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土面積》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土面積》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土面積》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數據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教學具準備:
學生學具和計數器。
活動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學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數。
教學時可以從媒體中收集一組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討論同樣的數據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讓學生體驗到數據改寫的必要性,體會數據單位的改寫是為了數據記錄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國土的面積,讓學生讀一讀。
(1)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據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2)可能學生會改寫成以“百”、“千”、或“萬”作單位,只要學生能改寫得正確,教師都應充分地肯定。
(3)將一些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據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些數據改寫中的基本特點,從中發現改寫的基本方法。
3、對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改寫中逐步發現改寫的方法。
活動二:實踐練習。
第9頁“練一練”中第1題,數據單位的改寫是實際生活中記錄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選擇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實例,而不要將數據單位的改寫成為單純的為改寫而改寫的局面。
練習本題時,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體的各地區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作單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區的其他信息,以供學生間互相進行改寫。
第2題,在練習“海洋資源”時,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域等。接著出示有關的數據,讓學生讀一讀。然后討論這些數據如何進行改寫?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體會到這些數據改寫成以“億”作單位比較方便。
教學反思:
這部分的知識雖是新知識,就知識本身而言,學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收集的資料,放手讓學生學習,通過觀察比較,在讀寫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改寫大數的必要性。通過作業的反饋,學生知識掌握的標較好,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大數的改寫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給學生的,怎樣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本案例中做的還不夠,需要大家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嘗試。
《國土面積》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改寫大數。
2、體會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夠熟練地改寫多位數。
教學難點:
能夠歸納多位數改寫的方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中國地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學習新課《國土面積》,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2、教師出示中國地圖,問:誰知道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生回答。
老師這里還有我們國家新疆等地的面積數據,出示小黑板:
新疆唯吾爾自治區土地面積約:1660000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區土地面積約:1220000平方公里
黑龍江土地面積約:450000平方公里
江蘇省土地面積約:100000平方公里
誰來讀一讀這些數?學生讀數。說說讀后你有什么感覺?覺得這些數怎么樣?
二、探究新知
1、師:我們在收集數據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國家的國土面積一些數據是這樣顯示的960萬平方公里,板書。
仔細觀察這兩個數是不是相等?讀一讀。那么這兩個數有什么不同呢?后面的一個比前面的少了什么又多了什么?(少了四個0,多了一個萬字)
那么你認為應該怎樣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呢?(生回答:把整萬的數萬位后面的四個零去掉,然后再加上一個“萬”字。)
2、下面同學們動筆,把小黑板上的四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3、指名匯報師板書,并讓學生回答是怎么想的。
4、完成書上的試一試,指名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在書上寫,然后討論:如何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教師注意追問為什么要去掉整萬的數末尾的四個零?
師板書:10000000000讓學生想一想怎么把這個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指名到黑板前面寫,其余自己在練習本上寫。
5、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了整萬的數和整億的數的改寫,說一說,該如何改寫?
書中還告訴我們一個有關國土面積的小知識,誰來讀一讀?
學生讀書,教師問:讀了這個資料,你有什么感受?教師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拓展練習
1、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查資料,了解我國西部的12個省市自治區,誰查到了?說一說。
2、我國西部地區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是我國21世紀重點開發的區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全國西部地區土地情況表。
學生看表讀出表上的數據。
動筆將這些數據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然后互相交流。
3、老師還收集了這12個省市自治區的土地面積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
師出示12個省市自治區的面積數據卡片,學生讀出來,然后把它們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比較一下哪一個省份的面積最大?哪一個地區的面積最小?
4、同學們收集生活中的大數了嗎?,在小組中交流一下,把這些數改寫成以萬或者億為單位的數。
四、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國土面積》教學反思
《國土面積》一課是北師大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講授多位數的比較大小。以下談一下我對這節課的幾點體會:
一、用舊的知識來學習新知識
學生對與數的比較大小并不陌生,上學期我們已經學過萬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所以上課開始,我舉了具體的例子比較45000、4000和45600的大小,學生很快就回答出來正確答案,我又進一步問學生,那你能總結一下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嗎?
令我驚訝的是全班沒有一個舉手發言的。學生能說出答案,可是卻沒有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我想這是平時教學中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不夠。北師大教材淡化概念,在課本上沒有概念、方法性文字出現,所以教學中,我有時也疏忽這面的鍛煉,在今后備課中,我會參考人教版教材,使新老教材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課堂上多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總結知識點。
二、教學技巧的運用
在這堂課,在講多位數比較大小時,我告訴他們先分級,位數多的數,那個數就大。位數相同時,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數字大,這個數就大。學生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三、四個數在一起比較時,學生就錯。我以為是學生馬虎,我還不停的在課上強調要注意比較的方法。
下課后我思考怎么樣才能讓學生不出現這樣的錯誤呢,后來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學生先把要比較的數分級,然后再標上序號。根據題要求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再用大于號或是小于號連接起來。學生掌握這個方法后,真的很少出錯
【《國土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an教學設計11-23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
《我設計的服裝》教學設計06-15
教學論與教學設計05-20
藏戲教學設計04-02
乞巧教學設計08-04
《墨梅》教學設計07-24
《統計》教學設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