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聯作文四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對聯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對聯作文 篇1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大的節日,沒有之一。如今,我們經常在感嘆,過年不再是輕松愉悅的歡聚時刻,有的只是繁瑣的人際往來和乏味的人情世故,親情、友情也在閑言碎語中逐漸淡漠,甚至于年夜飯也失去了味道。
年,成為了老人的年;年,成為了小孩子的年。唯獨遇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無關。其實,不是年的味道變淡了,而是我們的心,少了對團圓的期盼。
年味的變淡,是從對聯開始的,確切的說,是從人們不再自己寫對聯,為了圖方便買對聯開始的。這個轉折雖說顯得有些生硬,卻有一些道理。不信,我說你聽,不服來辯。
過年貼對聯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使然。一來紅紅的彰顯歡樂的氣氛,二來表達我們對文化的傳承和文字的敬重。
相傳對聯始于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就是那個投降宋朝后他媳婦花蕊夫人寫出“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男主角。“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就是歷史上第一副對聯,從內容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副春聯。
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當然,這是針對文人墨客的要求,對對子,也是文人雅趣,有很多傳奇故事。在經歷了千百年的演變之后,老百姓家門前貼的對聯,只要喜慶、順口就行。
過去,在我的故鄉,春節時寫對聯的要求更低,毛筆字、不難看就行。不太講究的鄉親們甚至會讓自己剛剛念書的孩子來寫,歪歪斜斜的倒也別有一番童趣。
更多的鄉親還是講究的,字跡的工整是最起碼的要求,工整,意味著來年掙錢堂堂正正,不走歪門邪道。
那時候的家鄉,老一輩識字的人很少,我祖父算其中翹楚,百家姓千字文啥的,可以通讀下來。到了我父親這一輩,識字的人多了,也僅限于識字的水平,能寫個毛筆字就不奢求了。于是,每逢過年回老家,就會有左鄰右舍的親友來祖父家求對聯,場面堪稱壯觀。
農歷三十一大早,天還沒亮就有人敲門,早已整裝待發的叔伯們故意慢吞吞地打開門栓,迎進一身冰冷的親友們。眾人進屋,各自尋座,小板凳、柴火堆都是難得的雅座,是輩分大的人的專屬。剩下一眾小輩中人,也不顧地上塵土未掃,紛紛席地盤腿而坐。掏煙卷的掏煙卷,抽旱煙的抽旱煙,不一會便煙霧繚繞,仿若仙境。
二伯和四伯毛筆字寫得極漂亮,是寫對聯的主要負責人。我父親寫得稍差一些,只能為那些性子急的鄉親們代筆。他們三人圍站在一張碩大的團圓桌旁,各自裁紙研磨,面色凝重。紙就是普通的紅紙,便宜實惠,一兩塊錢一大卷,沾水即掉色。墨是墨水,叫做“一得香”,味道很臭,像是沒有腌制成功的.臭豆腐一般。也沒有硯臺,找個盤子倒進墨水即可。
即便簡陋如此,村民們也是敬若神明。在叔伯父親操作時,眾人停止喧嘩,眼神聚焦,直到準備完畢,才敢出聲大氣。
對聯的內容來自一本盜版的地攤文學作品《春聯大全》,里面沒有什么曠世絕對,甚至沒有太過復雜的文字。大部分都是“五谷豐登人興旺,農家幸福萬年長”之類的通俗易懂的內容,事實上,鄉親們要求最多的,也是這類對聯。
父輩們以《春聯大全》為藍本,發揮著自己無窮的想象力,盡可能地為大家寫出不一樣的內容。于是乎,什么“一家團圓都和睦,來年豐收谷滿倉”等對聯就應用而生,至于橫批,只有“家和萬事興”、“福壽喜臨門”、“人畜興旺”這三種,鄉親們根據自己得到的對聯來選擇橫批,讀著順口就行。
對聯的內容可以潦草,但是自己絕對不能應付差事,祖父就是監工。二伯和四伯要是抽煙不小心掉下煙灰污了字跡,必須重寫,誰要是敢糊弄,祖父一瞪眼便嚇得二人趕緊把寫壞了對聯扔進灶膛。偶爾祖父心血來潮,自己也會動手寫上幾幅,字寫得不好看,但是極受鄉親們的歡迎,在他們心中,兒子的字再好,也比不上老子。
為鄉親們寫對聯是免費的,可鄉親們卻不會空手而來。拿到自己的對聯后,往桌子下面放上一包煙,一瓶酒、一袋糖,算是酬謝。煙酒糖都不高級,甚至廉價,可祖父從不會推讓,在他心中,這是對文字最樸素的敬重,也是自己“書香門第”最高的獎賞。
轉眼經年,物是人非。祖父回歸大地,叔伯們也終于蒼老。現在過年,大家都已經習慣去買對聯來貼。買來的對聯制作精美,花樣百出,花不了幾個錢,簡單省事。
多年未回老家過年,家鄉變成了故鄉。鄉親們也紛紛涌入城市,樓房的門上貼著的,也是買來的春聯。農村老家只剩下幾位老人在固執地堅守著,勤儉的他們不會去買對聯,也無處央告別人來寫,只等著子女們回村時帶上幾幅銀行贈送的對聯,貼上完事。
今年過年前,父親忽發奇想,想要自己寫對聯。我立刻表示支持,匆匆買來筆墨紙硯,氈子鎮紙,誰料一切準備就緒后,父親又失去興致,罷筆不寫。我問原因,父親言道,沒人監督了,再也寫不好對聯了。
無奈之下,我去買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前。父親左看右看,自言自語地嘟囔著:“貼上這買來的對聯,咋看也不像過年。”可能,他心中的糾結和矛盾,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吧。
對聯作文 篇2
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了,我看見家家戶戶都開始了貼對聯。于是耐不住骨子里的興奮因子。便嚷著要和媽媽一起去挑對聯。
來到了書店街,大街兩旁買對聯,買對聯,買對聯的人山人海。小攤整齊的擺著紅艷艷的對聯。我拉著媽媽,看得眼花繚亂。“媽媽!我們趕快買吧,要不就被別人買光了!”媽媽笑著說:“傻瓜!這么多對聯攤,不會被人買光的。再說,買對聯也要仔細挑挑,這叫門當戶對。”“門當戶對?”我對媽媽的話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可是我并沒有再追問,生怕媽媽又說我在犯傻。我緊緊的跟著媽媽來到一個小攤上,媽媽指著一副對聯嘴里念叨著:“‘車行萬里路,人播四美風;一路順風!’這副對聯是賣給開車的,開車人買去,希望能平安開車。”“有道理,有道理!”我開始理解這門當戶對的含義了,便點了點頭。這時,我看到有一個人買了一幅對聯,只見上面寫的是:“笑嘗葡萄一窩蜜(上聯),喜吃甘蔗兩頭甜;生意興隆(橫批)。我猜想,這戶人家應該是做水果生意的吧。看來對聯能夠反映人們的希望和職業,以及對祖國的祝福和欣喜之情。對聯可真有意思!怪不得媽媽說買對聯要門當戶對。
我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聯,只好換了一攤往前走,。這時我看見一個對聯攤上金光閃閃,原來其中有一副對聯是用金粉書寫的。我定睛一看:“人入虎年增虎勁,添春色發春輝門;如虎添翼。”我想大概這是對自己家一種美好的期望,于是便買下了這副對聯。
回到家后,我把這幅精心挑選的對聯工工整整的貼在門口。這時,我仿佛看到對聯上的每一個字都放射出耀眼的金光。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我們和對聯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
對聯作文 篇3
對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一種裝飾品,也是一種文學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對聯的世界,問候一句:你好,對聯!
對聯的前身是桃符,在古代,每到過年時,人們都在大門兩邊掛兩塊用桃木制成的木板,上面雕刻著神像或神的名字,用于驅鬼辟邪。到了宋代,對聯還叫桃符,有王安石的`詩為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而真正的對聯,則起源于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蜀主孟昶突發奇想,有一年過年時,在桃符上寫下了一副對聯:新春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副對聯了。在這之后,對聯逐漸在王公大臣間流傳,不過還是沒有普及。
到了明朝,對聯得到了廣泛普及。有一年過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在過年時,都城金陵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而他自己,則微服私訪,去巡視欣賞對聯。當走到一家門前時,朱元璋見門上沒有貼對聯,心有不悅,就問手下的大臣緣由。問后才得知,這家主人是屠夫,因過年時人們爭相買肉,便沒有時間寫對聯。朱元璋聽后,就欣然提筆,為這戶人家寫了一副對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然后就離開了。
又一時日,朱元璋再次光顧這一家,見仍沒有貼對聯,勃然大怒,于是把屠夫叫來,質問他緣由。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屠夫認為這是皇恩浩蕩,御賜對聯,掛在門外是暴殄天物,便掛在堂中,日日供奉以示尊敬。皇帝聽后,龍顏大悅,便賞了屠夫三百兩白銀。其他人見有如此福利,就積極粘貼對聯,對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
到了現代,對聯更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過年時家家戶戶貼春聯;結婚時,大紅喜字旁邊還有配上一副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婚聯;家里的老人過壽時,壽堂兩邊也要貼上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的壽聯;更有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的志向追求的自題聯,例如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孫中山的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挽聯、風景聯、行業聯、交際聯和諧趣聯等等。
可以說,對聯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傳統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從古到今,流傳千年,搖曳多姿,獨放異彩,讓我迷醉其中,不能自拔,我要衷心的說一句:你好,對聯!
對聯作文 篇4
終于到年三十了,按年俗該貼對聯了,早晨我便把梯子搬了出去,樓門里各家各戶也一樣,忙著貼新的對聯,大家都感到年味特濃。
媽媽把一個金光閃閃(哦,應該是紅光閃閃)的'大福以及一對金光閃閃的對聯給了我,而爸爸就拿著一把剪刀和一卷透明膠過來了,爸爸讓我給他剪好膠帶,他就開始貼,你看先把對聯扶正,然后再把膠貼上,橫批上要貼六次,而上聯和下聯要貼十次。可福字要貼好可不容易呢,福字要貼成一個菱形。爸爸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我干活非常認真,因為是第一次,所以不知如何下手。我首先剪好四條膠帶,把膠帶貼到手上,然后我把一條膠帶橫著貼在最上面的一角上,把這一角上的膠貼在門上,然后依次把其他三個角貼上,可就在關好門的那一瞬間,只聽啪的一聲,福字掉了下來。
我喊“媽媽,快來!”媽媽問:“怎麼啦,乖乖?”我說:“福字掉在地上了!”媽媽說:“你在去是試一次!”我跑到門前,重新把福字又貼了一遍,這次貼的非常牢無論我怎麼搖也不掉。
經歷了這件事,我明白了:做什么事,一次不行,再試幾次,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對聯作文】相關文章:
貼對聯的作文07-09
經典的對聯01-12
經典的對聯02-01
【精選】對聯作文四篇02-18
對聯作文9篇08-06
除夕貼對聯的作文08-12
對聯討要記作文04-27
藥店經典對聯02-14
農家對聯08-11
經典祠堂對聯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