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津湖》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津湖》觀后感1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次戰役。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2周年,72年前的那場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中國人民志愿軍18萬將士血染疆場,把生命留在了異國他鄉三千里江山,毛主席曾寫下:“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抗美援朝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一種精神,那種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強暴、敢于亮劍的英雄精神。它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從那時真正邁開了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堅實步伐!
抗美援朝這場戰爭是偉大的戰爭、光榮的戰爭、勝利的戰爭,是永遠值得驕傲、值得紀念的戰爭。以毛主席為首的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以無與倫比的膽略和氣概,力排眾議,最終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美國也因此遭受了其立國以來第一次對外作戰的慘重失敗,麥克阿瑟也黯然結束了其軍事生涯。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取得了無可爭辯的偉大勝利!
對于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無數被壓迫的人民群眾為此歡欣鼓舞,他們紛紛走上了爭取民族獨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從而動搖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也改變了世界的戰略格局。但對于中國而言,197653位犧牲烈士血灑半島,毛澤東主席也獻出了他的兒子毛岸英!是血與火鑄就了我們這個的不屈民族。歷史不會遺忘英雄的卓越豐功!更不會遺忘這個自強不息的偉大的民族!
作為現代學子,我們應該向中國人民志愿軍學習艱苦奮斗的精神,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不怕困難,努力學習,讓今天中國之盛世,如昨日先輩所愿!
《長津湖》觀后感2
《長津湖》講述了抗美援朝的那段抗美歷史,以伍千里和伍萬里為視角,呈現了中國志愿軍抗擊美國北極熊兵團的動人心魄的過程,講述了志愿軍的厲害。
伍萬里一個淘氣的毛頭小孩,偷偷跟著哥哥伍千里去參軍,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都不知道為何要打仗,到成為一位真正的戰士,也算是一邊經歷一邊成長。
伍千里剛剛結束解放戰爭回家,就接到新的出征任務,義無反顧,立馬執行,保家衛國,毫不含糊。
整個影片有三個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場景,一是戰士們在火車上打鬧,伍萬里吵著木去了,猛地推開火車的門。瞬間,整個長城的風景呈現在眼前,戰士們都看入迷了。我想,他們此刻一定在想,如此美好的國家,一定不能讓外國人侵略。
也在此刻,每個戰士臉上都被晚霞照紅了,他們知道他們的'使命很重要,保家衛國,義不容辭。
第二是戰士們只能吃冰掉的土豆,而美國人則舉行了圣誕節,吃著大魚大肉,他們還穿著厚厚的棉衣,在帳篷里烤著火,而我們則穿著單薄破爛的衣服,坐在地上過夜,甚至直接拿起雪往嘴里送,用來解渴。
第三就是最后一幕,戰士們不畏嚴寒的精神。1100米的高地,零下40多度,一個連的戰士堅守在此,都凍成了冰人,姿勢依然是隨時準備戰斗的狀態。美國軍隊在撤退時,看著眼前的一幕,也情不自禁地摘下了帽子,敬了軍禮。
中國,正是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為了國家的安寧,沖鋒陷陣,不顧個人安危,拋頭顱灑熱血,讓我們國家不再受外來侵略和欺壓。
幸好我們生在了新中國,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忘記革命烈士,曾經那樣英勇和偉大,因為有他們,才有我們現在美好的國家,美好的生活。
《長津湖》觀后感3
這個周末,爸爸帶我去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1950年10月4日,美國政府侵入臺灣海峽,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給我國東北邊境地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破壞了我國神圣的東北大地的安危,黨中央果斷決定抗美援朝。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全體中國志愿軍心中都只有一個愿望,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在長津湖一帶中,有個叫“北極熊團”的美軍部隊,他們有許多重型機槍,坦克。可是,還是被我國英勇無畏,頑強作戰的志愿軍打敗了,我看完后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在《跨過鴨綠江》里有一位美軍戰士害怕中國人。另外一位美國士兵看不起那位膽小鬼,便說,就算中國人來了,有那么可怕?他們沒有武器,甚至連保暖的衣服都沒有,我們的武器這么先進,而你卻嚇破了膽。那位士兵只是靜靜地說,中國人民志愿軍是不可戰勝的.!
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就是上一輩和上上一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感恩這部電影讓我再次感受中國志愿軍的強大和偉大。
我堅信:如果勝利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如果有打不敗的軍隊,那一定是中國軍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這美好藍天,不辜負這和平年代,為祖國變更得更好更強而努力。
《長津湖》觀后感4
黨啊!親愛的母親,你已經度過了100歲的生日!
今天我們生活在安逸的世界里,可為什么會安逸呢?那是因為有千萬萬的英雄先烈們,是他們為我們造福,可你又是否不想過先烈們,英雄們的家是多么窮苦,而且有多少的.家庭是完整的?他們都是舍小家為大家,為民族,為我們而流血犧牲,是他們打走了列強,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現在的生活才能如此安逸,現在的中國才能這樣強大,所以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當中華民族奪取解放戰爭最終勝利的時候,熱血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里沸騰了起來,在歷史長河里定格成永恒。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我們的志愿軍在這場戰爭中死了7萬人,其中就有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黃繼光為了不讓更多的戰士犧牲,就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敵人的機槍,像黃繼光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很多。
如今,東方巨龍已經蘇醒,以一個大國的身份屹立在民族之林,我們毫不猶豫的丟掉了老牛破車,但決不能丟頂天立地的脊梁!我們現在已經不像以前一樣貧窮落后了,我們已經有了大炮、飛機、無人機和宇面飛船,還有威力無比的原子彈和導彈等核武器,還有更加厲害的“蛟龍號”。
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人人都要腳踏實地,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增長才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長津湖》觀后感5
時間轉瞬即逝,你看,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走過了七十二年光輝歲月。于是今天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的《長津湖》這部電影。
它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期間,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在長津湖地區,與美軍殊死一戰,最終取得了戰前設定的目標。
當年,我們的新中國才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美國不聽我們的一再警告,越過“三八線”,揮軍殺至中朝邊境,轟炸我邊民,還充滿挑釁地說:“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保證大家可以回國過新年!”最終,我們的志愿軍戰士憑著自己的頑強意志,打碎了敵人的.企圖。
電影中有幾個場景讓我們印象深刻:
一:行軍途中,我們遭遇敵軍轟炸,只能躺在死人堆里,任由飛行員機槍掃射。而美軍飛行員卻以“十美元”為賭注,看誰炸到的“死人”多。幾個來回下來,很多剛出國門的戰士就這樣永遠倒下了。
二:戰士們趴著雪窩子里,渴了就抓一把雪往嘴里塞,餓了就啃那被凍得硬邦邦的土豆,好些戰士把牙齒都繃斷了。而不遠處的美軍卻在營帳里喝著雞尾酒,吃著火雞……當時我非常氣憤,我們的戰士在雪地里面凍的發抖,而美軍居然還在那里吃著伙計喝著酒,我想知道當時我們的戰士們如何挺過來的!
三:美軍在撤退之時,有士兵發現前面有敵人。等指揮官走近觀看,原來是整連的官兵穿著單薄,已經凍死在這零下四十度的黑夜里。他們每一個人手中都緊握鋼槍,保持著隨時沖鋒的姿勢。美軍指揮官看到這一幕,很莊重地敬了一個軍禮,并說“面對著這樣意志堅強的敵人,我們永遠也無法戰勝他們!”
電影看完了,我眼里包含著熱淚。此時,我想說的很多很多,但最終融合成一句話: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長津湖》觀后感6
今晚看了電影《長津湖》。看之前由于鋪天蓋地的宣傳和贊美,因此抱走很大期待。看后總體感覺還行,在國產電影中屬于質量較好的。電影院里幾乎座無虛席,大家都是懷著緊張而激動的心情看完了電影。
這里涉及到一個問題,電影到底應該表達什么?作為第七藝術,它的表達應該是通過聲光電等綜合技術手段而進行故事的表述并通過故事來傳遞價值觀。從技術角度而言,總體可以打八十分,在國產片里算是不錯的,尤其是對現場氣氛的.渲染,空襲的震撼,近距格斗的殘酷表現的大有進步。雖然在故事的講述上由于線索較多背景復雜,但這與這次戰役本身的宏大背景和復雜程度是有關的。而且電影中的主角九兵團第七連總體上還是比較突出的。人物刻畫也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毛岸英和楊根思、冰雕連等個人和群體英雄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其次是電影對白。這是很多國產電影電視劇的硬傷,但在這部電影中總體還行。美方的對白相對精煉直接,看上去逼真度還原度較高;中方對白作了一定的創新嘗試,在進行對話設計時也穿插了一些輕松幽默的對白,觀眾給與了正面回應,達到了效果。尤其是雷公犧牲那段很令人感動。
再次就是背景音樂。這部電影所展現的是美軍強大的軍事科技和火力與志愿軍強大的精神力量的正面對抗,在戰場上,于我而言氣氛絕對應該是緊張壓抑到令人窒息的。但是電影中卻高強度反復出現大音量的激越的背景音樂,使得志愿軍的精神展示得到了較好的表現,使得整部電影主題得到恰到好處的升華。
電影散場時,耳邊響起了一個女孩的歌聲: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長津湖》觀后感7
在國慶期間,我看到了很多人去其他城市旅行,小朋友們在公園玩。我和爸爸媽媽感嘆,中國真是個和平、美好的國家。爸爸媽媽為了讓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今天,帶我去看了一場震撼的電影,名字叫做《長津湖》。
這部電影里的戰役名字叫長津湖戰役。這個戰役是抗美援朝里的,它直接定下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基礎。如此可見,它多么重要啊!在電影里面的戰士們,在零下四十多度的環境里打仗,而且一天只能吃一個發黑發硬的土豆。在戰斗時里面的打斗場面和爆炸都很真實。
我們能出現在這世上且活的那么好,都是因為上一代軍人用血肉換來的。我覺得這些軍人很值得尊敬,他們為我們的`自由、和平付出了生命,他們是英雄,永遠的英雄!
國慶期間,我和媽媽共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戰爭歷史影片,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年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困苦。
慘烈的戰斗讓無數的無名英雄倒下了。志愿軍們吃著凍得堅硬的土豆,穿著薄薄的棉衣,吃不飽,穿不暖,在條件那么惡劣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士也毫不畏懼。而我們的敵人——美國大兵,他們喝著咖啡,吃著牛肉罐頭,咬著巧克力,穿著暖和的棉衣,用著先進的武器來對付我們,他們狂妄地計劃著要鏟除我們,萬萬沒想到,我們的戰士是那么的勇敢、強大、戰無不勝。我們的戰士憑借著驚人的執著精神以及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于斗爭的奮斗精神,讓美國大兵斗志全無,最后,我們勝利了。
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充足的生活來源,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必須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歷史已經過去了,但我們必須銘記歷史,不忘恥辱。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努力工作,為建設現代化的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長津湖》觀后感8
國慶長假期間,電影長津湖上映了,爸爸媽媽說一定要帶我去看一下,讓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所以我就樂顛樂顛地跟去了。
影片講述的是中國志愿軍北上支援朝鮮,打退美國主力軍團北極熊軍團的故事。
隨著一陣陣轟隆隆的響聲,美國軍隊的飛機在空中盤旋轟炸,一枚枚炮彈從天而降,樹木被燒成了灰燼,房屋被炸的無影無蹤,大山被戰士們的鮮血染成了紅色,炮彈所到之處,無一活物。
我們中國當時還沒有先進的武器,更沒有食物吃。美國軍隊吃著雞肉鴨肉,而我們的戰士只能吃土豆,零下35的天氣里,土豆凍的跟石頭一樣,戰士們一咬,牙齒就掉下來了。美國軍隊坐著飛機坦克,穿著厚厚的皮大衣,喝著熱熱的咖啡。而我們的戰士卻連棉衣都穿不上,美國軍隊有著最精良的軍用裝備,而我們卻只有小米加步槍,但就是在這樣懸殊的軍事力量情況下,我們志愿軍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優秀的作戰能力,取得了長津湖戰役的勝利。
但是我們中國人民志愿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里,很多戰士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死的,媽媽說這場戰役中,我們的戰士總共減員4萬多人,但其中一半是被凍死和餓死的',我記得鋼鐵7連指導員在戰斗時,拿著自己女兒的照片說:“這場戰爭不是爸爸想打,而是我們這代人必須要打,只有我們打敗敵人,才能讓后代人從此不再有戰爭。”
看到這里,我忍不住地流下了眼淚,我們的先輩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我們現在祖國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們如今生活在國富民強的時代,更應該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將來能成為建設國家的有用之人。
《長津湖》觀后感9
在老師的推薦下,10月5日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
電影《長津湖》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72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一路追擊,奮勇殺敵,扭轉了戰場態勢,打出了軍威國威。
影片中有些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的女兒問我“為什么要打戰,就不能不打嗎”其實戰總是要打的,不是我們這一代人,就是下一代人!
還有一段場景,戰斗中,軍人們身處近零下40度的低溫,身上卻穿著極薄的冬衣,連土豆都吃不上,然而卻依然堅持戰斗,并取得勝利。這種精神令我感慨不已,在戰役進行中,志愿軍戰士寧可凍死,也不后退半步,當美軍沖破防線走到陣地前時,看到的是一百多個冰雕的保持戰斗姿態的戰士遺體時,連美軍也自嘆不如的說:我們擁有這么強大的對手,注定是打不贏的,美軍默默的給志愿軍們獻上軍禮!
是啊!正是這些最可愛的人,中國志愿軍戰士,是他們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現在我終于更深刻的明白,中國國旗為什么是紅色的?紅領巾為什么是紅色?是為了提醒我們今天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換來的!
我們何其有幸,生于華夏,恰逢盛世,不經戰亂,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長津湖》觀后感10
今年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我和媽媽去觀看了一部愛國教育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抗美援朝時期的戰爭,美國進攻朝鮮,但是戰火立馬燃燒到了我們中國,1950年新中國剛成立,美軍進攻鴨綠江,因為當時的美軍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坦克、戰斗機、巡邏機等。美國總司令麥克阿瑟說,要在圣誕節攻下中國,這時毛主席命令彭德懷率領英雄連隊:“第七穿插連”部隊攻打美軍,雖然那時中國的武器十分落后,可是他們靠著那顆堅韌不撥的心,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一代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
志愿軍在冰雪山谷里,一個能崩掉牙的小土豆都當寶,可是美軍在感恩節卻大魚大肉,連盛菜都是毫不吝嗇的滿滿一勺。志愿軍在彭德懷,宋司令的指揮決策中,毛岸英爭分奪秒搶救大比例地圖,伍千里、余從戎的近身肉搏,雷睢生的炮排壓制,平河的遠程狙擊,伍萬里從一個新兵蛋子成為合格的戰士,七連人沒有任何人去教他,是他自己眼見的生與死、血與火,能殺20個敵人就是英雄。
最后中國人民志愿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中,很多先烈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體現了志愿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麥克阿瑟看到我們中國人不是被打死,而是被凍死了,說像這樣堅韌的敵人我們永遠也戰勝不了他們。
講述了一個志愿軍連隊在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我們要好好學習,成為祖國有用的人。
《長津湖》觀后感11
在這一戰之前,沒有人會相信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可以潛伏十多萬人。沒有人會相信,中國人敢去主動圍殲美軍。沒有人會相信,這只簡陋的中國軍隊能擊潰全副武裝的美陸戰一師。這一戰就是“長津湖戰役”。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在朝鮮處于生存存亡、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緊急關頭,黨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戰場,在惡劣的環境下忍受著饑餓,在凜冽刺骨的寒風中甘愿化為冰雕,也絲毫不曾退縮。最終,他們憑借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更打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威和國威,也是這場勝利讓我們國家從此變成了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
影片開頭,戰士們在火車上打鬧,不經意間,火車車廂打開,出現了萬里長城,這里有他們想要守護的祖國大好山河和子孫后代,所以他們能不顧生死,也要去打這場保衛戰。他們說:“這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他們用一代人的鮮血,換來了后代人的和平,這是他們的流血犧牲,贏得了這場不屈之戰,才使得西方列強不敢再輕視我們,為我們贏得了發展的尊嚴和底氣。
雷爹犧牲時說:“不要把我留在這里,帶我回家。”人民不會忘記你們,國家更不會忘記你們。從20xx年到現在,已經有七百多名烈士陸續被祖國接回家。
英雄不死,浩氣千秋。烈士永在,山河銘記。如今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身為華夏兒女,當無愧炎黃,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當下。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先輩們替我們負重前行。現如今,山河已無恙,光影致英雄!向中國人民志愿軍忠烈致敬!愿吾輩之青春,護衛這錦繡山河
《長津湖》觀后感12
抗美援朝戰爭最艱苦的是上甘嶺戰役,而最慘烈的是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位于朝鮮北部,是一個人工湖,最高海拔約1500米。1950年11月25日,28師、29師、30師,隱蔽在長津湖四周,而包圍圈內的是號稱“北極熊”的第七裝甲師。到了11月27日,志愿軍發起總攻。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后,有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軍殲滅了一個團,壞消息是我軍損失了一個師。美軍想取得勝利還有一個障礙,那就是水門橋。我軍一次次的.把橋炸斷,美軍一次次的把橋修好,最終美軍還是過去了。美軍過去后,行走了幾分鐘后,一個美軍抬起頭來,嚇了一跳,原來是中國軍隊一團的人對著他。他轉身就要走,卻發現他們不能動了,原來是凍住了,他們的姿勢還是待發射的,美軍的指揮官向他們敬禮,表示對中國軍人的敬意。
戰后,麥克阿瑟五星上將說,長津湖之戰就是鋼鐵軍隊和鋼鐵之人的戰爭。在美國士兵的日記中寫道,中國的沖鋒號是亞洲的女巫,當它吹響時,它的聲音像幽靈,在美國人的腦子里回蕩,而中國人就像著了魔法一般,向聯軍撲去,此時,聯軍總會像潮水一般潰退。通過抗美援朝戰爭,我明白了國家落后軟弱就要被動挨打,所以我一定好好學習,貢獻自己的力量,把未來的中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長津湖之戰是抗美援朝中最慘烈的一戰,體現中國人民解放軍不畏強敵的英雄氣概,向他們致敬!
《長津湖》觀后感13
在大年初一這天,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其實于我個人而言,我并不是很喜歡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卻被它深深的感動了。
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敵我不過,準備撤退,而撤退的必經之路,就是水門橋。為了不讓他們逃跑,中國的志愿軍軍隊要炸毀水門橋,在這場戰爭中,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百多人最后只剩下一個人活著回到了祖國,無數的戰士用身軀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其中有幾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就是中國軍隊的物資、環境與美軍的對比了。在嚴寒中,美軍能喝咖啡、還能聽音樂,而中國的志愿軍卻到了要吃雪的地步,且因為當時中國的落后,大部分武器都是通過搶奪美軍的得來,且在前進時一會兒就會有美軍飛機轟炸,可見二者的.差距與戰爭的殘忍。
其次在劇中有明顯體現的,便是伍萬里和伍千里的兄弟情誼了。兩人在同一個連隊中,但是伍千里并沒有因為伍萬里是自己的弟弟而手軟,更是嚴格要求。最后為了炸毀水門橋伍千里英勇犧牲了,伍萬里與哥哥的尸體一起靠在一塊石頭后面,第二天美軍發現了兩人依偎著的身軀,便用火燒了伍千里的尸體,火融化了冰雪,兩人一起滑下了雪坡,火的溫暖又讓伍萬里蘇醒過來,后來志愿軍軍隊發現了他,他便僥幸活了下來。這一段當時真的令我大受震撼,也被兩人的兄弟情誼深深的打動,也同時被保家衛國而犧牲的一個個戰士們打動。
這部電影記錄了歷史,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長津湖》觀后感14
今天是爸媽結婚十周年紀念日,爸爸說帶我倆去看電影。我激動地馬上從床上跳起來,拉上爸爸媽媽就出發了。掃碼測溫后,終于到了電影院,進入放映廳,我剛吃了兩粒爆米花,電影就開始嘍!電影中最讓我憤憤不平的是這樣的場景,突然一架敵機從遠處轟隆隆地飛來,余從戎、伍千里、伍萬里這些戰士們只好趴在冰冷的雪地里戰術裝死。
可冷血的美軍飛行員卻像玩游戲一樣,竟然在比賽轟炸志愿軍的“尸體”,許多戰士們就這樣被無辜的炸死了。看到這一幕,我把手中的爆米花都捏得粉碎……當余從戎為了引開敵機,不惜犧牲自己也要救自己的戰友時,我的內心震撼不已,好想沖上去和他一起戰斗。電影中,美國士兵喝著熱咖啡,而我們的戰士卻啃著凍土豆,隨時都會把牙瞌掉,真令人又氣憤又心疼!
為了炸掉美軍撤退的重點路線——水門橋,我們的.戰士們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最后鋼七連只剩下戴著魚鷹哨的伍萬里一個人。伍萬里最后成功地傳遞了敵情,并恢復了鋼七連的編制!這就是我們的革命精神!這一幕幕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在想:原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志愿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我真佩服他們的忠誠和勇氣。同時,我悄悄下定決心,一定好好學習,長大后像最可愛的人一樣,為祖國母親作出貢獻!
《長津湖》觀后感15
看完《長津湖》后我坐在電影院的椅子上久久不動,并不是震撼于戰爭場面的宏大,而是感動于對每一份生命的聚焦和關注。
這幾天《長津湖》成為國慶期間不得不刷的電影之一,電影取材于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役,仁川登陸、興南港撤退、亂石灘轟炸以及半山民宅遭遇戰,這些場景都在電影中一一復原。在影片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耳熟能詳的民族英雄。抱著炸藥包和敵人同歸于盡的楊根思,為了埋伏敵人被活活凍死在冰天雪地里的冰雕連,還有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等等。他們為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拋下了妻子兒女、父老鄉親,奔赴異國他鄉,打一場被世界上無數人判定為慘敗的戰爭,但他們贏了!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時的新中國就像一位剛剛初生的嬰兒,需要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雖然不想打,但不得不打,這是國家的意志;而無數的人民子弟兵為了保護身后的`父老鄉親、腳下的土地和來之不易的新生活,他們愿意為此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百里、千里、萬里,正是這些為了新中國視死如歸、前赴后繼的名字,中國才能昂首挺胸奔跑在走向復興的康莊大道上!
為什么要打抗美援朝,因為他們想我們生活在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讓他們下一代沒有仗打,只有和平和幸福,這是最簡單的愿望。正是這些最樸素、最簡單的愿望在那個年代也是一種奢望,就是這種奢望,他們用生命換來山河無恙,人民安康!他們為我們打下了巍巍山河,泱泱華夏!
我們當銘記歷史,不負新時代!
致敬先烈,吾輩自強!
【《長津湖》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長津湖的文案10-28
關于電影長津湖的文案10-27
電影長津湖的文案4篇06-10
電影長津湖的文案(4篇)06-10
《長津湖》電影心得體會03-20
長津湖電影朋友圈文案10-27
電影長津湖朋友圈的文案10-28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感悟02-12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感悟02-16
長津湖觀后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