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員工到總監,我的8個經驗心得
先看一個在大公司可能遇到的現象:
8:20,離上班還有10分鐘,省公司的招聘專員Lucy剛到公司,還沒來得及到茶水間吃帶的早點,剛坐下就接到臺州機構老總的電話,質問,“今天都10月12日了,為什么國慶節前就上報的仙居銷售點的一個銷售前臺還沒有批下來?這么拖拉我還怎么開機構搞業務?”
Lucy委屈但態度很好地解釋,“因為這個職位公司招聘要求是大專學歷,而你推薦的這個人只是高中,要報上海總部特批。我在9月30日就報到總部了,今天我去催催看。”
臺州老總說,“一個縣網點的前臺要那個學歷干什么?這個人雖然是高中,但她也有多年同業經驗,并且認識很多銷售人員,她過來了我們也方便引進銷售人員。不管怎么樣,這個人我一定要!要不你們來完成今年的銷售任務?”
臺州目前業績是全省最好的地方,老總說話牛氣沖天,Lucy趕緊說,“我現在就去催。”
掛了電話,還沒吃早飯,Lucy趕緊給總部人力資源招聘聯絡的員工Ruby打電話,一問才知道,材料還在Ruby這里,雖然郵件國慶節前就發了,但一個國慶長假過了,似乎Ruby沒有留意到這個郵件。Lucy很焦急地請Ruby幫忙拿給總部的領導簽字,還需要三個人簽字啊。
Ruby接到催的電話,一查郵件心里也有點不踏實,已經過了4個工作日啊,總部要求3個工作日批復的,要被老板批了。Ruby又仔細研究了一下書面資料,找到了一點申報資料中的一點瑕疵。
過了10分鐘,Lucy接到了Ruby的電話,Ruby說你上報的生效日期是10月1日,你們做事情太馬虎,不給總部留充足審批時間,9月30日上報,10月1日就生效;并且今天已經是10月12日了,簽字日期在生效日期之后,不符合要求,要退回來的。
Lucy夾在兩邊左右為難,花了很多時間打了一大圈電話溝通解釋,因不敢得罪總部最后忍氣吞聲將生效日期推后了好多天又重新上報了一遍。
這只是一個現象,問起來發現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委屈:
一線機構的老總:認為今年公司要快速擴張,開拓區縣銷售網點,銷售任務重,時間緊。縣里面哪里找得到那么符合學歷要求的人啊,關鍵是要能用,能出業績,能搞來銷售隊伍。找個前臺都要10來個人簽字審批,進個員工這么慢,還怎么搞?
省公司招聘專員:認為自己是夾心餅干,一方面總公司人力資源要考核招聘標準和流程的執行,并且要求又很細致,總部的人又不能得罪;另一方面機構業務部門的老總一個比一個牛,尤其是業績好的根本就更不能惹,找的人也不符合總公司的很多要求。經常受夾板氣。
總公司招聘聯絡員:認為自己每天夠忙的,除了審核審批資料給領導們批還要做很多其他招聘的工作,面對全國這么多公司,不可能一收到審批申請的郵件就馬上處理,一天到晚被機構的人象催命一樣地催,我們理解機構業務一線業務急,但也要給我一點時間啊。
……
(案例屬虛構,供討論招聘的標準和流程綜合實際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綜合虛構的。)
從招聘管理的角度,這個案例涉及了招聘的標準和流程。以下解決思路供參考:
1、首先要明確招聘的目的是什么?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人力資源管理和招聘都不是孤立的,必須在公司的主營業務發展和未來2-3年的戰略規劃下考慮問題。
2、其次怎么確定招聘的標準:
1)用人的標準需要HR來統籌,但需要聽取業務部門的意見。
如用人的核心標準是什么,是勝任工作崗位;誰來決定這個人是否勝任工作崗位,應該是用人部門具有決定權,當然HR可以確定一些基本的標準并具有否決權,但這個基本的標準要與勝任工作崗位匹配。
2)這個標準不是僵化的,是要適應市場變化的。
如果市場上沒有那么多符合學歷要求的人選公司又需要開拓市場怎么辦?招聘只是管理的一般,必須在招聘標準上做出一定的適應變化的變通,但從人力資源的其他模塊做出補充,從更宏觀的層面做控制,而不是把事情卡在一個具體細節上。
3、怎么確定招聘的審批流程:
1)集權還是授權招聘是采用層層審批并集中到總部的集權管理,還是分層授權到一線機構。跟市場環境和公司的發展階段有關。如果市場不成熟不規范并且公司要搶占市場自然要給一線授權以提高效率及時應對市場變化。如果市場成熟公司發展穩定管理規范可以采用集權控制的方式以規范標準嚴格把關。
2)每個都親自從細微處反復審核還是建立一個讓各級人員都負責把關的管理機制招聘把關可以用另一種智慧來體現,不一定要對每一個具體的普通崗位的一些具體但并不關鍵的標準斤斤計較。而是建立一種讓各級管理人員不得不嚴格把關的機制,這種機制給管理人員以權限,授予其充分的用******和總額控制內的預算管理權,但同時要建立嚴格的對管理人員團隊業績的考核以及優勝劣汰的機制,同時儲備一定的管理人員可以替換被淘汰的人員。這樣公司把中心防在引進和管理關鍵管理人員,同時儲備管理人才上面,而對具體的普通崗位給予管理人員足夠的權限。讓每個管理人員對結果負責,自然也促成了其對招聘的把關。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有時候看起來是人和人之間的沖突,或者是人的責任心不夠,但如果挖掘深層的原因,從市場的角度,從公司整體管理體系的角度看,如果從本質上建立一種體系,可能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沖突,也減少了一個人責任心不夠的現象。把握住關鍵核心的東西,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4、要保持一種“空杯心態”
我見過很多的大學畢業生,剛進入公司時常常處處吹牛,說自己在學校如何如何,本來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迫不得已才來到了這里等等之類的話,好像這家公司委屈了自己。在這里提醒一下那些即將步入職場的大學生:這種心態千萬要不得!不要認為自己很牛。還是那句你不愛聽的話:中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話又說回來,你要是這么牛,為什么不像比爾蓋茨、戴爾、喬布斯那樣,大學沒畢業就退學去創辦一家世界級的大企業?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你要是有本事,就用事實證明給人家看,而不是成天抱怨!
對于身在職場的朋友而言,這一心態同樣重要。中國有一個詞,叫“虛懷若谷”。我們都知道,優秀的人有極高的素養,甚至是虛懷若谷,他們都有一個能包容一切的胸懷,有了這樣的胸懷,你在職場上就會獲得別人的尊重,就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類似的詞還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等,不多說,自己去體會。
5、慎重對待第一份工作
這一觀點,對于大學生來說,更有意義。現在整個、媒體、專家等等各種單位都一直在鼓吹“先就業,再擇業”。這種論調不是今年就有,而是多好多年前就出現 了,并且屢屢出現,不絕于耳。相信當年我們大學畢業時候,也會有很多人相信了這一點吧?管它呢,騎驢找馬,先找份工作掙錢填飽肚子再說!
但是根據本人自身的經驗及職場發展的現實情況來看,本人絕對不贊同這種說法。相信現在在職場上發展不順的朋友,多半也和第一份工作有關系吧?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第一步錯了,以后就會經常犯錯。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
6、要懂一點做人的常識
職場就像一個大熔爐。在職場中,不僅僅是要掙一碗飯吃,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的道理。如果連最起碼的道理都不懂,你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更會失去更多的發展機會。因為,在中國,人際關系也是生產力。中國有句古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我見過很多人,雖然已經工作多年,但對于做人,卻連一點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做人的道理萬萬千,但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以下三條:1、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2、學會傾聽 3、誠實守信。
職業中固然處處充滿了相互利用、利益至上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誠實守信仍然不失為一種傳統美德。誠信同樣可以帶來效益。只要你誠實守信,長此以往,大家都會對你形成一種良好的印象,都愿意和你交往。而那種兩面三刀、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固然可以占一點小便宜,但要想成就大事業,誠實守信的基本原則絕對不能丟。
7、要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提醒“憤青”或者“類憤青”們不要看這篇文章。因為他們多半是放蕩不羈、不會遵守游戲規則的主兒!很多人都會感覺到,在職場上發展,不僅會受到各種約束,而且處處都充滿了不公平現象。比如上班遲到老板會扣你工資,但你加班的時候卻從來沒有拿過加班工資。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其他不公平的現象也比比皆是,這里就不多就了,大家都有體會。
在這個世界上,不要奢求公平。那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從來都不存在于現實中。員工和老板之間的關系,就好像是一場游戲。是游戲就會有游戲規劃,否則,游戲就玩不下去。但是,游戲規則是誰制定的呢?當然是老板,各種利益也偏向老板!身在職場的你,一開始看不慣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因為你初涉職場,本質上還是比較純潔的。
但你一定要學會慢慢接受這種游戲規則。不要試圖改變這種規則,因為在老板面前,你沒有太多的話語權。說得再難聽些,你只是一個打工的,混口飯吃,給你吃就不錯了,還嫌飯涼?如果不想做,可以離開。還是那句話:中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記住這句話:“如果你不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你的選擇只有兩條:要么屈從,要么離開!”
8、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
無論你再怎么抱怨,再怎么不開心,飯還是要吃的,覺還是要睡的,工作還是要做的,未來的事情永遠只屬于自己的。買房子也好,娶老婆也罷,壓力只有自己扛,老板不會為你操任何心。與其有時間去抱怨,但不如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好好提升自己的基本功,用事實證明自己的本事,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萬不可因為自己的書生意氣而自做一個自毀前程的“憤青”。
當然,你的準備是多方面的,除了專業技能外,其他的輔助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從員工到總監,我的8個經驗心得]相關文章:
【從員工到總監,我的8個經驗心得】相關文章:
職場跳槽主干是有0到3年工作經驗的員工07-03
HR總監分享17條成功經驗07-12
我的面試經驗及社會經驗07-11
經驗心得07-11
從“管理離職員工”到“員工離職管理”07-12
我的面試經驗分享07-11
我圓通快遞到那了?07-12
求職經驗心得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