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1
活動名稱:草原上的舞會
活動目標:
1、能不受事物顏色,形狀,大小,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感知5以內等量物體的數守恒。
2、能夠幻燈片出示的圖片,使幼兒擺出相對應的圖案。
3、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幻燈片、錄音機、彩色吸鐵石、不同圖形的卡片
知識經驗準備:能夠手口一致的點數五。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播放喜洋洋的音樂,“小朋友們,看看前面的大草原,漂不漂亮,今天在這片麗的大草原上要舉辦一場舞會,我們來看看都誰來參加了這場舞會。”,通過幼兒熟悉的音樂,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以及參加活動的興趣。
(2)出示半張紅太狼的圖片,讓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來參加的這場舞會,幼兒猜出是紅太狼之后,出示排列整齊的五張紅太狼的圖片,使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五,然后請一名幼兒將圖片上紅太狼排列出來的隊形用紅色吸鐵石擺放在黑板上。然后用相同辦法請出美羊羊,用黃色的的吸鐵石將美羊羊的隊形擺放在黑板上。
(3)讓小朋友用不同顏色的吸鐵石,通過點數的方法得知,雖然顏色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5。
(4)接著將故事進行下去,紅太狼和美羊羊得知自己和對方一樣多之后,美羊羊將自己變大并且換了一個隊形,紅太狼也換了一個隊形,讓5只變了隊形大小不同的美羊羊和變了隊形的紅太狼進行比較,看看他們是一樣多還是誰多誰少,得出結果,他們雖然隊形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5。
(5)結束故事:紅太狼知道自己怎么變也沒有美羊羊多,不高興的回家了,而美羊羊在紅太狼走后,自己跳的很開心,一直跳到天黑,也回家了。
操作活動:
(1)將幼兒分成四組,出示四組圖片,請小朋友進行比較,誰多誰少,只要答對就獎勵幼兒裝有圖片的信封,第四組圖片是老虎和松鼠的比較,比較完交幼兒《上山打老虎》的手指操,鞏固知識。
(2)讓四組幼兒打開老師發給他們的禮物,根據小組編號,按照幻燈片上出示的圖片,擺出相應的圖形,誰先擺好,將擺好的圖片擺到前面的黑板上,四組全部擺完之后,比較他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活動結束:讓幼兒去外面尋找自己喜歡的數字五,進行比較: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活動延伸:回家看看爸爸媽媽雙手,比較他們的手指是不是一樣多。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排序(即序列)處于探索的狀態,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或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積木,拼搭玩具等。為了引導幼兒將這些經驗加以統合整理,使幼兒對物體按規律排列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導孩子自己動手給材料排隊,學習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并探索和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規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并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3、了解排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學習將排序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幾何圖形、吸管、數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鏈、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玩"給物品娃娃排隊"的游戲,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想象來自由探索,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向幼兒介紹各種物品娃娃,并請幼兒給物品娃娃玩排隊的游戲。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娃娃進行排隊,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提出問題:你是怎樣跟物品娃娃排隊的?
2、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師小結: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征來排隊,排序的規律也有很多,如:ABAB、AA、ABCABC…………
三、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問題:除了上面這些排法,還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嗎?誰想到了?除了橫著排,還可以怎樣排?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教師巡回觀察,鼓勵幼兒排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
4、交流探索結果教師小結:原來同一種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規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談談排序跟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在我們的生活中,什么地方會運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動作編排、晝夜的更替、服裝的裝飾……)
五、延伸活動:裝飾服裝
活動反思:
排序指的是將兩個以上物體,按某種特征上的'差異或一定的規律排列。通過排序可以促進幼兒分析、比較能力的發展。在平時的游戲中孩子在操作擺弄物品時,已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如:大小、長短、顏色等。
掌握ABAB和ABBABB的排列規律,從幾個幼兒上來排隊的情況來看,雖然基本掌握了簡單的ABAB、ABBABB排列規律,但在按給定規律排序時,因為我的引導不到位,使得幼兒沒能按給定規律來排序。這讓我明白教師的引導是否到位,關系著一節課的質量。每一環節的小結要清楚明了,幫助幼兒一步步掌握知識,絕對不能忽視。
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探索感受了材料的特點,感知了物體的規律美,在今后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獲和感知表現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因為今天的孩子都是不同一個班級的,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樂意擺弄各種各樣的夾子,感知夾子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嘗試了解不同夾子的不同功用。
3.在游戲中體驗探索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情境創設:小兔家(矮柜、衣架、小兔一家的合影等)。
2.各種各樣的夾子(食品夾、發夾、衣服夾、被子夾等)。
3.三組幼兒操作材料:一組,用夾子打扮娃娃;一組,把食品分類;一組,晾衣服。
4.特殊夾子:封袋夾,核桃夾,報夾、鍋夾、餃子夾等。
5.藤編簍,核桃,音樂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活動興趣。
師:今天小兔搬家,我們一起幫幫忙吧!
來,出發吧!(聽音樂四人一紐搬箱子進入活動室。)小兔家到了,我們把箱子放下來。(幼兒依次放好。)
2.探索實踐,了解夾子功用。
(1)自由選擇夾子進行探索并交流。
師:真累呀,我們到小兔家找個地方坐下來歇會兒吧!老師也搬了許多東西,一起來看看有什么?(出示夾子。)師:等會兒請你們四個人一組來玩一玩夾子,和好朋友說一說這些夾子都有什么用。(注意出示完以后及時蓋上箱子的'蓋子。)孩子玩一玩,說一說,夾一夾。
師:現在請你們把簍子里的夾子都夾到身上,(不好夾的拿在手上)回到位置上。
師:來,每個人多帶幾個夾子,全部帶到位置上。
分別請幼兒說一說:你拿的什么夾子?有什么用?(可請幼兒到前面介紹。)有意識介紹幾種,為分類作準備。
師:現在要請小朋友來送夾子了。怎么送呢?(出示標記,標記夾在一含簍子上。)看誰送得又快又對!
(孩子們送完后我輕輕將椅子和箱子靠邊放。)
(2)嘗試運用夾子幫小兔收拾房間,了解不同夾子的功用。
師:小朋友都送對了!來看看你們搬的是什么?
分別出示箱子里的物品。
(給孩子看食品簍)哇,有這么多好吃的,等會兒請你們把相同的食物放到一個袋子里。注意不能用手拿哦!想想用哪個夾子來幫忙。
師:(神秘)這是?
幼:娃娃。
師:娃娃的頭發有點亂,小兔想請你們來幫娃娃打扮頭發呢!
師:這個箱子里有衣服、被子,你們要找合適的夾子將它們夾到繩子上。
師:玩的時候想一想,你請哪個夾子幫忙最合適。
現在四個人一組商量一下,你們玩什么,要請哪個夾子來幫忙。(分別請各組幼兒去操作。)鼓勵幼兒與同伴商量合作,嘗試使用各種不同的夾子完成任務。
(音樂)
(3)集體檢查幼兒收拾、整理的情況。
小結:(帶幼兒參觀)終于收拾好了,小兔家很整潔!
(神秘地)出示封袋夾,讓幼兒猜一猜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師:(悄悄打開夾子)這也是一種夾子。
師:我看到面包袋的袋口開著呢。看我!(邊說邊拿封袋夾封面包袋的袋口)讓幼兒說一說:為什么要用這個夾子把面包袋封起來?(防止灰塵、不會壞、保鮮等)--咦,這個夾子真神奇!
3.師幼互動,嘗試打開核桃。
師:(出示一個核桃)小兔家還有核桃呢,可是它不知道怎么打開,請小朋友想想辦法!(幼兒說出摔、拍、敲、咬、踩等,)師:我這兒有個夾子,誰來試試看,能不能用它打開核桃?
師:這個核桃夾用處可大了!
(小結)生活中還有許多奇妙的夾子呢。(出示長長的報夾、鍋夾、餃子夾等稍作介紹)--夾子真是我們的好幫手!
4.開動腦筋,運用身體表現。
師:你們知道嗎?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會變出不同的夾子來呢。一起來變變看。(教師演示)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變出不同的夾子。
聽音樂玩游戲。
師:走走走,變變變。
玩3-4次,帶幼兒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核心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幼兒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充分條件,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獲取知識的需要。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4
設計意圖:
中班的小朋友對1到10的數字已經十分熟悉了,10以內數的遞增也有一定的理解,但10以內數的遞減卻缺乏理解,恰到中秋節,正好后羿的故事中射日這一段與題目數字的遞減相關,通過故事能夠使小朋友們更好的理解10以內數字的遞減。原來天上十個太陽都是大英雄后羿用箭一個一個的射下來的,每射一個幼兒都可以做一次統計,這樣可以更好的給幼兒加深印象。
目標:
1.能準確的說出,從10開始每次少一個是幾。
2.感受從10是到1的變化過程。
準備:10個小太陽的卡片
過程:
一.復習數數,從1數到10,再從10數到1.
老師:小朋友們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拍手一起從1數到10好嗎?
幼兒:好,1、2、3……10老師:那現在我要增加難度了,請小朋友們要倒著數從10數到1。
幼兒:10,9,8……1
二.引出故事《后羿射日》。講述故事的第一段,并出示故事中的10個太陽放在黑板上,請幼兒來數一數這10個太陽。
老師:今天非常開心要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太陽的故事,請小朋友仔細聽,看看天上太陽有了什么樣的變化。
(傳說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干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老師:請小朋友來跟我數一數,黑板上有幾個太陽。
幼兒:1,2,3……10
三.講述故事的第二段,在后羿射日每少一個太陽時老師減少一個黑板上的太陽。請幼兒數一數原來10個,現在少了一個還剩9個。一共九次,一直減到還剩下一個太陽。(注:每少1個太陽都要數)老師: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我們數數看是不是十個幼兒:1、2、3……10老師:呀!這可怎么辦呢?請小朋友聽聽下面的故事。
(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后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先拿出一把弓和一支箭對準一個太陽,"嗖······"的一聲把一個太陽射了下來,他又拿出一支箭對準一個太陽,又"嗖"的一聲又射下了一個太陽······直到天上還剩一個太陽。)
四.請幼兒來當后羿并做出拉弓射日的姿勢,幫助后羿射日,每射一次少一個太陽。讓知道從10個太陽,到1個太陽的數字遞減的過程。講完故事最后一段。(可以請一個幼兒或多個幼兒變換著來射日。注:每少1個太陽都要數)老師:現在我請小朋友也來當一次大英雄,現在老師把十個太陽都拿出來,請小朋友來射日(做出射箭的姿勢射箭,老師拿掉一個太陽)。
老師:呀。小朋友們真厲害,天上原來有幾個太陽啊?
幼兒:十個。
老師:現在被小朋友射下來一個,有幾個啊?請小朋友來跟我數一數看。
幼兒:1,2,3……9。
老師:可是天上有九個太陽,還是覺得很熱,我請小朋友再做一次大英雄,再射雕一個太陽,看看還有幾個(師生一起拉弓射箭,老師拿掉一個太陽),小朋友再數數看現在還有幾個太陽?
幼兒:1,2,3……8。
……老師:現在天上只剩下幾個太陽啦?
幼兒:1個。
老師:我們來聽一聽后羿射下了9個太陽之后人們是過怎樣的生活的(不久天上只剩下了一個太陽,人類可以安居樂業了,因此他們非常感謝后羿的幫助。)
五.玩《搶板凳》那的游戲,沒少一個幼兒都要數一數直到還剩一個幼兒。師生在歡樂的游戲中結束課程。
老師:我現在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名字叫做《搶板凳》。小朋友以前是不是玩過呀?
幼兒:是。
老師:但是這一次老師對游戲有了一個新的要求,每少一個小朋友我就要請小朋友告訴我原來是幾個小朋友,現在還剩下幾個小朋友,好不好?
幼兒:好。
課后反思:
這節課與傳統的數學課有所不同,不僅僅圍繞著數學而且由一個故事引出知識幼兒的興趣倍增,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課后可以給幼兒提供太陽的卡片,讓幼兒自己操作感受數的遞減。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5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排序(即序列)處于探索的狀態,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或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積木,拼搭玩具等。為了引導幼兒將這些經驗加以統合整理,使幼兒對物體按規律排列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導孩子自己動手給材料排隊,學習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并探索和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規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并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3、了解排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學習將排序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幾何圖形、吸管、數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鏈、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玩"給物品娃娃排隊"的游戲,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想象來自由探索,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向幼兒介紹各種物品娃娃,并請幼兒給物品娃娃玩排隊的游戲。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娃娃進行排隊,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提出問題:你是怎樣跟物品娃娃排隊的?
2、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師小結: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征來排隊,排序的規律也有很多,如:ABAB、AA、ABCABC…………
三、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問題:除了上面這些排法,還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嗎?誰想到了?除了橫著排,還可以怎樣排?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教師巡回觀察,鼓勵幼兒排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
4、交流探索結果教師小結:原來同一種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規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談談排序跟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在我們的生活中,什么地方會運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動作編排、晝夜的更替、服裝的裝飾……)
五、延伸活動:裝飾服裝
活動反思:
排序指的是將兩個以上物體,按某種特征上的差異或一定的規律排列。通過排序可以促進幼兒分析、比較能力的發展。在平時的游戲中孩子在操作擺弄物品時,已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如:大小、長短、顏色等。
掌握ABAB和ABBABB的排列規律,從幾個幼兒上來排隊的情況來看,雖然基本掌握了簡單的ABAB、ABBABB排列規律,但在按給定規律排序時,因為我的引導不到位,使得幼兒沒能按給定規律來排序。這讓我明白教師的引導是否到位,關系著一節課的質量。每一環節的小結要清楚明了,幫助幼兒一步步掌握知識,絕對不能忽視。
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探索感受了材料的特點,感知了物體的規律美,在今后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獲和感知表現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因為今天的孩子都是不同一個班級的,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排序化妝舞會》教案03-05
《化妝舞會》中班教案02-18
《化妝舞會》中班教案3篇02-1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設計《排序》06-22
化妝舞會幼兒美術教案01-07
大班主題化妝舞會優秀教案04-02
大班美術圣誕化妝舞會教案06-09
化妝舞會幼兒美術教案3篇01-07
大班綜合教案動物化妝舞會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