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太陽》評課稿(精選12篇)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個太陽》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個太陽》評課稿 1
《四個太陽》這篇課文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陳老師執教的《四個太陽》,符合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這節課的成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猜謎語,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老師以學生喜歡的猜謎語引入課文,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既引出了課題又激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注重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它要求我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努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探索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率。在這方面,我也認為陳老師做得非常好。先是帶拼音的生字、再去掉拼音,通過齊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進行認讀。讓學生根據每個漢字特點,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識記漢字。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喜歡識字,感受識字樂趣。同時當學生識記有困難時,陳老師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如,通過編口訣和編故事幫助學生記住了“街”(行字在兩旁,兩土中間站)之后,又從生字然后又過度到詞語。由易而難,比較有層次。
3、品詞品句,走進文本。
課堂上,陳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語文味來。如,在理解“掛”一字時,老師充分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上動作演示,在了解了字形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理解了字義。接著圖片出示,抓關鍵詞“清涼”、“到處”感受世間因為有了綠綠的太陽后,萬物所發生的變化,引導學生再來進行感情朗讀,當學生有了文本的、生活的、自然的體驗后,讓學生帶著情感再次走進文本,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說,這個環節,學生經歷了感知、感悟、體驗表達的過程。一環扣一環,螺旋上升,達到了教學的目的。這樣學生廣開思路,發表對自己的獨特感悟,從開始的“走近文本”,到現在的“走進文本”(與文本作者的心靈碰撞),真正與文本進行了個性對話。
4、板書設計簡單明了。
教師貼出“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四張圖片,讓孩子們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四個太陽》評課稿 2
一、周老師的執教的《四個太陽》將字理識字貫穿始終。
我們一年級的閱讀課,識字是重點。漢字,不僅是一種語言符號,不僅是讀寫漢語言的工具,而且是中華民族積淀了幾千年的文化。所以,識字教學不僅在于教會學生會認會讀幾個字,更在于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洪老師努力通過字理教學,讓學生了解漢語言文字的來龍去脈,讓漢字學習成為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本節識字課中,洪老師重點抓住“甜”、“街”等字進行字理教學。如學習“甜”字,學生能從字面上理解“甜”是用舌頭去品嘗甜甜的味道。而教學“街道”時,先讓學生說說這個詞什么意思?再聯系生活說說我們大溪有哪些街道,再來通過字理識字的方法,解釋“街”,通過圖文結合,古今貫穿的方法,從字源出發,再去觀察現在的十字馬路,講述這個字的本義,再延伸著說說它現在的意思。
二、個性品讀,讀中感,讀中悟。
我們一年級的教學中,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本節課中,洪老師引導學生在個性品讀中感受、體悟。洪老師用了不同方法對一、二兩段進行朗讀指導。如第一自然段的朗讀教學,洪老師主要抓住“到處”這個詞語,引導學生體悟到小畫家希望將清涼送到夏天每一個角落的'美好愿望,另外再重點抓住頓號和逗號等標點符號,教給孩子朗讀的技巧。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我們中華的語言真神奇,一個小標點都能表達不同的感情。
《四個太陽》評課稿 3
聽完李老師和孫老師同課異構的《四個太陽》以后,感觸頗深。《四個太陽》這篇課文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李老師執教的《四個太陽》一課,充分考慮了一年級學生的特點,通過創設情境,掛蘋果的游戲鞏固生字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例如,拍手讀,齊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教師范讀,閉眼想象讀,男女生比賽讀。這些都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強化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習慣。精美的貼圖報書,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李老師課堂上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孫老師在執教過程中,通過主線問題“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太陽?”引領全程,思路清晰。通過多種方式的識字方法,強化記憶。例如,隨文識字,兒歌識記方法,字理演變,聯系生活實際等方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個太陽》評課稿 4
《四個太陽》講述了一個小孩子畫了四個不同的太陽,表現了孩子一顆童真的愛心。眾所周知,太陽只有一個,只有一種顏色,可文中卻說有四個太陽,這時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所以老師要尊重每位學生的發展潛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讀、去想、去說,引導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使整個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共同探索的過程,高老師的這節課,做到了。
一、平實動人。
我最愛高老師課堂的平實,沒有稀奇古怪的花樣,沒有多余的話語,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在扎扎實實地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比如在本課的導入,直接了當,直奔主題,不僅節省時間,同時也做到了清晰明了。
二、重視朗讀。
通過自由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探索,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思考。不斷朗讀課文,一次次地對課文內容有更深一步地了解,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朗讀的樂趣。而且,高老師在此過程中還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在讀中放飛想象,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重視文本與生活、自然、內心情感的聯系,朗讀是建立此聯系最好的方式。學生面對的不僅僅是優美的文字,更是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通過讀太陽、想象太陽、體會太陽,一系列的引導,實現語文教育的價值。
三、啟發想象。
教材來源于生活,生活形成于文字。如果脫離了生活,語文學習就沒有什么興趣。如果脫離了課本,學習就沒有了方向。
且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欲望,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課堂上高老師不斷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整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帶著想象的翅膀,把課文轉化成生活情境,讓學生們的`想象更接地氣兒。同時也拓展了學生們的思維。這才是我們應該教給學生們的知識。
四、利用多媒體。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美好心愿,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重、難點,高老師精心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利用其音像、動畫等直觀形象的特點,幫助學生理解文中清涼、凍僵、溫暖、多彩等詞語,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的目的。特別是讓學生感受冬天寒冷時,加入了呼嘯的寒風聲,學生不寒而栗,很快被形象生動畫面及音效吸引了,隨即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受,他們入情入境,很快地領會了文中作者的情感。
五、學習習慣。
這節課感人的點還在于我們3班的孩子學習習慣良好,舉手有舉手的樣子,讀書有讀書的樣子,可以看出高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中就很注意引導,絕不是公開課前三言兩語的要求可以達到的境界。就像劉冰老師的點評中說的:一年級的萌娃在高老師有節奏,有梯度,有方法地引領下,一步一個腳印地經歷習慣的養成,能力的提高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高老師的教學敏感,那個被邀請回答又突然斷片卡殼的小朋友,高老師沒有容許他繼續稀里糊涂地坐下,而是利索地拽住他,讓娃聽完另一個孩子的回答后,回過頭來讓他再表達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個人都看在眼里,感動滿滿。
《四個太陽》評課稿 5
今天聽了一節一年級老師的《四個太陽》第一課時課,受益良多。同時感嘆這些一年級孩子時而天使,時而惡魔。說好教也好教,說難教也難教。
因為一方面一年級孩子對新鮮事物、新鮮知識充滿了好奇心,一方面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又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作為一個沒有帶過低年級段語文,沒有帶過低年級班主任的我來說,聽一年級課總是能學到很多,見識到低年級老師許多有趣的方法,驚訝于小孩子們驚人的模仿和創造能力。
這節課相對于六年級來說形式豐富多樣,既有單獨回答問題又有小組一起書空教給全班:草莓組、水蜜桃組、藍莓組……單聽這些可愛的小組名字就想參與這節課堂了,如果是六年級我班學生去上這節課的話,他們肯定會覺得幸福無比的。說到回答問題,六年級是最不愿舉手的,但如果說開火車的話他們就會瞬間積極熱血起來。所以,對待高年級同學有時也可以用“哄小孩兒”的方法,畢竟,誰會不愿意被哄呢?
其次,越往上走,越覺得一個班級成績不是最重要的,習慣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成績可以慢慢提,習慣可以慢慢糾正。但一個班級的班風一旦確立是非常不易改變的,團結的,互幫互助的班風能讓一個班級充滿正能量,遇到問題不推諉,積極主動地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不歧視弱勢群體,不排擠老實孩子,面臨一些轉折不易浮躁。但松散的、互相拆臺的班風就會有相反的影響。班風的關鍵階段是低中年級,因此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多樹立好榜樣、多鼓勵孩子們互幫互助、以班級榮譽為榮。所以在課堂上我是不主張讓一個孩子挑另一個孩子回答問題中的毛病的,“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這是一種心胸狹隘的表現。“你認為他哪里說的好?”這同樣是一種訓練孩子認真傾聽的辦法,同時有助于孩子學習別人身上的優點,取其精華。同時孩子是最會察言觀色的',一旦他發現一個孩子經常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找出錯誤所在,他在心底會認定這是一個“不被歡迎”的同學,從此以后內心歧視這個反應較慢、基礎薄弱的孩子。因此,孩子是否能平等對待同學,對弱勢群體是否有寬容、仁愛之心全在課堂上老師的引導。因此低年級老師應多鼓勵孩子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育人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同時每一個時期的教育都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也許我們的一句話,一種信念就影響了一個孩子一生。因此,教育應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終身發展。
《四個太陽》評課稿 6
周三下午第一節課,聽了雷xx老師執教的《四個太陽》,《四個太陽》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8課的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只要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主題來編排,《四個太陽》這篇課文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雷老師執教的這節《四個太陽》,符合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
這節課的成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老師在導入新課時, 一曲富有童趣且孩子們 相當熟悉的兒歌《種太陽》把孩子們帶入了美妙的音樂世界,激發了他們高漲的`學習興趣,老師的問題:歌曲里的小朋友種的是什么?既引出了課題又激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注重課堂與生活相結合。生活處處皆語文,帶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這也是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在朗讀感悟的幾個環節,老師都注重與生活聯系,如學習第三段時,老師給學生留了一個空間,讓學生從文本走向生活,通過視頻中播放的“白雪皚皚,北風呼嘯”的情境,感受冬天的寒冷,體會在冬日里紅紅的太陽給人們送去了溫暖,以此體悟小作者美好的心靈和濃濃的愛心。
3、雷老師把課文開發得很準,借助課文的四種不同顏色的太陽,展示的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給孩子強烈的視覺沖擊——變成真真切切的感受。老師引領學生畫一個自己心中的太陽,并說說表達什么愿望,使學生更進一步升華情感。
4、板書設計簡單明了。教師貼出“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四張圖片,讓孩子們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假如這節課能注意下面幾點,也許會更完美些:
1、新課標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既然處在初學學習階段,那么本文的教學重點就是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老師要是能下到講臺與同學更近距離接觸可能會更好一些。
2、學習夏天那一段時,不要僅僅停留在對春天欣賞的感性層次上,還可以讓學生用學過的詞語來贊美夏天,體會大樹在炎炎夏熱下的怡然自得,人們在樹下歇息的涼爽,能使學生更近一步了解涼爽的意思,進一步體會對生活的熱愛。
《四個太陽》評課稿 7
《四個太陽》是一年級下冊的第18篇課文,主要講了小畫家畫了四個太陽,送給四個季節,表達美好的心愿。史老師在教學時緊抓課文重難點,切實抓住識字進行多次訓練。下面我表達我的幾點感悟。
優點1:識字有辦法,訓練有實效,以生為主。
在識字時,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寶寶多讀幾遍。在真正認讀生字講辦法的時候,不是教師一味的講解,而是調動全班的智慧,通過表揚、鼓勵的辦法,前13位同學最幸運,激起學生的奮斗欲,并且學生識字的辦法既簡單又有效,達到了短時間識字量多的效果。加一加、減一減、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換一換等,充分運用了教參的提點,正確把握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水平,而不是我,過分拔高,學生達不到任何識字的方法提點。所以一節課下來,我很累,感覺自己講好了,學生聽懂了,可是再問再答還是有困難。
“街”字的講解十分好,行字中間有兩個土,發現的十分巧妙。并且聯系生活,步行街,街道上的.街道名字等,十分巧妙。“甜”字的講解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了解甘蔗,講解甘蔗,順便讓生說記憶的好辦法:舌頭舔甘蔗甜,學生在老師的步步引導下,說的真好。
游戲眾多,樣式多樣,次次都有亮點。
優點2:課文剖析方法多,換詞、重點強調、想象說話,多方面訓練說話。
教師在講解四個太陽時,不僅將自己精心制作的太陽貼在了黑板上,而且讓生主動說話,你喜歡什么樣的太陽?抓住“街道”進行拼音強調,由于本地的孩子接、間不分,所以這是個難點。在講到清涼時,重點強調這個詞語,而且讓學生給清涼換個詞,表達相同的意思。進而延伸到炎熱的夏天,你站在太陽底下,你的感覺又是什么呢?之后引出把綠綠的太陽送給夏天,強調夏天需要綠綠的太陽。讓生通過圖片說話,果園里()熟了,鍛煉學生說完整的話。
優點3:讀的方式多樣,課件精美,板書細致有重點。
不僅讓四個小朋友讀課文,而且一句一句讀,齊讀,指名讀,教師敘述再讀,學生再齊讀。
建議:1.臉字左面是月字旁,跟身體有關。右面的人是頭發,橫代表眉毛,兩點和一撇是眼睛和鼻子,最后一橫是嘴巴。這樣學生會記憶的更加清晰。
2.訓練太多,識字時間耗費過長,以至于后面的課文講解囫圇吞棗,時間比較緊。
《四個太陽》評課稿 8
只有理解得深,才能表達得真。要想讓學生把清涼的感覺表達出來,光靠老師的語言是不行的。這節課中,李老師喚起學生的記憶,帶孩子走進“炎熱的'夏天”,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喚起學生表達的欲望。再通過課件讓學生知道“畫了個綠綠的太陽”后世界一片清涼。這時候,通過朗讀把清涼送給大家,“水到渠成”,朗讀時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這種清涼。這樣,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了小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通過對話,注重語感培養,教會方法。在這節課中,一些小孩子對夏天的炎熱的回憶不是很全面,李老師都一一給予了幫助。對于在語言表述過程中存在明顯錯誤的,也給予了一一糾正,以期盡量使孩子們規范用語,培養良好的語感。
在這節一年級的語文課中,上課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積極,教師互動合理,我覺得是一節好課,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好好學習。不過在具體的過程中,在最后一個的春天的太陽上,對于內容老師講的不是很詳細,感覺是一筆帶過,可能是老師的有意處理。
《四個太陽》評課稿 9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文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了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謎語引入揭題,容易吸引孩子們,更能快速地提高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把注意力集中到課文中來。接下來設計的'問題牽引:“我們看到的太陽只有一個,而且只有一種顏色,可書上怎么會有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呢?”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時為了能尊重每位學生的發展潛能的,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讀、去想、去說、去做,引導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使整個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由學習、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過程。
本課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點。教師的活動極少,只是出示了一個課件──火辣辣的太陽;提出一個問題:“看著這個太陽,你們來想像一下,夏天有多熱,你有什么感覺?”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及時予以引導、肯定、贊揚。在教師適時點撥下儀式,孩子們的思維活躍了,爭相說著自己的感受。孩子們還想出了好辦法讓太陽不那么熱。這時老師出示書中的綠太陽圖,讓學生體會綠太陽給人們帶來的清涼。通過這一熱一冷的對比,孩子們對綠太陽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并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在自悟自得中感受到朗讀的樂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在讀中完成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在教學“金黃的太陽”一段時,我先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讀完此段后,讓學生說說“到了秋天,小畫家為什么把太陽畫成了金黃色?”然后用課件演示了:“秋日果園碩果累累,落葉飄飄”的景象。在邀請說話的情境中指導朗讀,促進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了“金黃的太陽”給人的喜悅、歡樂.
在整個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我就知道存在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牽引著學生一步一步地很順利地走下去。但為了課堂是平靜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我還是沒有改變教學設計,這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讓課堂整整地活起來。
《四個太陽》評課稿 10
《四個太陽》是一篇富有想象力,充滿了兒童情趣的文章。在上課之前,我想起了有一首歌叫做“種太陽”,于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課間休息時,讓孩子們唱這首歌,孩子們興趣盎然,我感到即使是課間休息,用了一兩分鐘,可是并不浪費時間,反而對教學有了更好的.促進作用,作為一名教師,真的應該時刻在生活中發掘課程資源,非常有用。
在閱讀教學中,我嘗試著讓孩子們自悟自得,在讀中放飛自己的想象。當發現有的孩子讀得特別好時,我改變以往的提問方式,提問:“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動聽,有感情呢”。當學生把自己的想時鐘脈沖發生器描述出來時,給自己加深了情感體驗,關鍵是給其它的學生起了示范想象的作用,一邊想象一邊讀,才會覺得學習是件快樂不辛苦的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著力于想辦法給孩子們減負,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習,課堂上要做到,課后也要做到,在我感來,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必須為之不懈努力。
《四個太陽》評課稿 11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文章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作者以一個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了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為了上好這堂課,我在備課時聯系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語文素養,結合語文的學科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從實際課堂教學效果看,在部分環節上體現了我的教學意圖,但也有環節處理得欠妥當、現作如下反思:
《四個太陽》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小孩子畫了四個不同的太陽,給人們帶去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孩子一顆童真的愛心、這時,我們老師就要尊重每位學生的發展潛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讀,去想,去說,去做,引導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使整個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由學習,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發好奇
在課的開始,我出示太陽,讓學生說說太陽,認識它的作用、告訴學生書上的小主人畫了四個太陽,我們看到的太陽只有一個,而且只有一種顏色,可書上怎么會有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由此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營造環境,朗讀感悟
閱讀教學注重的是讀、于是,在教學中,我予以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和空間,采用錄音讀,師范讀,自由讀,小組讀,男女生對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探索,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如在教學"金黃的太陽"一段時,我先讓部分學生讀完此段后,讓學生說說"到了秋天,小畫家為什么把太陽畫成了金黃色"再用課件演示了秋日果園碩果累的景象、促進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了"金黃的太陽"給人的喜悅,歡樂、教學中重點指導學生讀好課文中的長句"金黃的落葉忙著邀請小伙伴,請他們嘗嘗水果的香甜、",然后指導讀全段: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讀的方法告訴大家嗎(指名讀,自由讀,齊讀)在讀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不僅加深了自己的情感體驗,更給其他學生起了示范引路的作用、學生能從中得到啟發:一邊想象一邊讀,帶來美的享受;同時也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在讀中放飛想象,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發散思維,創造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少年兒童的想象力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通過它可以使靈感得到創造性的發揮、課文中孩子的童心能讓同齡的孩子們驚嘆不已,他們也會產生我也來畫畫的想法、這時我就順勢引導學生自己來畫畫,畫出心中最想擁有的'一個太陽,把自己美好的心愿畫進自己的畫里、因此在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利用準備的材料,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太陽,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給誰為什么并展示作品,發表想法和意見、把美術,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想象力無疑插上了翅膀,學生們的眼亮了,語言也閃光了。
由于我的能力有限,本節課還存在著其他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在教學中,我缺少對學生進行語言運用的訓練,如:在教學"金黃的太陽"一段時,本應引導學生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句話的,但教學中有所遺忘,沒有適時地進行說話訓練,只能在后來才補上。
《四個太陽》評課稿 12
上周教研活動,我聽了張主任的《四個太陽》一課,受益匪淺,張主任教學本課,立足于文本,體現新課程理念。教學時,以“四個太陽”為線索,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詞語的感悟、情景的想象,讓學生走進四季,感受四季,贊美四季,體驗四季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一、識字與積累詞語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況且,一年級正是識字的高峰階段,學生認的快,忘的也快,張主任采用了較為靈活而扎實的識字寫字教學,沒有什么花架子,學生自主識字的主動性很高,而且比較扎實。比如,指導學生寫“因、園”時,老師編了一個口訣“先里面,再封口”,具體而形象,有助于學生正確識記與書寫。
二、教學時,先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的了解,然后,通過激發興趣,尊重學生的選擇,讀自己喜歡的太陽(段落)。
通過課堂教學的對話與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通過多媒體情境的創設、語言文字的理解、課文內容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三、注重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手段,讀出文本的韻味,讀出作者的情感,讀出自己的'體驗。其中,張主任還教給學生長句怎樣停頓,讀出節奏。
四、注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課文有許多優美的詞句,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變通,體會詞語的精妙。張主任讓孩子轉換角色,扮演秋天金黃的落葉去邀請小伙伴品嘗水果,“小朋友們,快來嘗嘗水果吧!”“小猴子,快來呀,葡萄又香又甜,快來品嘗吧!”……學生在親身體驗、在邀請中,體會到了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的喜悅和快樂的心情,感受到落葉的熱情,也很自然地理解了邀請的含義。再指導感情朗讀,對于讀得好的學生姚老師隨機作了這樣的朗讀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讀出了語感。
【《四個太陽》評課稿】相關文章:
《四個太陽》評課稿(精選)10-15
《四個太陽》評課稿(經典)10-15
《四個太陽》評課稿07-08
四個太陽評課稿03-22
《四個太陽》評課稿06-16
《四個太陽》的評課稿06-20
四個太陽評課稿06-13
(實用)《四個太陽》評課稿09-25
【熱門】《四個太陽》評課稿05-29
《四個太陽》的評課稿優秀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