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尊教學設計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尊教學設計 1
教學設計
新課程提出:思品課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同樣重要,本節課本著這一原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充分地討論知識、交流看法、在情境中體驗知識,在活動中感受知識,使學生在積極活躍的氛圍中輕松地獲取知識。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正處在從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階段,心理上開始尋找自己的位置,關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強烈。學習如何樹立自尊,體驗自尊的快樂,對于學生的品德與學業的提高有重大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自尊的含義和表現,辨別自尊的兩個誤區。
2、能力目標:初步學會全面分析自己,評價自己。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待自身存在的缺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不斷地嘗試體驗自尊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到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難點:通過親身體驗,不斷地嘗試自尊帶來的快樂。
教法學法
1、教法: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
2、學法:理論聯系實際,體驗反思。
教學流程
【導入
分別提問兩位同學新年過的如何?語氣和態度截然相反,一個有禮貌,一個藐視他。讓兩位同學分別談感受,從而自然體驗出自尊人人都需要。
講授新課
閱讀教材,整體感知
(快速閱讀教材,思考下列問題)自尊的表現有哪些?
自尊的含義
____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唯有____才有自尊。
什么是虛榮心?虛榮心是自尊嗎?
深入探究,把握主旨
將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寫在P5下面的題目處
我不漂亮,但很喜歡自己,因為我很_____
我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但我已找到原因,我會________
我的父母很平凡,但他們很___________
老師批評我,但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短文,思考:1、為什么作者說人又少了一個?2、真正是少了什么?
人,又少了一個
作者:聶華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個骨瘦如柴的女人來到我家門前。
她頭發蓬亂,臉色蒼黃,穿著一件空蕩蕩的破舊花棉襖,和一條褪色的灰布褲子,手中提著一個白布口袋。她輕輕推開我家虛掩的大門,縮縮瑟瑟地探進頭來。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點米,我的孩子餓得直哭!”她沒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紹下去:“我也是大學畢業的。哪,你看。”她抖著手由內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證來,“這上面都寫著的,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過她的身份證。那是一個富態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細碎的發鬈,整整齊齊地貼在頭上,淡淡的雙眉,彎在那一雙滿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還盤著一個蝴蝶花扣。
我端詳著那照片的時候,她就一個人絮絮叨叨地講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飽一天,餓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錢,喝稀飯都不夠!孩子們餓得抱著我哭,我只有厚著臉皮出來討點米。我只要米,不要錢,我不是叫花子,我是憑一雙手吃飯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開不了口,我走了好幾家,都說不出口,又退出來了!我怎么到了這一天!”她撩起衣角來拭眼淚。
我將她的口袋裝滿一袋米。她抖動著兩片龜裂的嘴唇說道:“這怎么好意思?您給我這么多!這怎么好意思!謝謝,太太,我不曉得怎么說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著淚背著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見了那個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門前, 我打那兒經過。她皺縮得更干更小了!佝僂著背,靠在門框上,臉上已經沒有三年前那種羞怯的神情了,咧著一嘴黃牙,陰森森地笑著,用一種熟練的討乞聲調高聲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只聽得門內當啷一響,是金屬落地的聲音,接著是一聲吆喝:“一角錢拿去!走,走,誰叫你進來的?你這個女人,原來還自己洗洗衣服賺錢,現在連衣服也不洗了,還是討來的方便!”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賞一點吧,太太,一角錢買個燒餅都不夠!”“咦,哪有討飯的還討價還價的? 走,走,在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樣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開了:“再給我一點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臟了,再多給一點!”
“呯”地一聲,大門被踢上了。那女人回過頭來,冷笑了一聲,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經不認得我了!
讓學生談談為什么作者說人少了一個,真正是少了什么?(少了自尊,唯有知恥,才有自尊。)
分析辨別,走出誤區
(小組合作判斷下列想法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
“惟有知恥才有自尊”,我身上都是缺點沒優點,這樣知恥才是自尊。
P8的三個例子才是自尊”
從而引導學生分析自尊的誤區,自卑和虛榮。
課堂小結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線,是人生的一個亮點,自尊無價。愿我們知恥辱、不虛榮,共同感受自尊的快樂。
【作業布置】參考課本第7頁的活動內容,為自己制定一個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
一、感受自尊的快樂
1、自尊的含義
2、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
3、我們要努力尋找自身價值,贏得別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樂。
二、知恥與自尊
1、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唯有知恥,才有自尊。
2、沉重的恥辱感對我們的成長非常不利。
三、虛榮與自尊
1、什么叫虛榮心?
2、虛榮不是自尊
自尊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認識自尊自信與虛榮忌妒、自尊自信與自卑、自尊自信與自傲自負的區別,懂得虛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現,并能較正確地看待成功和失敗。
能力目標
利用學生表演、朗讀、討論分析等形式,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辨證分析能力以及通過活動自我教育的能力。
思想覺悟目標
自覺培養自己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自覺鍛煉提高個人的自尊意識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1、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負;
2、自尊自信,需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
教學難點
自尊自信與虛榮忌妒、自卑自傲有本質的區別。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怎樣理解自尊自信是成才與成功的重要條件?
導入新課
自尊自信對我們來說如此重要,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正確認識自尊自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自尊自信的人,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往往人們的一些言行卻與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質相矛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正確認識自尊自信。
講授新課
二、正確認識自尊自信(板書)
1、影響自尊心,自信心形成的因素(板書)
青少年是否具有自尊自信,能否正確對待自尊自信,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
(1)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和評語。一般來說,如果父母或老師給予我們表揚、肯定、鼓勵時,就容易使我們產生自尊自信。相反,如果我們受到他們的批評或對我們評價較低時,就容易使我們缺乏自尊自信。
(2)在學校集體中的位置。一般來說,一個人在集體中是否有威信、是否擔任一定的社會工作,對我們的自尊自信會有一定的影響。在集體中威信高、但任班干部的同學往往容易獲得自尊自信,反之,就容易缺乏自尊自信。
(3)學習成績的優劣。一般來說,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容易獲得自尊自信,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缺乏自尊自信。
(4)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能力。由于初中生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能力不高,評價尺度不夠穩定,情緒起伏變化很大,容易走極端,這使我們個人的自尊感、自信感也容易走極端。例如,當我們取得成績受到他人的表揚,自尊需要得到肯定和滿足時,往往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當我們受到他人的批評或否定,自尊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就可能妄自菲薄,情緒一落千丈。
因為上述因素的影響,常常使青少年不能正確對待自尊自信。所以,正確認識自尊自信,掌握正確的尺度,對青少年樹立自尊自信是十分重要的。
2、正確認識自尊自信(板書)
第一,要自尊自信,不要虛榮忌妒。(板書)
小品:《名牌》
人物:吳明、王剛、若干同學。
情景:中學生吳明,學習成績不理想,看到好友王剛穿了一雙名牌鞋,非常羨慕,但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工資都不高,買不起,就跟幾個同學借錢也買了一雙。穿著名牌鞋來到學校,許多同學投來了羨慕的目光,還有一些同學圍過來欣賞,吳明感到很快樂。
提問:吳明借錢買名牌鞋,反映了他的一種什么心理?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這種心理有什么危害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1)什么是虛榮:虛榮是一個人過于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以贏得他人尊重的心理。
(2)虛榮心理的危害。
虛榮心是不健康的。虛榮心嚴重的人,常常把追求表面的榮譽作為支配自己行動的動力。以他人是否看重自己為天平,一旦他人對自己有否定的言行或表情,就認為損害了個人的自尊。
虛榮心強的人還容易產生一些不良心態。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不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是取決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一旦他人對自己給予否定的評價時,便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覺得別人有意跟自己過不去。
虛榮心強的人,過于自尊卻缺乏自信,往往容易產生忌妒心理。這種人不能容忍別人超過自己。所以他的痛苦比任何人都大,因為,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會使他痛苦萬分。
第二,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板書)
張華同學的身體比較胖,總怕同學笑話她,由于她學習成績也不理想,更覺得同學都瞧不起自己,所以,她從不主動與同學交往。同學不了解她的心理,只是覺得她不好接近,也漸漸疏遠了她。因此她變得情緒消沉、性格孤僻。
請同學們分析張華同學產生了什么心理?這種心理往往有那些表現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張華同學產生了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因此往往表現為情緒消極、缺乏進取心、性格孤僻、悲觀,有時還會以暴怒、忌妒、自暴自棄等形式表現出來。
出示名言:
(投影)
——自卑,像受了潮的火柴,再怎么擦也難把前進之火點燃。
——失去了勝利的信心,就等于失去了勝利。
——只要你能夠自信,別人也就會信你。
第三,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負。(板書)
(請同學閱讀第86頁“馬謖失街亭”的故事)
(請同學講關羽失荊州、走麥城、丟性命的故事)
提問:馬謖、關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馬謖、關羽都是有本事的人,驕傲自負的他們失敗的重要原因。驕傲自負的人往往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別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所以,驕傲是前進的大敵,是失敗的禍根。
下面給同學們講兩個科學家的故事: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在二十幾歲就創立了微積分,發現了光譜,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但他沒有把功勞歸于自己,而是謙虛地說:“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緣故”。
“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在接受英國作家哈爾頓的采訪時有一段對話:
問:您的專門成就?
答:沒有。
問:您的主要缺點?
答:不懂數學和新的語言,缺乏觀察力,不善于合乎邏輯地思維。
問:您的治學態度?
答:很用功,但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
提問:兩位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的自尊自信表現在哪里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虛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現。
持久的自尊自信,需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板書)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只有成功沒有失敗。你認為要保持持久的自尊自信:
在成功時,我們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失敗時,我們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論在成功時,還是在失敗時,我們只有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才能保持持久的自尊自信。
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我們對自尊自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虛榮忌妒、自卑、自傲自負這些都是自尊自信的偏差,它們與自尊自信有著本質的區別。而虛心才是自尊自信的表現。同時,我們還清楚認識到,要持久地保持自尊自信,需要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
課后練習
(1)青少年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對樹立自尊自信有什么影響?
(2)正確的自尊自信應該怎樣做?
(3)為什么說虛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現?
自尊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能力目標: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思想覺悟目標:認識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進人的道德健全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價值。懂得怎樣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對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損人格的卑下的行為,有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明確意識,對庸俗卑賤的行為能夠加以抵制。
【教學重點】:
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
自卑的危害。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模擬情境、啟發、引導、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活動一:導入新課:寓言透視——人的尊嚴。
過程指導:
第一步:指導學生細讀教材材料;
第二步:讓學生思考并與同桌交流書本中的問題;
第三步:全班自由發言,逐一討論各道問題,并引導學生舉出社會生活中相類似的事例;
第四步:結合問題三,學習心靈導航第一、第二節,讓學生歸納人的尊嚴的含義;
第五步:教師總結。
活動二:講授新課:
1、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1)“自尊”的內涵
人從幼年就會表現出自尊心。由此引入自尊的涵義——自尊是對自己的人格重視和肯定的情感。可以引導學生從人愛護自己的身體、儀表,維護自己的行為、心靈的表現來理解以上涵義的表述。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討論:為什么說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從個人體驗可以感受到自尊對人的情緒的影響:當自尊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快樂、振奮、自信這種積極、肯定的情緒;相反,當自尊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失望、憂愁,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
(3)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
自尊心是人進步的動力。自尊能夠推動青少年蓬勃向上、力爭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會阻止人去做損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即自尊使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樣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為什么必須通過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形成?
2、自尊始于知恥
(1)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
“人無恥,無以立”。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從知恥開始。結合“探究園”的第一個活動“人的尊嚴”引出羞恥心包括什么?
(在身體和儀表方面,比如在公共場合不能赤身露體,保持衣冠整潔等。在心靈方面,不去做阿諛奉承、卑躬屈膝的事情。有了羞恥心,不做恥辱的事,庸俗卑賤的事,才能有尊嚴。自尊的人必定有所不為,必定不以庸俗卑賤的方式做事,這說明自尊的心理品質與道德品質是緊密聯系的。)
(2)羞恥心對于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
“羞恥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讓學生思考:人在什么情況下會感到難為情,會感到慚愧,會感到內疚?
(如果無論做出什么錯事、丑事都不懂得難為情、慚愧、內疚,就是所謂“恬不知恥”,也就談不上有道德,更談不上有尊嚴了。也就是說,知恥才能有道德,有道德才能有尊嚴。)
(3)拒絕卑下,有所不為,才能維護自尊
人的尊嚴要依靠自己的言行來維護。節制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損于自己榮譽、形象的事,就維護了自尊。相反,沒有羞恥感,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就會損害自己的尊嚴。
引導學生思考:哪些事情是“恥”,是應該拒絕的,不可為的;怎樣做才能潔身自愛,維護自己的尊嚴。?
(比如,例舉和分析中學生生活中可見的一些現象: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守交通規則、舉止粗魯、形象邋遢、言辭污穢、打架斗毆、恃強凌弱、說謊成性、偷竊、損壞公物、吸煙酗酒、賭博吸毒、盲目攀比、愛慕虛榮等等。)
布置作業:讓學生搜集偉人自尊的故事,結合自身實際談體會。
【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從正反兩方面闡述自尊的含義。什么是自尊,自尊為什么能夠促使健康人格形成。自尊與知恥的關系,羞恥心對于自尊形成的作用,知恥才能有所不為;拒絕卑下,潔身自愛,才能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后記】:
1、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氛圍活躍,在活動中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意識得到增強。
2、“聯系生活,模擬情境”、“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活動體現了課程的實用價值。
自尊教學設計 4
一、教學內容
xx1元丟進賣鉛筆人的懷中就走了,后來覺得不妥,返回從賣鉛筆人那里取出一支鉛筆,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記拿筆了,并且說:“你我都是商人,你是賣家,我是買家。”。一年后,在一個商務洽談會上,一個富有的商人走到這位企業家面前自我介紹:“您可能不記得我,但我永遠忘不了您。我成功了,謝謝您不把我當乞丐,重新喚起我的自尊。”
二、出示學習目標
1、了解自尊的含義和表現。
2、懂得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3、能區別虛榮與自尊。
4、初步學會全面分析自己、評價自己,不斷嘗試、體驗自尊帶來的快樂。
三、出示嘗試題
1、自尊有何表現?(自尊的表現有哪些)
2、什么是自尊?(含義,是什么)
3、為什么說自尊是快樂的?(為什么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為什么,重要性))
4、知恥與自尊有何關系?(如何理解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5、什么是虛榮心? 虛榮心有何表現?
四、合作研討
任務一 感受自尊的快樂
活動一:閱讀課文第4頁的情景材料,相互交流后回答:根據你的理解,解釋一下這種尊嚴和快樂是怎樣產生的?
2、在你的個人生活中,你有過類似的情感經歷嗎?
歸納總結:自尊的含義。
活動二:閱讀課本第5頁的情景材料,自己感受,自己體驗:
你覺得自己做得最有尊嚴的事是什么?
2、你最難忘的被人尊重的經歷是什么?
3、當你被人尊重是,你的感受如何?
歸納總結:為什么說自尊是快樂的?
活動三:小組交流并回答:
自尊的表現有哪些?
2、你是如何理解自尊的?
任務二 知恥與自尊
活動四:閱讀課本第6頁的情景材料,自主探究:自尊的重要表現是什么?然后小組派代表回答:
對恥辱的`事應當盡快忘記,還是牢牢記住?
2、“知恥戒指”的故事可以給我們那些啟發?
活動五: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伙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跟大家的看法一致嗎?
歸納總結:看待自己一要看到( ),又要看到( ),關鍵是能將( )轉化為( )。你能做到嗎?相信同學們一定行!
任務三 虛榮與自尊
活動六:看活動題,小組討論:你認為他們追求自尊的方式存在什么共同的問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哪些行為是愛慕虛榮的表現?找到虛榮心的表現和產生的原因。
五、當堂記憶
1、什么是自尊?自尊的重要表現是什么?
2、什么是虛榮心?有何表現?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自尊的含義和表現,了解了人必須有知恥之心,這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同時我們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虛榮,兩者要區分開來。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線,是人生的一個亮點,自尊無價。愿我們知恥辱、不虛榮,共同感受自尊的快樂。
七、當堂檢測
練習冊選擇題學生思考:對自尊是怎么理解的。
自尊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自尊的含義和表現。
2、在掌握自尊含義的基礎上,理解自尊與尊重他人相互關聯,密不可分。
3、懂得知恥是自尊的表現。
(2)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全面分析自己,評價自己。
2、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待自身存在的缺點。
3、學會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不斷地嘗試體驗自尊帶來的快樂。
2、在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過程中體驗被尊重。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自尊的理解,教會學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學難點:對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內容:
第一框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導入:香港回歸的視頻
討論:回想起這些情景,你有怎樣的感受?
根據你的理解,解釋一下這種尊嚴和歡樂是怎么樣產生的?
目的:通過對系列歷史事件的回顧來體會自尊心的滿足帶給人的快樂感受。
引出:自尊的概念:自尊即自我尊重,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自尊能使人體驗到快樂與感動。
通過生活學習中實際的例子,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自尊的存在,以及由自尊帶來的快樂。每個人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就可以通過努力,贏得別人的尊重。
舉例子:“恥辱戒指”
議一議:“恥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發?
引出:知恥和自尊兩者之間的關系:做人不能沒有自尊。真正有自尊的人,必定是知道羞恥的人。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唯有知恥,才有自尊。
結合課本“幫小明制定改造方案”指出:一個人有缺點并不可怕,關鍵是能夠正確的對待自己的缺點,將缺點轉化為優點。并通過書中8頁“自尊的煩惱”說明什么是虛榮?以及虛榮與自尊的關系?
第二框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導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所理解的自尊是什么?
引入:我們對自我的認識是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判斷而形成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自尊常常是在他人的鼓勵、認同中形成的。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活動:課本第九頁“給我自尊的那個他”。
活動開展時可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和他交往的故事”。你同樣會是別人的那個“他”。你的存在對他人有什么意義?
他人對我們的尊重與關愛,使我們充滿了自豪與快樂。那我們也有責任去維護他人的尊嚴,這是自尊的需要。
演一演:課本p10的情景:讓學生思考,有沒有類似的經歷,通過小組表演讓學生感同身受,明白你能怪別人不尊重你嗎?
說明: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活動:感動續寫,讓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尊重、關愛去溫暖他人,讓我們共同回味那溫馨的一刻。
體會:同樣的.自尊,同樣的快樂。
總結: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
3.尊重他人就要意識到他人同我們一樣需要自尊。
第三框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導入:演一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問:晏子為什么堅持從大門進?
說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維護人格對自己的意義,維護人格對自己所代表的國家、集體也有著重要意義。
引入一則故事:以前有一支旅行隊,當一切置辦齊全時,隊長發現還缺少兩樣東西,于是他大聲叫到:“我們還缺少一個猶太人和一條狗。”一個猶太人聽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齊全了嗎?!”
說明:要維護人格,捍衛尊嚴
想一想:p13頁,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在你身邊有類似的事例發生嗎?
說明:要維護自己的人格,提高對自尊的理解。
議一議:遇到這些情況會讓我感到自尊受傷害嗎?
1、有些人說話尖刻,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常常直抒胸臆,直指問題。
2、有些人愛說笑話,活躍氣氛,雖然并不針對誰,但有時使人感到尷尬。
3、有人認為,在對待自己的有可能引起他人恥笑的缺陷上,敢于并善于自嘲,也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它幫助我們輕松化解流言蜚語。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說明:自尊要適度。
那么怎樣正確面對別人的批評與議論呢?
我們應該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無關緊要的事情忍讓一下就過去了。
討論課本15頁事例,陶校長為什么反而給他四塊糖?
分享: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演一演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的真實事例。
總結:
尊重他人的表現:對他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人格。
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一是要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二是善于欣賞、接納他人,三是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在相處時發生碰撞、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面對不同的個體,要想做到彼此尊重,就要寬容大度。對他人的優勢、長處是誠心贊美還是嫉妒挖苦,對他人的缺點錯誤是以寬容之心對待。只有尊重他人才能的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真正贏得自尊。我們應掌握更多與人相處的技巧。
(四)教學反思:
本課讓學生從多角度把握自尊,在體驗中感悟什么是自尊,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區別虛榮與自尊。讓學生明白自尊與尊重他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應該怎樣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發展,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和學生自身的情景表演,完成教學任務,把握重點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