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二年級清明節日記范文匯編七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清明節日記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與李商隱齊名唐代詩人杜牧詩句。而我,又是怎樣度過這個節氣呢?
清晨,我睜開朦朧睡眼,換好衣服,迎著朝霞,踏青去了。
我來到了東海公園,太陽剛剛從海平面升。借著那一縷縷陽光,我看到了小草剛剛從泥土里鉆出來,迎著春天陽光,茁壯成長……
拐了幾個彎,便來到了十八盤。山路崎嶇,但花紅柳綠十八盤令我神往。盡管爬十八盤是很累,但我毫不在意。在大自然中遨游本身就是快樂。
我氣喘吁吁地從十八盤上來,停息了一陣,便又踏上了征程。路邊樹抽出了新芽,有柳樹、松樹、柏樹、甚至有杉樹。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沒名字,盛開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
在樹叢中,我又發現了一條岔路,岔路之中更是別有一番景象:綠發亮樹下,點綴著新生小草,真是別有洞天啊……在那玩耍了一陣,我又回到了大路上,因為我發現那條岔路是條死路。
太陽已升到頭頂了,中午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濱海路,要回家吃飯了,我借著午后溫暖陽光,把這美好一天記了下來。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
去年清明節,我們一家回老家給去世的曾祖父掃墓。
到了家以后,準備地差不多了,我們就跟著我爺爺去掃墓。曾祖父的'墓地在老家的東南角,到了以后,我們將帶來的紙元寶燒了,再挨次序磕頭,磕頭完,就基本結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爺爺又想起過世的曾祖父,不禁流下了眼淚。這可能是清明節的意義吧!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3
要上墳了,(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姐姐、弟弟、妹妹……)
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還一邊大聲叫著:“耶!太好了!”
去上墳了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樣高興,可是這一次不是劃船去的,而是開汽車去的。這時,我的心情又不是怎么開心了,因為乘船別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說說話,吃吃瓜子……可坐在車上,連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坐車還經常會頭暈,后來,上了車,我覺得坐車也挺不錯,可以聽很多優美的`歌曲,還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東西……想著想著就到了一座大山,我們去祭奠太太祖父,我們把一些美味家肴擺放在太太祖父的墳墓前,然后,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后,就來放禮炮,震耳欲聾。
拜好了太太祖父,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樣祭奠)太祖父和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4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跟我說要去燒紙來緬懷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的.親姥爺在媽媽1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表示對親老爺的懷念,每年媽媽都要去后海祠堂燒紙,今年特意帶上我,我們到了這里以后,先買一些各種各樣的燒紙和冥幣,然后捧這一大堆東西,媽媽拿來一支筆,在燒紙上寫了一些字,我問媽媽:“為什么要在上面寫字呢?”媽媽回答道:“因為寫上地址,就能寄到這里了。”當時我偷偷的樂了,來到燒紙用的鼎旁,滾燙的火考我的臉,我們往里面放燒紙,都燒完了,我們才回去。我問媽媽親姥爺真的能收到嗎?媽媽只是說用這種方法來寄托我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
我終于知道怎么燒紙了,通過這次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5
清明這天,我和媽媽、奶奶還有“茶茶”,一起去農村老家挖竹筍。
一路上,桃花、犁花、油菜花、杜娟花早已競相開放,春色美不勝收。我們說說笑笑,連“茶茶”都高興地把脖子伸得老長老長。
來到竹林,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景象。竹筍已經破土而出,露出了一個個尖尖的小腦袋。“哇,好多春筍呀,我們要大豐收啦!”我興奮地叫道,“我來挖,我來挖!”
我迫不及待地接過奶奶的大鋤頭,使出了吃奶的勁,卻怎么也掄不動。只好合理分工,我找筍,奶奶挖筍,媽媽負責收集和剝筍。
我和“茶茶”滿山亂跑,果然找到了不少筍,可不是太老了,就是太“苗條”了。一會兒,奶奶發現了一個,那筍剛探出頭,殼黃黃的,嫩嫩的,扒開周圍的枯葉,除去表面的泥土,就可見它碩大的.“肚子”。奶奶輕松地舉起鋤頭,三下五除二就把它連根挖起。我見了一蹦三尺高,那竹筍的“腰圍”足足有湯碗那么粗呢。
在奶奶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很多大筍,收獲了滿滿一堆。“脫掉”了竹筍的“外衣”,裝了整整的一麻袋。
背上我們的“戰利品”,帶著豐收的喜悅,伴著歡樂的歌,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竹林。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節前一天,吃過晚飯我和哥哥就早早地去睡覺了,為的'是養足精神,明天早上和舅舅他們一塊到山上去上墳。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和哥哥就早早地起來了,連早餐都顧不上吃,就想和舅舅他們一塊到山上去上墳。可是舅舅說,剛下過雨,路不好走,要我們留在家里,下午再去。
到了下午,太陽終于露出了笑臉,我們心想:“下午一定能去山上上墳。”
到了2點左右,舅舅說:“路干了,我帶你們去上墳吧!”
我們走著走著,一位大哥哥騎著摩托車過來了,說:“我也要去上墳,我送你們一程吧。”
很快,我就來到了目的地,到了那里,舅舅教哥哥和我“掛親”,我心想為什么家鄉的人把上墳稱作“掛親”呢?“掛親”大概就是牽掛親人的意思吧。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7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與老爸回老家與叔叔嬸嬸們一起去后山墓地給祖公奶奶掃墓。
后山墓地座落在xx市附城鎮樸札村的西面。我們坐三輪摩托車二十多分鐘才到達。走進后山墓地,仿佛進入了仙境,那里林木蔥蔥、鳥語花香,一排排整齊潔凈的墓碑前,早巳站滿了先我們而來的人們。供臺上,擺滿了供品與鮮花,香火燎燒,鞭炮四起,人們在墓前肅然起敬,緬懷著仙去的親人。
我們很快就找到了祖公祖奶的墓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表、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后,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與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后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著祖公祖奶刻在墓碑里與藹可親的照片,我們仿佛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著他們慈愛的目光,聽著他們對我們的教誨……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不舍的離開了后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相關文章: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11-14
二年級的清明節日記06-20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04-12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推薦】11-14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熱】11-14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精】11-14
【薦】二年級清明節日記11-14
【推薦】二年級清明節日記11-14
【熱】二年級清明節日記11-14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熱門】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