讀給同桌聽一聽,借助注釋相互說一說這首詩再寫什么?把不懂的做上記號。
2、生相互讀詩,相互交流。
3、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五、創設情境,走進畫面
1、過渡:大家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只有細細品味,走進那首詩,才能真正地讀懂它。(出示古詩一、二行)先看古詩的一、二行,咱們來讀一讀。
2、這兩行詩寫了些什么?(水、山)
(1)水:晴天時候的水是什么樣子的?(出示第一行,指名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描述:燦爛的陽光灑滿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是啊,這就是“水光瀲滟”,感受一下波光閃動的樣子(出示水波閃動的圖片),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把這種美妙的感覺帶給大家。
(2)師:正當詩人沉浸在晴天西湖美景中時,天色變幻,下起了蒙蒙細雨,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樣的呢?(出示第二行詩句)男生讀,見過山色空蒙的景象嗎?(指名說)師:雨天的西湖,云霧彌漫,山色朦朧,宛如仙境一般,多奇妙呀!咱們美美地讀一讀。
3、創設情境再讀:
師:晴天的西湖是這樣的美好(女生讀第一行)
雨天的西湖又是這樣的奇妙(男生讀第二行)
是啊,無論晴天還是雨天,西湖都是美得恰到好處,難怪詩人又是說“好”又是稱“奇”,咱們一起走進這神奇的畫卷,好好地讀這兩行。
六、了解“西子”,走進內心
1、過渡:看到這宛若仙境一般的西湖,詩人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感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幻燈出示)生齊讀。
2、詩人把西湖和誰相媲美?(出示西子圖片)簡介西施,師講訴“沉魚”的小故事。
3、是啊,西子不化妝就那么美,化了淡妝也很美,畫了濃妝依然是那么美,無論什么時候都美,所以詩人說---------淡妝濃抹總相宜(生齊讀)。
4、在這里詩人僅僅贊美西子嗎?為什么說西湖淡妝濃抹總相宜呢?難道西湖會化妝嗎?(學生交流)
5、創境誦讀:是呀,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西湖都是那么美,這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齊讀);無論是春天還是冬天,西湖還是那樣美,這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齊讀);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西湖依然是那樣美,這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齊讀)。
6、師:一天之中,西湖在不同的天氣里變化多姿,向人們展示著它不一樣的美,詩人飲著美酒,賞著美景,陶醉了。他感嘆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齊讀)。好一個“淡妝濃抹總相宜”,從此西湖又多了一個名字“西子湖”(板書)。
7、一座湖因為一首詩而更加有名,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首詩啊!帶上我們最深的情感,用最美的聲音,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生自由讀,齊讀)
七、延伸拓展,情感升華
1、師:其實,《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一共寫了兩首,這只是第二首,第一首老師也帶來了。(出示古詩)
2、師范讀,并簡單介紹詩意,指名讀,齊讀。
3、朋友,西湖向你展示了自己最美的姿態,而你卻進入了醉鄉,來,讓我想你展示一個絕美的西湖吧!(生再次齊誦古詩2)
【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飲湖上初晴后雨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06-23
飲湖上初晴后雨古詩07-05
飲湖上 初晴后雨07-05
《飲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學實錄07-01
飲湖上初晴后雨 詩意07-04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07-05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06-26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實錄范文07-01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實錄優秀范文07-01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賞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