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區空氣質量變化分析及對策
去年6月以來,市委、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綜合治理空氣污染的措施,開始顯效,市區的空氣質量逐步好轉。直觀感受,就是在城區看到藍天白云的天數明顯增多。尤其是進入冬季采暖期,城區直冒黑煙的煙囪少了,市民普遍感到“空氣清新了,嗓子不嗆了”。但目前市區空氣質量仍未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要實現根本好轉的目標,還需繼續付出更大的努力。為此,本文擬在分析市區空氣主要污染物監測值變化的基礎上,提出下一步對策。
一、市區空氣質量總體趨于好轉,但污染依然嚴重
我國衡量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的指標為三項五級。三項即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級別為優(一級)、良(二級)、輕度污染(三級)、中度污染(四級)和重度污染(五級)。國家規定,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環保重點城市年度內應有80%以上的天數達到國家空氣環境質量二級以上標準。三項指標的二級標準分別是,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日平均值0.100毫克/標立方米,二氧化硫濃度年日平均值0.060毫克/標立方米,二氧化氮濃度年日平均值0.080毫克/標立方米。
據市環境監測站的監測資料,今年1~10月,市區空氣質量達到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為228天,占同期總天數的74.76%,而去年全年達到和好于二級的天數僅為175天,尤其是通過大規模拆改小型燃煤鍋爐、治理汽車尾氣和整治餐飲洗浴業煙塵油煙污染,今年1~10月份,市區空氣中二氧公硫、二氧化氮兩項污染物濃度分別為0.018毫克/標立方米和0.015毫克/標立方米,均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5個百分點,遠遠低于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指標規定濃度值;市區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為0.131毫克/標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個百分點。
但目前市區空氣污染依然較為嚴重。一是市區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雖總體達標,但工業區等局部區域在冬季采暖期二氧化硫還不能穩定達標;市區主要交通干線,二氧化氮普遍超標。二是市區pm10還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的31%,仍是市區空氣的主要污染物。
市區局部地區和冬季二氧化硫超標,其主要原因是1314臺1蒸噸以上的供暖燃煤鍋爐仍在運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還需進一步控制。市區道路不暢,車輛經常處于怠速、慢速和啟動狀態,相當一部分車輛車況較差,25%左右的汽車尾氣超標,則是市區主要交通干線二氧化氮超標的主要原因。
二、可吸入顆粒物超標,揚塵、煤煙塵是主要元兇
可吸入顆粒物是市區空氣的主要污染物。據市環境監測站與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所做的pm10源解析結果,市區空氣中pm10主要來自土壤塵和煤煙塵,其次為建筑塵和冶煉塵。四種污染物占pm10總組份的年均比例分別為,土壤塵43%、煤煙塵28%,建筑塵和冶煉塵在10%以下。采暖期煤煙塵比重較非采暖期上升13%左右,而非采暖土壤塵占pm10總組份的比例則高達55%以上。
市區土壤塵的88%來自于人為活動所形成的二次揚塵。,市區月降塵達到29.38噸/平方公里,是的1.22倍。黃土松散易成細末的物理特性,市區一些建筑和市政施工工地防塵降塵措施不力,市區環衛保潔的“揚塵式”清掃方式,市區和近郊區部分新建住宅區通往城市主干道的道路長期未能硬化等,使降塵在風力和汽車行駛等人為活動的作用下,多次被揚起進入空氣,成為市區土壤污染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三、加大力度控制二次揚塵,繼續治理煤煙塵,努力實現市區大氣環境質量的根本好轉
作為特大城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治理市區空氣污染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打好總體戰、持久戰、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第一,齊抓共管,打一場集中整治市區二次揚塵污染的攻堅戰。二次揚塵是目前市區空氣污染的一號元兇。建議市政府組織協調各區政府和建設、環保、市政、園林綠化、林業、水務等市級部門,強化對市區建筑工地、市政工地、環衛清掃和垃圾清運的環境管理。市區所有建筑工地和市政施工工地都必須采取有效的、符合環保要求的防塵降塵措施,減少黃土裸露,硬化工地車輛出入道路,封閉清運建筑垃圾,車輛駛出工地必須沖洗輪胎,環保不達標工地一律停工整頓。加快城市市容保潔方式的機械化步伐,市區主要道路盡快實行機械吸塵式清掃,增加市區主干道灑水次數,密閉清運生活垃圾。全面硬化市區和近郊區道路,不斷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扎實推進城市大水大綠工程,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第二,加大清潔能源推廣力度,鞏固發展燃煤污染治理成果。市區現仍有1314臺1蒸噸以上的燃煤鍋爐,治理煤煙塵污染任務依然較重。加快發展集中供熱,凡集中供熱管網到位地區的分散采暖鍋爐一律限期拆除;天然氣和集中供熱管網暫未覆蓋地區的分散采暖燃煤鍋爐,1蒸噸以下的要全部拆除,10蒸噸以下的必須全部燃用清潔型煤,并采取消煙除塵措施,達標排放污染物;10蒸噸以上的必須燃用含硫量低于0.8%、灰分低于15%的優質煤,并采取消煙除塵措施,確保達
標排放。嚴把新建餐飲洗浴業環保審批關,現有餐飲洗浴單位煙塵油煙排放不達標的一律停業整改。
第三,認真貫徹實施《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管。嚴格路檢、抽檢和年檢相結合的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制度,嚴禁冒黑煙機動車在城市道路上行駛,加大市區公交車和出租車“氣”代“油”工作力度,大力推廣機動車綠色環保標志。
第四,加強市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制建設,在市政府防治大氣污染一系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基礎上,制定出臺市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地方法規,建立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制規范和長效機制。
【市區空氣質量變化分析及對策】相關文章:
漏水戶的成因及對策分析10-29
學困生情況分析及對策10-20
入園適應問題的分析及對策09-30
小學圖書館管理現狀與對策分析08-27
當前銀企對賬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04-21
深入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形式及發展對策05-14
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07-19
空氣質量調查報告02-08
桂林市區美食攻略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