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紫砂陶藝中仿生藝術與技法
紫砂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工藝師們平常我們最親密的自然搬進紫砂壺,與紫砂融為一體,那些做工形象逼真的造型在我們第一眼看到時備感親切,這就是紫砂三大造型中的花塑器造型,老師們利用紫砂得天獨厚的材質,設計制作出各種各樣的仿自然形藝術品,造型豐富多彩,逼真自然,從中欣賞到人類智慧的無限大,感受不一樣的藝術魅力。
仿自然形的紫砂陶,它是從模擬自然界的實物開始的,但它要把一些自然形態歸納為圓、方、椎、梯等幾何形態,或把自然物或者人造物作為其造型的基本形態。其中又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直接將某一對象的典型形態演變成藝術品的造型。如佛手壺、梅樁筆筒;另一種是在幾何型類的身筒上選擇恰當的部位,用浮雕或透雕的形式捏塑成嘴、把和的子等附件。如:報春壺、小型竹節壺等,但必須注意紫砂陶的實用功效與供人欣賞的結合。例如:可從自然界選擇有意義的對象,去粗取精,把許多形態美好,或色澤悅目,或寓意積極,符合民俗心理和優良傳統的進行設計造型。如“梅蘭竹菊”就是一個很有長效創作意義的例證。不過,客觀存在的東西,有時是雜亂無章的,但作為一件藝術品,應注意藝術上的變化與統一,氣勢上的生動與協調,效果上的實用與美觀,并把紫砂陶藝術品所需的形、神、氣、韻等方面融匯貫通在一起。如設計“梅”為題材的,應具有冰肌鐵骨之勢,傲霜斗雪之質、疏影橫斜之美;如設計“竹”為題材的,在效果上必須清秀挺拔、突出竹的高風亮節之精神氣質;如:以“桃”為題材的,不僅要有表現桃干的老古蒼勁,枝蔓與桃葉的生機盎然,而且要有豐滿的花果來反映桃的生命與活力。但在具體布局上,又必須注意到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整體的形象應具有氣勢和神態,局部如嘴、把、蓋、的的裝飾要協調統一,局部又必須服從整體效果,重點須放在人的視線中心;在疏密關系上,要多而不繁,或密不透風或疏可馬,或以簡托繁等,只有這樣才能使作品精致巧妙。
紫砂陶經過幾百年歷代藝人的創作實踐,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合理的制作技法,如制圓器用泥條、泥片鑲接打身筒成型,方器用泥片直接鑲身筒成型,但做仿自然形態時,先以豎身筒加捏塑等方法做成雛形,然后雕、鏤、捏、塑、挖、補,再加上附件裝飾、點綴。
仿自然型的紫砂陶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它是反映人類熱愛自然、關愛生活并把自己美好的意念與大自然的美相結合的藝術品,是藝人的智慧的結晶,這種造型豐富逼真的紫砂藝術品置于家中可觀賞可實用,是很多壺友的最愛,而其潛力的藝術價值無限!
【淺析紫砂陶藝中仿生藝術與技法】相關文章:
宜興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技法介紹07-02
淺析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07-02
淺析聲樂演唱的情感藝術06-25
淺析玉雕藝術的發展是創新06-25
淺談紫砂文化中的傳統文化的美07-03
淺析藝術課堂興趣導航07-03
戲曲表演藝術的四種技法07-02
淺析古詩詞中的端午06-26
淺析婚姻關系中的輪回07-03
淺析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