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6歲的孩子認字的利弊分析
最近有不少寶媽留言,問的是差不多的一個問題,學齡前的孩子到底該不該教寫字。有個寶媽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很頭痛不知道該不該過早教孩子認字,但如果不認字,到了小學那是一件難熬的事情。因為大多數孩子都有上小學前認字,聽說老師在教認字時也不會太仔細,反而會使那些學齡前堅持不認字的孩子很吃力,他們尚未反應過來,老師就教下一個字了,這怎么辦?
幼兒說認為,當你感到拿捏不定時,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利弊,大家就能知道該怎么選擇了:
6歲前認字(2好處VS4壞處)
好處:
1)孩子自信
相比起同齡那些沒提前認字的孩子,他們會比較自信,能激發他們在小學的學習熱情。
2)減少小學學習壓力
由于已經提前學習了,很多字都已經懂得,孩子會感覺到比較輕松,不會從一個完全放松的模式突然調換到一個緊張模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壞處:
1)手骨變形
6歲內的幼兒身體骨化過程未完成,過大的力氣和長期的握筆姿勢,容易讓幼兒的手部肌肉酸痛受損,還可能會導致手部骨骼的畸形。
2)近視眼
6歲之前的孩子,視覺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如果長時間伏案寫字認字,再加上不正確的寫字姿勢和習慣,就容易讓幼兒的視力受損。
3)厭學
強迫孩子認字,尤其是任務式的認字過程,會過早地讓孩子承受超出年齡的學習壓力,讓孩子在上小學后會更容易出現厭學的情況。
4)不良學習態度
由于老師教的已經全部都懂了,一不小心自信的孩子可能就變成了驕傲的孩子,他們可能會在課堂上開小差或做其他事情,這種學習態度一旦養成將難以糾正,影響孩子日后的學習。
6歲后認字(2好處VS3壞處)
好處
1)良好的學習態度
學齡前未曾認字的孩子,由于上小學后所有的字對他們來說是新知識,所以他們會更容易認真對待,不僅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也會更趨向于認真寫作業。這種學習態度有利于孩子日后的學習。
2)充分的玩耍時間,符合孩子天性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分析,6歲前的孩子主要的日常活動最好是玩耍和游戲,不僅有利于幼兒的身心發育,也是更適合幼兒智力成長的方式。
壞處
1)上小學的1~2年會落后于同齡孩子
沒有經過學齡前學習的孩子,毫無例外地會在上小學的前1~2年會落后于學齡前有學習的孩子,這已經是被有關學者統計出來的結論。但隨著孩子學習的積累,這種差別會逐漸減少。
2)孩子焦慮、壓力大
如果學校的老師把所有孩子都當成已經經過學齡前學習的,那么那些實際上并沒有超前學習的孩子,他們會因為落后于同學而感覺到焦慮、壓力大。適當的壓力會驅趕孩子前進,但過大的壓力會讓孩子萎靡不振。
3)容易被貼“差生”標簽
上了小學,分數成為孩子是否優秀的指標,落后的孩子非常容易被班里的其他孩子和老師貼上“差生”的標簽,即使他們只是比別人慢了那么一點,但是對一個孩子的自信是不小的挫折。
對比完上面的好處和壞處,大家大概對6歲前是否要認字已經一目了然了。但可能也有家長認為,說了這么多,似乎更難決定了,怎么辦?
幼兒說建議將決定權交給孩子。
具體可以先讓孩子接觸,如果孩子喜歡,并且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就讓孩子繼續認字寫字,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孩子不喜歡,表現在如果孩子寫了幾次就不寫了,或者從一開始就很排斥,那是孩子自己選擇的路,父母大可以安心地待孩子6歲后再讓認字寫字。
6歲前孩子是否應該認字寫字,建議爸媽們遵循“可嘗試,但不強求、不強迫”的原則。畢竟不是所有事情都那么完美,孩子的人生也是一樣。
如果你家6歲內的孩子非常喜歡認字,建議爸媽們還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1、每次認字寫字不超過20分鐘
每次不長的時間,不僅能讓孩子保持興趣,還不會給幼兒的手腕造成過大的壓力。如果孩子寫得不亦樂乎,建議還是要及時阻止,下次再寫會讓讓孩子的興致更好。
2、嚴格規范寫字姿勢和握筆手勢
從第一次寫字,家長就需要調整好孩子的坐姿和握筆的手勢,還要放松手部,注意握筆力度。就像孩子使用筷子一樣,一旦養成了錯誤的姿勢,就難以糾正。所以從一開始就要教給孩子正確的姿勢很重要。
3、將功利心收起來
不要規定孩子每天必須認多少字或者每天必須寫多少頁,過于功利和任務式的學習會讓孩子厭倦,感到枯燥無味。如果是被強迫進行的,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更壞。
a 4、把認字與生活結合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家長可以在帶孩子逛超市、上街時,看到商品標簽的簡單字或街上店鋪的一些字,可以順便告訴孩子那是什么字,回家后讓孩子回憶并寫下來,并適當稱贊,孩子會非常有成就感,學習的熱情也會更好。
【6歲的孩子認字的利弊分析】相關文章:
出國留學的利弊分析高中英語作文06-25
孩子說謊的原因分析05-09
對于在春分出生的孩子的分析05-22
家長應該怎樣與孩子分析考卷05-26
讓孩子主動交流個案分析03-14
冷空氣對孩子的好處分析03-22
教育案例分析:行為偏差的孩子10-10
大暑出生孩子命理分析05-20
改制初中是否適合你的孩子分析07-13
善于開解孩子心中的結個案分析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