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聯的作文匯編十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對對聯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對對聯的作文 篇1
今天我看見了一副有趣的對聯。
宋代呂蒙正對貧富不均的世道非常痛恨,每逢春節,他就用對聯來抒發自己心中的不平,有一年,他別出心裁地創作了一副由數字組成的對聯: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只有兩個字:南北
我看了大半天也沒有想出來是什么意思,爸爸提醒我說:“對聯由上下聯和橫批組成,上下聯的被字數一般是五,七,九,十一等單數,橫批為四個字,你看它的上下聯差了什么?”我說:“上聯差一個一字,下聯差一個十字。”爸爸又說:“十是不是和食同音,那么一呢?”
我心想,一不是和衣服的衣同音嗎?缺了一個“衣”少了一個“食”,不就是缺衣少食嗎!我高興地叫了起來:是缺衣少食!是缺衣少食!!
我又看了看下面的.橫批,心想,橫批要四個字,怎么只有兩個字?東西南北不是少了東西兩個字嗎?我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就是說他家里沒有東西!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們辛苦了一年,到頭來還是沒有吃的和穿的!
對對聯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吃飯的時候,想起了《少年文學》上的一個對聯,就對爸爸說:“老爸,出個對聯考考你。上聯是:在上是仙。橫批是:天蓬元帥。請問下聯是什么?”“在下是豬”老爸脫口而出。我哈哈大笑,說:“老爸,你說對了,但是,古人說‘在下’是自己的意思,再加上是豬,不就是罵自己是豬嗎?”
呵呵,好笑吧。
對對聯的`作文 篇3
明代江西吉水出了一個著名學者,名叫解縉。他通曉琴棋書畫,諳熟詩詞曲賦,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幽默風趣,尤其善對對聯,留下了許多佳話。
解縉,出身在一個貧寒家庭,從小就立志刻苦讀書,欲大濟天下。
解縉九歲那年,塾師帶他到江中去洗澡。塾師脫下衣服掛在樹叉上,隨口出對:
千年古樹當衣架
解縉望著滔滔江水,應聲答對:
萬里長江作浴盆
洗完了澡,他們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遇見一位過客,向他們打聽一戶人家的住處。過客話音剛落,解縉用手朝街心一指,吟道:“楊柳東西擺,石獅左右蹲,紅杏墻頭出,綠蔭有家門。”過客見他小小年紀才思敏捷,十分稱贊,就問他是誰家的孩子,父母做什么營生。解縉笑盈盈地說出一副對聯:
父親肩挑日月
母親手轉乾坤
過客想了半天,莫名究竟。塾師笑著告訴他:“先生有所不知,他家以賣豆腐為生,母親終日推磨磨豆腐,父親挑著豆腐沿街叫賣,不正是‘肩挑日月、手轉乾坤’么?”過客一聽,贊嘆不已。
解縉家的對門住著的是一個良田千頃、家財萬貫的縉紳趙員外。
有一年臘月三十,趙員外府上張燈結彩,殺雞宰鵝,準備歡度春節。解縉家卻是家徒四壁,鐵鍋冷灶。解縉心想,過年了,也該帖副春聯慶賀一番。他望了一眼對門趙員外家那片青翠蔥蘢的竹園,取出筆墨紙硯,提筆寫了一副春聯:
門對千棵竹
家藏萬卷書
大年初一,趙員外出門看見這副春聯,大為惱火,窮人過年,還窮快樂。他叫來奴仆,下令把滿園翠竹砍得精光。解縉看到這個情景,明白這是趙員外陰暗心理使然,心中既十分痛恨又十分痛快,他又在對聯的末尾各加上一個字,變成:
門對千棵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趙員外一見,怒氣沖天,下令把竹蔸連根統統拔掉。解縉一見,又在對聯的末尾各添加了一個字,變成:
門對千棵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趙員外見了氣得說不出話來,把自己的胡須拔下了一大把。
從此,解縉的名聲傳遍了吉水一帶。
吉水有位賦閑在家的尚書,聽說解縉對聯好生了得,卻不相信,故意派人請來解縉,準備出幾個上聯要他答對,要他當眾出丑。
尚書派人請來解縉,卻不讓他從大門進府,而是從一條低窄的`夾道里進去。解縉拒而不入。尚書聞訊后走出府門,吟出上聯:
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昂首挺胸,應聲對答下聯:
大鵬有志恨天低
尚書只得邀他從大門走進官邸。
走進客廳,剛一落座,尚書一位幕僚已經吟出一則上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解縉應聲對答下聯: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
尚書見解縉身穿綠袍,又出一則上聯:
出井蛤蟆穿綠襖
解縉朝尚書望了一眼,只見他身穿大紅官袍,順口吟出下聯:
落鍋螃蟹著紅袍
尚書十分氣惱,但強作鎮靜,又出了一則上聯:
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解縉毫不客氣,立即反擊:
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題)
在座的人無不掩面而笑,唯有尚書老爺張口結舌,滿面羞愧,只好借口身體不適而退。
吉水有位頗出名的秀才,人稱紅秀才,聽說解縉詩詞屬對精通,很想與他比試比試。一天,紅秀才找到解縉說:“我昨天來親戚家做客,先乘牛車,后乘驢子,最后乘馬,還是馬跑得快;來到主人門前,馬一叫,雞鴨受驚亂飛,被天空中的老鷹抓去一只。于是我想到一副對聯,特寫出來,向世兄請教。對聯是:
牛跑、驢跑,跑不過馬
雞飛、鴨飛,飛不過鷹
解縉一看就知道:這上聯隱含著他文思敏捷,行文來得快的意思;這下聯暗喻他是老鷹,是會抓小雞的。意思是將要把解縉當作小雞一樣抓住。解縉治學嚴謹,向來就看不慣那些徒具虛名而無真才實學卻又喜歡賣弄才華的人,他哈哈一笑說:“我也送先生一副對聯。”于是提筆寫道: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紅秀才看罷,頓時滿臉羞愧,氣得渾身發抖,可又無言以對,于是拂袖而去。
對對聯的作文 篇4
今天是除夕,吃過早飯,我自告奮勇地幫爸爸、媽媽貼對聯。
媽媽弄好了漿糊,我們先貼大門上的對聯。來到門口,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張對聯就往門上按,爸爸說:“別急,別急,這對聯可是有貼法的。”我放下對聯,很是納悶:“對聯貼在門上不就行了,還能有什么貼法啊?”爸爸說:“對聯分上聯和下聯,也就是當你面對大門的時候,上聯應該在我們右手邊,而下聯在左手邊,橫批也是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貼。”
“噢,原來是這樣。”我拿起對聯看了看,又犯了難,“那怎么知道哪是上聯,哪是下聯啊?”“上下聯的區別一般是根據對聯的`最后一個字來判斷的,最后一個字是仄聲的為上聯,仄聲一般指三四聲,而最后一個字為平聲的是下聯。像我們貼的這副對聯,‘福來平安地’就是上聯,‘財進幸福家’就是下聯。”媽媽一邊幫忙一邊跟我解釋著。“貼個對聯還有這么多講究啊!媽媽,你怎么知道這么多?”我好奇地問。“從網上查的唄,你有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上網找答案。”媽媽笑著回答我。
貼完大門的對聯后,屋門的對聯都是我安排的位置,還另0說,這現學現賣也管用,一個也沒弄錯。屋門也貼完了,爸爸開始貼“福”字。咦,爸爸怎么這么粗心,把“福”字都貼倒了?我大叫:“爸爸,爸爸,你弄錯了,你把‘福’字貼倒了!”爸爸笑著說:“沒錯,福‘倒’福‘到’,這不過年了,福就到了嘛,哈哈哈!”原來是這樣啊,我又長了一點學問。
今天我還真學了不少知識,我和爸爸媽媽約好了,明年我們還一起貼對聯。
對對聯的作文 篇5
今天是臘月二十七,距離大年三十還有三天了。早上爺爺說今天要貼對聯了,我就和爺爺一起拿上對聯出門了。剛打開大門,我就看見每戶人家的大門兩邊都有一副對聯,看來大家都起的比較早啊,我們也開始動手貼起對聯來。我看到爺爺貼的上聯是:壽比南山不老松;下聯是:福如東海長流水,寫的真好啊!看完這副對聯,我心里也有許多疑問?大家為什么都要貼對聯呢?是不是有什么故事和傳說呢?
爺爺告訴我說:“那是因為在古代,有一種叫”年“的猛獸,經常傷害人們,后來大家知道它害怕紅色的東西,就拿紅色的'紙貼在大門上,用來驅趕”年“。后來,就慢慢的發展成在紅色的紙上面寫一些,祝福、吉祥的話,也就是現在的對聯了”。聽著爺爺的話,對聯我們也一起貼完了,關于過年的故事還真是多啊!太有意思了。
對對聯的作文 篇6
年三十這天,是傳統節日里最重要的一天。這天下午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
我、爸爸和叔叔先去奶奶家貼對聯,奶奶早已準備好漿糊和對聯等著我們。看到我們來爺爺也趕緊來幫忙,我看到了一副最長最寬的對聯就說:“爸爸,這是貼在大門上的吧?”
“是的,趕快拿過來!”爸爸說。
我拿著對聯,來到爸爸身邊,看見爸爸拿了一個小笤帚,端著漿糊,把笤帚抹上漿糊,在大門的門框上來回涂了幾下,然后,我把對聯遞給爸爸,爸爸把對聯貼上,最后,爸爸再用新笤帚掃一下門框上的對聯,這樣一幅嶄新的對聯就貼完了。爸爸說:“看著我貼了一個,你也學著貼一貼吧!”
我說:“好的,這有什么難的,看我的。”
說著,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拿起帶漿糊的笤帚就往門框上抹,抹完之后就去找對聯,結果叔叔在一旁笑了,我說:“叔叔,你笑什么呢?我做的不對嗎?爸爸不就是這樣做的嗎?”叔叔說:“做法對,只不過你還太矮,你抹的漿糊只能貼一半對聯。”
“那怎么辦?”我說。
叔叔說:“你說呢?”
“不知道?”我說。
“來我抱你吧!”說著叔叔就抱起了我,我把上面的門框也涂好了,爸爸給我拿來對聯,我貼上,看著我貼的`對聯我高興的跳了起來。剩下的對聯有我和爸爸、叔叔一起給奶奶貼完了。爺爺奶奶還夸我長大了。貼完之后,我們回家也把自己家的貼完,光等著吃年夜飯了……
貼對聯真是一件快樂又有趣的事。
對對聯的作文 篇7
今天是除夕,媽媽忙的不可開交,所以我和姐姐就自告奮勇的要求幫助媽媽貼對聯。
我們說干就干,先準備工具:剪刀、膠帶、凳子,再把紅紅火火的.對聯拿出來。OK,準備開始:一推開門,一股冷風就迎面撲來,“我還是把外套床上吧!”我說。
姐姐搬出凳子,我站了上去,把去年的對聯和墻面上清理干凈。開始貼新對聯了!姐姐是總策劃,我是個小兵,姐姐一會兒說低了,一會兒說高了,一會兒又說往左,一會兒又說往右。要是平時我可就不干了,可是現在不一樣,這是貼對聯,這里面包含著我們對新一年的希望,我老老實實的聽著指揮。沒多久,就把對聯貼好了!來來來,快來看看吧:佳年好景隨春到,福樂安康順心來!怎么樣很不錯吧?對了還有橫批:恭賀新禧。
看著紅紅的春聯,媽媽滿意的笑了。愿我們的生活像春聯說的那樣,也祝愿每一個人新年快樂!
對對聯的作文 篇8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大的節日,沒有之一。如今,我們經常在感嘆,過年不再是輕松愉悅的歡聚時刻,有的只是繁瑣的人際往來和乏味的人情世故,親情、友情也在閑言碎語中逐漸淡漠,甚至于年夜飯也失去了味道。
年,成為了老人的年;年,成為了小孩子的年。唯獨遇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無關。其實,不是年的味道變淡了,而是我們的心,少了對團圓的期盼。
年味的變淡,是從對聯開始的,確切的說,是從人們不再自己寫對聯,為了圖方便買對聯開始的。這個轉折雖說顯得有些生硬,卻有一些道理。不信,我說你聽,不服來辯。
過年貼對聯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使然。一來紅紅的彰顯歡樂的氣氛,二來表達我們對文化的傳承和文字的敬重。
相傳對聯始于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就是那個投降宋朝后他媳婦花蕊夫人寫出“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男主角。“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就是歷史上第一副對聯,從內容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副春聯。
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當然,這是針對文人墨客的要求,對對子,也是文人雅趣,有很多傳奇故事。在經歷了千百年的演變之后,老百姓家門前貼的對聯,只要喜慶、順口就行。
過去,在我的故鄉,春節時寫對聯的要求更低,毛筆字、不難看就行。不太講究的鄉親們甚至會讓自己剛剛念書的孩子來寫,歪歪斜斜的倒也別有一番童趣。
更多的鄉親還是講究的,字跡的工整是最起碼的要求,工整,意味著來年掙錢堂堂正正,不走歪門邪道。
那時候的家鄉,老一輩識字的人很少,我祖父算其中翹楚,百家姓千字文啥的,可以通讀下來。到了我父親這一輩,識字的人多了,也僅限于識字的水平,能寫個毛筆字就不奢求了。于是,每逢過年回老家,就會有左鄰右舍的'親友來祖父家求對聯,場面堪稱壯觀。
農歷三十一大早,天還沒亮就有人敲門,早已整裝待發的叔伯們故意慢吞吞地打開門栓,迎進一身冰冷的親友們。眾人進屋,各自尋座,小板凳、柴火堆都是難得的雅座,是輩分大的人的專屬。剩下一眾小輩中人,也不顧地上塵土未掃,紛紛席地盤腿而坐。掏煙卷的掏煙卷,抽旱煙的抽旱煙,不一會便煙霧繚繞,仿若仙境。
二伯和四伯毛筆字寫得極漂亮,是寫對聯的主要負責人。我父親寫得稍差一些,只能為那些性子急的鄉親們代筆。他們三人圍站在一張碩大的團圓桌旁,各自裁紙研磨,面色凝重。紙就是普通的紅紙,便宜實惠,一兩塊錢一大卷,沾水即掉色。墨是墨水,叫做“一得香”,味道很臭,像是沒有腌制成功的臭豆腐一般。也沒有硯臺,找個盤子倒進墨水即可。
即便簡陋如此,村民們也是敬若神明。在叔伯父親操作時,眾人停止喧嘩,眼神聚焦,直到準備完畢,才敢出聲大氣。
對聯的內容來自一本盜版的地攤文學作品《春聯大全》,里面沒有什么曠世絕對,甚至沒有太過復雜的文字。大部分都是“五谷豐登人興旺,農家幸福萬年長”之類的通俗易懂的內容,事實上,鄉親們要求最多的,也是這類對聯。
父輩們以《春聯大全》為藍本,發揮著自己無窮的想象力,盡可能地為大家寫出不一樣的內容。于是乎,什么“一家團圓都和睦,來年豐收谷滿倉”等對聯就應用而生,至于橫批,只有“家和萬事興”、“福壽喜臨門”、“人畜興旺”這三種,鄉親們根據自己得到的對聯來選擇橫批,讀著順口就行。
對聯的內容可以潦草,但是自己絕對不能應付差事,祖父就是監工。二伯和四伯要是抽煙不小心掉下煙灰污了字跡,必須重寫,誰要是敢糊弄,祖父一瞪眼便嚇得二人趕緊把寫壞了對聯扔進灶膛。偶爾祖父心血來潮,自己也會動手寫上幾幅,字寫得不好看,但是極受鄉親們的歡迎,在他們心中,兒子的字再好,也比不上老子。
為鄉親們寫對聯是免費的,可鄉親們卻不會空手而來。拿到自己的對聯后,往桌子下面放上一包煙,一瓶酒、一袋糖,算是酬謝。煙酒糖都不高級,甚至廉價,可祖父從不會推讓,在他心中,這是對文字最樸素的敬重,也是自己“書香門第”最高的獎賞。
轉眼經年,物是人非。祖父回歸大地,叔伯們也終于蒼老。現在過年,大家都已經習慣去買對聯來貼。買來的對聯制作精美,花樣百出,花不了幾個錢,簡單省事。
多年未回老家過年,家鄉變成了故鄉。鄉親們也紛紛涌入城市,樓房的門上貼著的,也是買來的春聯。農村老家只剩下幾位老人在固執地堅守著,勤儉的他們不會去買對聯,也無處央告別人來寫,只等著子女們回村時帶上幾幅銀行贈送的對聯,貼上完事。
今年過年前,父親忽發奇想,想要自己寫對聯。我立刻表示支持,匆匆買來筆墨紙硯,氈子鎮紙,誰料一切準備就緒后,父親又失去興致,罷筆不寫。我問原因,父親言道,沒人監督了,再也寫不好對聯了。
無奈之下,我去買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前。父親左看右看,自言自語地嘟囔著:“貼上這買來的對聯,咋看也不像過年。”可能,他心中的糾結和矛盾,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吧。
對對聯的作文 篇9
人們為什么要在過年的時候貼上對聯呢?那是因為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次新年,它就會來到這里來搞破壞,人們就買對聯和鞭炮來嚇唬它,用對聯的紅色把它的眼睛刺疼,用鞭炮來嚇唬它。人們就把這個叫年的怪獸嚇跑了。
每當過年的時候,書法家就大筆一揮,金光閃閃的大字就刻在了紅彤彤的紙上,人們便把它買下來,貼在自己的家門上,防止那個叫年的怪獸再來搗亂。
對聯有很多種類:有的是通用聯——如春聯,專用聯——如茶聯。壽聯、婚聯、喜聯、挽聯……
新年的那一天,我和爸爸起得很早,爸爸讓我和他一起來貼對聯,我當時的心里可興奮了!
爸爸讓我把膠帶撕成一條一條的,我按爸爸的要求撕成一條條的,當我的手快放不下時侯,我就問爸爸,爸爸您快好了嗎?我的手快放不下了。爸爸讓我把手上的膠帶小心翼翼的'貼了上去,當貼完的時候,看起來貼得很好,我心里美滋滋的,我還看見了兩列字,上面寫著,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我猜今年的祝福肯定在我的身上。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多啊!我一定好好學習,知道更多的關于中國的傳統文化知識。
對對聯的作文 篇10
每年的除夕人們都會在門框上貼對聯,并燃放爆竹煙花。
貼對聯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幾千年前。那時的人們安居樂業,和睦幸福。但是每一年的除夕,都會有一個叫“年”的怪獸來騷擾人們,它會把人們的雞羊都吃掉。于是每一年的那一天人們就把窗門緊閉,不敢外出。后來人們試探到那個怪獸怕紅色、光和聲響,所以人們就把紅紙裁成門框大小的條貼在門框上。那一天的晚上點許許多多的燈,使光非常強,人們還把竹子放在火堆里燒,火堆里的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響。這樣就把“年”趕走了。第二天人們互送禮物表示祝賀。后來人們把紅紙寫上字帖到門框上,這樣就形成了對聯。再后來人們發明了火藥,就取代了以前燒竹的方法。
其實關于對聯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呢!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精妙,很多人想得到王羲之的筆跡,所以他家的對聯一貼出去就被人取走。后來王羲之想了一個好辦法,他把一幅對聯寫好后,裁成兩半,一半寫的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王羲之叫人把這幾個貼出去,果然無人去取,但王羲之的夫人看了很生氣,王羲之卻說:“夫人莫急,明日再看。”等到第二天大清早,王羲之叫人把另一半貼上去,就成了一幅好對聯了:
福無雙至今日至
禍不單行昨日行
【對對聯的作文】相關文章:
貼對聯的作文01-04
經典的對聯01-12
經典的對聯02-01
對聯討要記作文04-27
藥店經典對聯02-14
經典祠堂對聯07-27
春天的對聯09-24
學習的對聯12-18
最新的對聯12-15
雞年的對聯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