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情緒心理學》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兒童情緒心理學》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讀書心得:
1、不要指望六歲之前的孩子能理性地對待情緒問題,即便他們已經能聽懂并接受某些道理,這依然是一個漫長且反復的過程。
2、情緒腦的反應要比理智腦快五十倍,所以人們的情緒反應通常是不由自主的。
3、當孩子哭鬧著要這樣或那樣時該怎么辦?自從他學會了說話并能以此方式索要物件后,假如他依舊要用哭鬧來達成目的,那么無論他是想更快的得到那一件物件,還是想以此來想要挾別人不敢不給,都應該干脆地加以拒絕。
4、有意識地讓孩子吃苦,卻因此忽略孩子的悲傷與痛苦。
5、鐘擺效應:如果一個人對正面情緒感受強烈,那么對負面情緒也會有比較強烈的反應。
6、在語言的恐嚇或嚇唬下,孩子的恐懼心理自然越來越嚴重,孩子就會越來越膽小。表現往往膽小怯懦,遇事與慌亂,沒有主見,而且有可能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失眠口吃智力低下等。用語言上的寬慰和科學的解釋來消除孩子的恐懼,提高認知能力和水平,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很好辦法。
7、三歲前孩子認知水平有限,缺乏安全感,而建立安全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8、童年的經歷雖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被淡忘,甚至消失于意識層中,卻會在潛意識中被保留下來,對人的一生產生恒久的影響。
9、六歲前的孩子對自身的評價多來源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父母的評價,如果總是遭到否定和打擊,孩子就會失去自信。
10、窮養富養,不如心養。
11、想要讓孩子克服自卑,就要增加孩子成功的體驗。
12、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強的孩子,通常都是斷奶較晚的。
二、新的行動
1、不再用"嚇唬"去引導寶寶的行為。
2、游戲設置需要循序漸進,以增加孩子的成功體驗目的尤佳。
3、學齡前的孩子教育需要耐心,需要更多的贊揚,父母是孩子的一切。
三、讀書點評
每個陳述觀點都會有一個反面案例,觀其孩子行為的原因,80%是因為家長不理解孩子以及沒有足夠的耐心導致的。書中的行動建議相對較空洞,對鞏固孩子的情緒常識可以泛讀。
【《兒童情緒心理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兒童行為心理學讀書筆記07-27
《兒童教育心理學》讀書筆記04-28
心理學情緒情感教案12-17
《兒童發展心理學》讀書筆記07-04
心理學中負面情緒的好處06-28
情緒心理學心得(精選15篇)12-09
心理學上情緒管理的名言02-20
心理學情緒情感教案(通用12篇)12-16
心理學的讀書筆記06-29
《心理學》讀書筆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