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秦帝國興亡》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秦帝國的興亡》歷史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秦帝國的興亡》歷史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本課地位:
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上冊的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課本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秦王掃六合”;
2、陳勝吳廣起義;
3、秦漢戰爭(自學內容)。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朝代。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將中國歷史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它存在的時間雖短,但對后世影響深遠。所以本課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新課改的理念和學習的需要,我對內容作了一些調整和拓展。以“秦王掃六合”作為本節課的主線,增加了對秦朝的短暫的存亡的探討,以史為鑒,談對當今的啟示教訓。而這些也正是我們歷史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歷史的熏陶,為現實服務。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已經能夠運用網絡,而且他們對新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也會給予一定的關注。但初一學生知識的積累還較少,同時對國家興亡的概念還比較模糊。
三、本課目標:
根據以上情況和大綱的要求,對本課我確定了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秦兼并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2)認識陳勝吳廣起義。
2、能力目標:
(1)通過網絡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學會查找資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習服務的技能。通過探究式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交流,培養學生樂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識。
(2)培養學生通過認識秦朝的文物古跡來分析秦朝在中國歷史中的作用,同時總結秦朝在統治國家中有哪些經驗教訓。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秦統一的歷史意義,認識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創了我國歷史的新局面,對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本課重點:
由于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積累程度的限制,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所以本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歷史事實如何讓學生認識秦兼并六國的意義和對后世的影響。
五、本課難點:
秦為什么能統一中國。在各個諸侯國中,最初秦國并不是最強的,但它后來為什么能統一中國,這是學生較難理解的。
六、教學方法設計:(展示課件首頁)
根據要求和新課改的理念,我把本節課設計成網絡探究課的形式,這是目前采用較多的一種課堂的形式。在網絡逐漸普及的時代,信息更為廣泛,老師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信息,如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最大限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學習,提高興趣應當是我們教學當中充分考慮的問題。本節課通過網絡平臺,學生自學、搜集資料、討論、動手等多種方式可以取得較好效果。
七、說學法:
在本課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兩種能力:第一是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教材的課內思考題來實現:第二是通過識圖繪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八、教學目標的實現:(結合課件)
下面我就結合具體教學過程設計說明一下是如何實現教學目標的。(展示課件)
【《秦帝國的興亡》歷史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秦帝國興亡》說課稿06-22
哭秦庭的歷史典故06-29
陳世美與秦香蓮的歷史典故05-30
陳世美與秦香蓮的歷史典故06-29
羅馬帝國歷史人物簡介09-23
《秦末農民起義》說課稿06-22
(熱門)羅馬帝國歷史人物簡介07-07
掀開被塵封的歷史,秦始皇陵竟以帝國作陪葬06-23
初中歷史說課稿06-25
歷史獲獎說課稿課件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