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的評課稿
聽了我們學校王老師所執教的《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感觸很深。王老師是我們學校的老教師,但是課前的準備工作卻非常充分,深入鉆研教材,準確理解教材編寫意圖,這點非常值得我們青年教師學習。對于王老師的這節課,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一、思路清晰、結構嚴謹、過渡自然
王老師從復習導入,復習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這幾種圖形的面積計算,引出生活中的組合圖形,然后通過提問學生:還想知道組合圖形的哪些內容,學生回答出面積,很自然地引出課題,然后學習例題:組合圖形的面積怎么計算。更難的你會不會?引出后面的練習,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整節課的教學思路非常清晰,過程流暢自然。
二、把握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這節課的重點是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難點是組合圖形怎么分一分,但是王老師這節課很好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王老師在讓學生指出生活中的組合圖形的時候,就讓學生講出由什么圖形組成,還可以是什么圖形和什么圖形構成,讓學生形成分一分的意識。在學習例題的時候,王老師也讓學生用多種方法去分一分。在練習中也一樣,學生提出一種分法,王老師就導:是不是還可以有不同的分法,讓學生去嘗試用多種方法分一分。因此,學生在做練習3的時候,都搶著回答“老師我還有不同的分法”,很好地突破了難點。
三、適當引導、鋪設臺階、降低難度
《組合圖形的面積》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等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王老師在導入的時候,復習了一下前面五種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給了學生一個臺階,降低了難度。第一個練習是計算房子側面的面積,學生一下子還不知道怎么下手,無所適從的時候,王老師引導學生怎么去分,讓學生先會分一分,然后再計算。王老師適當地引導鋪設了臺階,學生的學習降低了難度。
四、強調認真觀察、注重習慣培養
首先,王老師非常注重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的培養。在例題學習的時候,王老師就非常強調認真觀察,甚至還板書出做題步驟:①認真觀察,②分一分,③算一算。在做練習的時候,都是先給學生觀察的時間,而不讓學生馬上動筆。其次,王老師非常注重學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不管是在例題學習還是在練習中,都會提問學生“是不是還有別的方法”“還有別的方法嗎”“你能想出幾種方法”等等,讓學生認真觀察、分一分、選擇最簡單的辦法算一算。
總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王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在這堂課上,學生不但學會了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而且在數學思想和方法上有所收獲,學會了如何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里,我也有兩個問題與大家商討一下:
一、組合圖形的概念,王老師板書的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成,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恰當?“簡單的圖形”是不是應該改為“基本圖形”?
二、練習二:做一面隊旗要用多少布?這題在讓學生說出怎么分之后,再讓學生找一找數據,底在哪里?是多少?高在哪里?是多少?這樣讓學生學會去尋找隱藏的數據,是不是對教學效果更有幫助?
【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評課稿04-02
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評課稿04-02
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評課稿11-05
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評課稿11-06
組合圖形面積評課稿03-16
組合圖形面積評課稿11-04
六年級《組合圖形面積》評課稿07-22
《面積計算》評課稿03-15
《面積計算》評課稿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