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三角形特性》評課稿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學生通過第一學段以及四年級上冊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呂老師和王老師的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兩位老師都在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合理運用遷移,采取了創造性的教材處理,讓我受益匪淺。
呂老師在探索三角形的定義一環節,通過畫三角形,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活動中讓學生直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概念的形成。進而借助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條件引導學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重點討論理解“三條線段”、“圍成”突破難點。從直觀到抽象,經歷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
在認識三角形的高一環節兩位老師都能夠從生活情境(選擇長頸鹿的家)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出示三幅圖,先讓學生直觀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對后兩幅圖進行辨析,讓學生對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并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為突破教學難點做充分的鋪墊。
在總結三角形高的畫法上王老師通過“比,平移,畫,標”簡短的概括再加上老師和課件的示范更容易讓學生熟練掌握。但呂老師講解不同類型三角形高的位置各不相同,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三角形高這一難點。
在認識三角形“具有不穩定性”這一特性時兩位老師都通過創設游戲情境,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親歷數學探究活動中,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學會應用三角形的穩定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發現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樂趣。
以上這些都是我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我要把上述亮點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使自己的課堂更加民主更加生動有趣。
【四年級《三角形特性》評課稿】相關文章: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10-24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11-03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03-28
關于《三角形的特性》的評課(精選11篇)04-20
《認識三角形》評課稿09-05
三角形的分類評課稿08-22
《三角形的分類》評課稿11-21
《三角形的認識》評課稿04-22
《三角形面積》評課稿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