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音樂《洛列萊》學案設計
教材分析:
《洛列萊》是德國詩人海涅根據德國民間故事編成的一首敘事詩。在德國女海妖叫洛列萊,海變成了現在的萊茵河,它已成為德國著名的一首藝術歌曲。
學習內容:
演唱德國歌曲《洛列萊》
學習目標:
1、能以敘述的口吻、平靜的呼吸、有表情地齊唱或獨唱《洛列萊》。
2、樂于主動了解本課所選作品的創作過程、文化背景及表現形式。
學習重點:
用平靜的呼吸演唱,感受歌曲情緒。
學習難點:
唱好6/8拍弱起節奏。
學習準備:
音樂教材、電子琴、多媒體、錄音機等。
學習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情感交流,準備上課。
2、創設情境,講解課前搜集的古希臘人物及其神話故事。
二、了解歌曲《洛列萊》
1、簡介歌曲背景。
《洛列萊》是與海涅同時代作曲家西爾歇用海涅的同名詩,鋪寫成的一首敘事歌。已成為德國最著名的一首藝術歌曲。
2、請學生復述洛列萊的故事。
師:洛列萊是什么?是誰的名字?你喜歡她嗎?為什么呢?
生:討論交流(女妖,害了許多船員,不喜歡她……)
三、學習演唱歌曲《洛列萊》
1、播放歌曲范唱。(邊看音樂書的歌詞)
師:請你來說一說歌曲的情緒怎么樣?為什么是淡淡的憂傷?那應該用怎樣的演唱來表達這種音樂情緒呢?
生:平靜,中速,敘述……
2、聆聽歌曲范唱,隨琴聲有感情的讀歌詞。
師:你發現歌曲演唱有什么特點呢?為什么這么說?
生:(學生可根據歌曲6/8拍強弱規律來確定歌曲的第一拍在弱拍起唱的。)
3、隨琴一起聽唱,學唱歌曲。
4、處理歌曲環節。
師:你感覺那些地方的演唱有問題,我們一起再來唱一唱!
生:(切分音,高音部分的音高準確性,起唱在第6拍時要合住拍子,還有2段情緒的處理……)
5、小結歌曲,完整演唱歌曲。
師:這首歌曲帶有濃厚的德國民歌特色,樸實無華,提示學生注意的演唱情緒。
四、表演展現,學生參與評價總結。
學生以齊唱,分段唱,分樂句接唱進行,組織好評價過程。
五、課后拓展。
請學生回家搜集古希臘好聽的故事與音樂下節課與大家一起來分享!
【小學音樂《洛列萊》學案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案例反思03-3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8-08
不萊梅的音樂家故事07-18
【熱】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14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熱】02-0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熱門】02-02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精】02-01
【薦】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0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薦】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