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課中的學情分析之淺見》學習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課中的學情分析之淺見》學習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習了這篇文章之后,我的感觸頗深,從學情分析的角度來說,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現有的狀態,還要關注學生可能發展的所能達到的程度,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現有的知識結構框架,有目的有步驟的提升學習品質,明確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重難點的設定,雖然作為教學工作者會累一些,但是教學成果肯定會有比較大的收獲。比如說這次在疫情期間,學生掌握文化知識,不僅僅是在學校中,很多時候是在家中,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在不同的場合掌握和提高文化知識,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當中,對于不同的學生的能力,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學生水平之間具有的差異性,學習風格也具有差異性,這些都是學生自身的特點,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對學生做一個最基本的摸底了解,才能在教學設計過程當中設計出貼合于學生實際的學習任務,信息技術課堂一般是以學生為主的實踐操作,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巡回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是否與自己的教學設計相符合,以便及時做出調整,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還要觀察學生之間合作的情況,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對于目標完成的程度是否按照計劃進行,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否得以提升。
教學過程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只有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完成以后才可以順利的開展下一個教學任務,因此,在上完每一節課之后,要及時的進行教學總結,對比學生在上課前后的差距,分析出存在的問題,以便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此外,我們還應在教學過程中要立體化的呈現學生的水平和能力,而不是從單一的形式來判斷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只有在充分有效的學情分析的幫助下,教師在備課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的設計,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 對于學習水平層次不一樣的班級,在教學時分別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相應調整。比如,有的班級可以多講多練,對于另外一些班級,可以多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完成相應的學的學習任務。 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習主體,要采用相對靈活,個性化的設計,保證教學任務能夠順利的完成。
【《信息技術課中的學情分析之淺見》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11-30
市場營銷學中顧客價值分析05-23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15篇12-28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15篇)02-13
信息技術課教案11-03
信息技術課后反思12-12
信息技術課說課稿12-16
信息技術課程教案07-13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