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船夫與哲學家有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船夫與哲學家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船夫與哲學家有感 篇1
這是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
船夫和哲學家在海上乘船。哲學家問船夫,你知道歷史嗎?船夫說,我不懂。哲學家說:那你就失去了半條命。哲學家又問:你學過數學嗎?船夫說:沒有,哲學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大半的生命。剛說完這句話,風呼嘯而過,船瞬間被掀翻,兩個人同時掉進水里。這時,船夫喊道:你會游泳嗎?哲學家說:沒有,船夫說:那你就失去了一生。
這個小故事讀起來有點搞笑,但是可以引導人安靜的思考。故事中有兩個角色:一個學識淵博的哲學家和一個學識淺薄的漁夫。在這艘船上,哲學家的知識顯然高于船夫。但在船傾覆的那一刻,哲學家的知識只是他頭腦中的擺設。這時,船夫憑著多年來與風浪搏斗的經驗躲過了這場災難。
在今天的學習中,有許多學生認為自己在下課前就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知識點,所以他們不聽老師的練習,開始游蕩,娛樂自己,和同學炫耀自己的才華。他們甚至鄙視那些不太聰明的學生,嘲笑他們的智商。但是那些同學,他們不僅上課認真聽講,課后還做完練習,堅持問不明白的原則。如果發(fā)生風暴,什么樣的學生活下來了?
我們把前者的學生比作哲學家,后者的學生比作船夫。前者認為自己學識淵博,甚至在同學面前需要他們的才華。但是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那些練習,一放到考試里就傻眼了。最后的結果自然是成績不好。后者看似不聰明,但經過日復一日的努力,最終會取得好成績,挺過這場考試風暴。到最后,驕傲的人只能后悔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學習是一條大河。只有船夫才能在風暴中生存,而一旦經常驕傲的哲學家經歷了風暴,他們用什么來保護自己?
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無論你的知識有多深,請你做一個漁夫,一個腳踏實地的漁夫,讓你在學習這條河上的大浪時不被淹沒,一步一步向前沖!
讀船夫與哲學家有感 篇2
生命永遠是最重要的。
一個船夫在一條湍急的河中擺渡一位哲學家,那位哲學家問船夫:“你懂得歷史嗎?”船夫說:“不懂。”哲學家說:“那你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學家又問:“你研究過數學嗎?”船夫說:“沒有。”哲學家說:“那你又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剛說完,船就翻了,兩人都掉進了水中,船夫大喊:“你會游泳嗎?”哲學家說:“不會!”船夫說:“那你失去了你整個生命。”
故事就是這樣,歐亨利式的結局讓人哭笑不得。首先,哲學家的算法有問題。“一半”加上“一半以上”,大于“整個生命”。其次,哲學家的話過于偏執(zhí)了些。如果一個人不懂歷史,也不研究數學,你就說這個人不配擁有完整人生的話,你就錯了。錢鐘書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可他考清華的時候數學得了15分,北大仍錄取了他,你能說他的人生不完整嗎?馬云幾次考大學數學有1分、19分、79分,這些仍不能阻擋他成為中國首富,你能說他的生命失去了“一半以上”嗎?肯定不能。最后,我覺得生命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就算你不懂歷史,也不研究數學,只要你愿意做好自己的工作,做社會的一顆螺絲釘,你就把平凡的事業(yè)活成了不平凡的人生,那樣的生命也一定會是完整的。但如果你連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沒有,那你的`一切知識就沒有了載體,那一切就都是無效的了。
我發(fā)現我的身邊也有許多“哲學家”一類的人。比如有的人說起來口吐蓮花,做起來卻全面抓瞎。有的人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刻苦努力,每天堅持熬夜——看手機。有的人不顧健康,暴飲暴食,還美其名曰:“為了學習。”這都是消耗生命的表現。
生命是一個人去做任何事的基本條件,少說空話,多干實事吧!
讀船夫與哲學家有感 篇3
船夫和哲學家在海上坐船。哲學家問船夫“你懂得歷史嗎?”船夫說:“不懂。”哲學家說:“那你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學家又問:“你研究過數學嗎?”船夫說:“沒有。”哲學家說:“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剛說完這句話,狂風呼嘯,小船頃刻被吹翻,兩人同時落水。這時,船夫喊到:“你會游泳嗎?”哲學家說:“不會。”船夫說:“那你失去了整個生命。”
這擇小故事讀起來的確有點搞笑,但可以引導人們靜心思考。故事中有兩個人物:學識淵博的哲學家與知識短淺的漁夫。在這艘船上,哲學家的學問明顯高于船夫。可在翻船的那一刻,哲學家的那些學問,只是腦中的擺設罷了。而此時的船夫,他用自己這些年來與風浪斗爭的經驗在這次災難中存活下來。
在現在的學習中,有許多的同學,課沒上完,他們就自以為掌握了所有的知識點,便不聽老師所講的習題,開起小差,自娛自樂,驕傲自滿,跟同學“炫耀”自己的“才華”。他們甚至看不起那些不太聰明的同學,嘲笑他們的智商。但那些同學,他們不但課上認真聽,課后認真完成習題,還堅持“不懂就問”這個原則。在發(fā)生“風波”時,究竟存活下來的是哪種同學呢?
我們把前一種同學比作“哲學家”,后一種同學比作“船夫”。前者自認為學識淵博,甚至當著同學面需要他們的“才智”。但那些老師在課上講過的習題,一放到考試中他們就傻眼了。最終換來的結果自然是糟糕的成績。而后者看似不聰明,但在經過一天天的.努力之后,最終定會取得很好的成績,在這場“考試風波”中“存活”下來。到最后,那些驕傲的人只能后悔,后悔當初不好好學習的自己。學習就是一條大河,在經歷風浪時,只有那“船夫”才能活下來,而那些經常高傲的“哲學家”們一旦經歷“風浪”,他們用什么去保護自己呢?
所以在今后的學習中,無論你的學問有多深,請你一定要做一個“漁夫”——一個腳踏實地的“漁夫”,這樣才能在學習這條河流泛起大浪時不被淹沒,一步一腳印的向前沖!
【讀船夫與哲學家有感】相關文章:
船夫與哲學家哲理故事2篇12-13
船夫與哲學家讀后感06-24
船夫與哲學家讀后感(精選6篇)03-07
船夫與哲學家讀后感4篇06-25
船夫與哲學家讀后感800字06-23
哲學家經典語錄11-28
孩子是個哲學家讀后感08-12
外國哲學家名言220句05-24
哲學家的故事(通用15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