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方案范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方案1
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蘊涵著豐富的民俗,吃粽子,吃咸蛋、吃“五黃”,戴五色線,佩戴香囊,賽龍舟等。為了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感受傳統文化的恒久魅力,使其對傳統文化越來越單薄的現代兒童重新認識、接受、喜愛過傳統節日,并希望從小為孩子一生的文化向往奠基,扎下傳統文化的根。我們小班年級老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各班開展了實踐動手操作活動《打扮蛋寶寶》。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粽子、吃學習用“滾貼”的.方式,大膽進行裝飾活動。
2、感受參與創造性活動的樂趣,在活動中教育幼兒學習整理物品,注意個人整潔。
三、活動準備:
1、空蛋殼、記號筆、油畫棒、即使貼、剪刀
2、裝飾好的三個彩蛋。
四、活動過程:
。ㄒ唬┱勗,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馬上要什么節日到來了?(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這一天很特別,大家都會舉行一些慶;顒樱合癯贼兆印⑾跳喌暗取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有三個打扮一新的鴨蛋寶寶也來到了我們教室,小朋友,看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二)欣賞彩蛋,了解裝飾彩蛋的方法。
。、出示三個彩蛋,幼兒欣賞
提問:你喜歡這些彩蛋嗎?它們分別是怎么打扮的?
2、嘗試用“滾貼”的方式裝飾蛋
。幔航淮螅
。ǎ保┑谝徊,在蛋寶寶的身上滾上膠水,要求每個地方都要沾上膠水,但不能太多。
(2)讓蛋寶寶躺在裝滿彩色紙頭的盤子里,翻個身,滾一滾跳個舞,讓彩紙均勻地貼在蛋寶寶的身上。
。猓河變翰僮鳎處熝不刂笇
。ㄈ┎实罢褂[,相互評價
端午節方案2
一、活動背景
通過對端午節人們做香袋、包粽子、賽龍舟、憶屈原等習俗的記敘,反映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文本內容淺顯,條理清晰,語言優美而富有變化,是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學習語言的好教材。但是現代文明孕育出來的孩子,對中華傳統節日的感受和記憶少之甚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也越來越淡漠。
二、活動目標
。ㄒ唬┰O計思路
本次主題活動的設計思路是以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讓孩子在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關于端午節習俗的研究課題,通過合作調查、采訪、訪問、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拉近學生與傳統節日文化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等特征,加深學生對傳統節日氛圍的感受,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ǘ┗顒涌偰繕
1、認知和技能:
。1)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來源、食俗、慶;顒右约瓣P于端午節的詩詞、歌謠等習俗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過活動,對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步驟有進一步的了解。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小課題研究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尋求各種途徑處理
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
(2)通過小組合作調查、采訪、匯報交流促進兒童的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能力、相互欣賞的意識的生成以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以小課題研究的形式,通過合作小組的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2)通過課題研究,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活動時間:3課時
2、活動過程
(1)主題的產生
通過端午歌謠以及身邊人如何過端午的錄像,使學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鳴,激發學生想要進一步探究端午節的興趣,生成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關于端午節的研究”。
(2)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研究的內容并歸納指導
A、端午節的習俗:古時人們過端午有哪些習俗?現在過端午又有哪些習俗?保留了哪些,為什么會這樣。?
B、端午節的食俗:端午節食品的種類、所食東西與端午節的關系、端午節食品的材料、端午節食品的制作過程、端午節的食品是否受人歡迎。
可引申出:嘉興五芳齋粽子的相關研究。
C、端午節的詩詞、歌謠:歷朝歷代有哪些跟端午節有關的詩詞、歌謠;誰寫的?內容怎樣?表現出什么。?
D、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時間由來、它的意義、與之相關的傳說。
E、端午節的活動:端午節活動的種類、端午節活動的意義、具體的活動過程。
F、端午節的佩飾:有哪些佩飾、材料、有什么作用、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3)建立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A、學生根據一定的要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
B、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教師隨即以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各小組的活動。)
。4)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A、小組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
B、其他小組成員評價并提建議
C、教師指導評價
D、小組修改、完善,確定課題研究方案
(5)教師強調實踐活動要注意的問題及事項。
A、要注意實踐活動的安全。
B、準備一些必要的設備。
C、采訪人員要注意預約時間,文明禮貌,設計好訪問提綱。
關于端午節的研究
小隊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1、活動時間:課外6課時2、活動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采訪有關
人員,也可個人實踐。
3、活動過程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活動
A、按預定的方案采訪有關人員,錄音、拍照、攝像。
事前準備:明確采訪目的,確定采訪內容,設計采訪提問,確定采訪記錄形式;電話聯系,預約時間;分工準備設備,有需要的邀請輔導老師或家長隨去。
B、行動實施,進行調查、采訪,做好調查記錄,寫好研究日記、感悟等。
C、按預定的時間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等查找有關資料。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階段性的資料整理和交流
。3)實踐過程的指導
A、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動中運用觀察、調查、訪問等方法。
B、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感悟及及時記錄采訪內容。
C、指導學生遇到困難時將研究問題引向深入。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階段
1、活動時間:3課時
2、活動過程
(1)各小組組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結論。
。2)指導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進行反思。
。3)完成結題報告,指導老師幫助修訂后定稿。
。4)討論課題展示內容、形式。
(5)分小組準備課題展示內容,做好展示時的人員分工。
第四階段課題成果展示階段。
端午節方案3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像,各種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ㄒ唬┒宋缙婢壴捔曀住#ǹ梢酝ㄟ^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幸大轉盤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ㄈ┳鱿愦荣悺
。ㄖ鞒秩耍和瑢W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媽媽或長輩。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端午節方案】相關文章:
端午節方案11-02
活動方案端午節活動方案01-21
端午節的活動方案11-04
端午節活動方案11-02
端午節禮品方案08-09
商場端午節方案11-11
端午節促銷方案12-08
端午節日活動方案04-08
端午節教學方案04-01
端午節的策劃方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