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提出分析解決問題
(1)怎樣提出“問題”?
導致創新的“問題”有兩個主要觸發點: “好奇”與“質I疑”
①“問題”來源于好奇心。
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對新出現的情況和發生變化及時做出反映,發現問題并追根尋源,提出一連串問題:有無?是否?如何?為何?從而激發思考,引起探索欲I望,開始創新活動。缺乏好奇心,必然對外界的信息反映決遲鈍對諸多有意義的現象熟視無睹,時問題無動于衷,更不用說創新了。
人造血液的發明
一只掉進氟碳化合物溶液的老鼠竟然未被淹死。望著逃走的老鼠,科學家睜大了好奇的眼睛,馬上猜想到并證實了這種溶液有極強的溶氧特性,進而發明了能夠攜帶的人造血液。
青霉素的發明
培養葡萄球菌的器皿內一小塊細菌群體被“吃掉了”不少人的處理方法是隨手將其倒掉了事,而有的人卻非常好奇,抓住不放,終于發現了青霉‘素。
科學的發現、理論的創新、技術的改革,總是從對某個現象的發現、質疑、求證、否定開始的。培根說過: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所以,好奇心理、問題意識以及鍥而不舍的探究是一切創新的前提。
②“問題”來源于懷疑精神。
李四光說:“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一種懷疑的態度,不要為已成的學說壓倒。”愛因斯坦有一句反復被人引用的名言:“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兩千多年前,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寫的那篇《天問》書籍,一口氣提了172個問題,對奴隸主階級關于宇宙、自然和歷史的傳統觀念,提出了多方面的懷疑和質問。這些問題成為后來 科學家、哲學家們思考研究的課題。
確切地說,創新始于對問題的發現和懷疑。要破除“迷信”思想,不是簡單地接受和信奉,而是由質疑進而求異,才能突破傳統觀念,另辟蹊徑,大膽創新。
(2)怎樣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就是要揭開“條件”與“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就是要從“已知”導出“未知”。分析“問題”的操作程序:回顧討論,客觀評價及時查缺補漏,分析結論的可靠性。 仔細觀察,明確目標——即分清條件結論,發掘概念內涵。確定方案,擬定計劃——即探索解決途徑,設計解決方案。尋求方法,實施過程——即進行推理論證,力求表達合理。
(3)怎樣解決“問題”?
①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
首先,仔細觀察問題特征,分清條件和結論,盡量發掘問題中涉及的一些概念的內涵。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聯想,以求喚起對舊知識的回憶,開啟思維的大門,看能否借助于舊經驗來解決面臨的新問題,考慮這個問題能否歸結為某種我們已經熟悉的類型。然后,把問題向某種類型靠攏。如果把問題直國接歸結為某種類型還有困難,就設法對問題的條件或結論作某些變更等,變化問題的形式使其轉化為某種類型。如果在轉化過程中碰到某些障礙,就設法搭橋鋪路,或引入某種與條件、結論相關的輔助元素,進行溝通,找到問題的轉機。最后,使問題歸結為我們熟悉其解法的類型。這實際上是一種思考問題策略的粗略的探索程序。
②解決“問題”的三個程序:
一般性探索,即基本邏輯水平上的探索,它力求明確探索間題的大體方向;功能性探索,即基本方法水平上的探索,它力冬明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技巧和程序;特殊性探索,即特殊方法水平上的探索,它力求明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在遇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時,通過“直覺”、“靈感”、“頓悟”等其他方法,可能會使問題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結果。一般性探索和功能性探索是特殊性探索的基礎。
【如何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相關文章:
如何做好考后分析06-04
如何分析報錄比數據01-31
分析假裝快樂如何是調整情緒好方法05-06
店鋪的數據分析該如何來做06-17
從六個角度分析如何擇校02-01
如何了解分析和研究學生情況06-21
如何進行初中化學試卷分析03-31
談生意過程中如何分析對方的心理05-03
解決問題-評課08-12
教師提出辭職的報告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