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6和7的解決問題》課后反思
10月15日,按照學校教務處和數學教研組安排部署,我有幸上了一節題為《6和7的解決問題》匯報材料課,對我而言既是一次實踐鍛煉,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課前共同磨課、課堂現場講授、課后統一評課,讓我受益良多,反思頗深。
《6和7的解決問題》是小學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根據給出圖形要解決實際問題,對學生來說實屬不易,所以本節課我只教授了怎么用加法,不僅為讓學生扎實掌握本節內容,更讓學生在初步解決問題時能找到興趣,獲得成就感,從而能進一步愛上數學并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樂。
一、強化復習,加深記憶
在上新課之前,我先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讓學生對之前學過的6和7的加減法和一圖四式進行回顧,引導學生對上節學習內容再一次加深記憶,對上好本節內容打好基礎。
二、故事導入,引出新知
我根據例題給出的圖片,分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圖中有什么?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然后找出相關的數學信息。教師引導學生分清左右,學生會很輕易說出左邊有四只,右邊有兩只,還會發現兩個新朋友,老師告知學生兩個新朋友,分別是大括號和問號,老師通過手勢讓學生自行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老師小結大括號下面有問號表示的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
第二步:怎樣解答呢?學生思考如何列式,用什么方法?(加法),4+2=6(只)強調(只)是單位名稱,必須用括號括起來。
第三步:解答正確嗎?如何驗證呢?學生獨立思考后作答,用數一數的方法檢驗是否正確。答案是肯定的。通過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了解決問題的步驟,體會解決問題的樂趣。
4+2=6(只)
一共有6只兔子。
三、設置活動,鞏固訓練
課件上兔子一家陷入了一片漆黑中……老師接著講故事,原來是他們一家全部掉進了獵人的陷阱里,怎么辦呢?試問同學們想不想救出兔子,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這時,老師設置了一個森林大救援的活動,請同學們利用今天所學,做對題就可以救出兔子。同學們的積極性高漲,此時立即出示“森林大救援1”練習,讓學生通過與例題對照比較,快速并準確的作答并驗證。按照“營救計劃”同學們在闖過三關后老師設置了“終極營救”作為課堂總結,通過女生組和男生組摘水果的多少,老師設置:一共摘了多少個水果?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復習?在大括號下面時所表示的含義。讓課堂內容整個無縫銜接,達到更好的效果。題做完了,兔子成功救出。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通過用加法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數學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回歸生活的內涵。
此時,同學們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也有了極大的成就感,但站在教師的角度上仍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1.本節課沒有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的交給學生,老師說的多,學生實踐少,沒有更好的引導學生說出問題并解決問題。2.問題設計上,對題型的設計欠靈活,比較單一,沒有做到層層遞進,讓學生思維不斷升華。3.對于“森林大營救”環節,主題設置沒有緊密聯系兔子的處境,設置相關問題,導致營救問題有些偏離主題。4.對于后進生的關注還不夠,沒能在課堂上提供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后進生出現問題并及時糾正問題,沒能讓后進生得到快速的成長。5.教師語言還不夠簡潔精煉,部分學生對提問題再解答的概念有些模糊。
一堂課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老師,更取決于學生,只有當學生真正學會了,弄懂了那才算的上真的成功。所以,老師的責任重于泰山,只有當好引路人,引領著孩子辨別正確的方向,才能讓每個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健康快樂的成長。
【《6和7的解決問題》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8和9解決問題課后反思09-17
8和9解決問題課后反思通用01-10
《6和7的認識》課后反思范文10-18
陶罐和鐵罐課后反思09-25
獅子和鹿課后反思09-24
《長城和運河》課后反思10-03
鮮花和星星課后反思11-29
陶罐和鐵罐課后反思01-03
《鹿和狼的故事》課后反思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