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數學《認識不等式》評課稿
陳老師在八(1)班開了《認識不等式》的公開課,《認識不等式》是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的第一節課,縱觀陳老師老師上的這堂課,有以下幾點是值得我今后要學習的。
1、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做到讓數學生活化,使學生從生活開始、在生活中學、到生活中用。同時又不乏情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引題時,以玩蹺蹺板情境設計了五道題目,讓學生列出式子,再觀察式子的特征,引出不等式的概念,再如暢所欲言時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不等關系:學生舉出了用汽車超速、天平稱量物體、小朋友玩蹺蹺板等例子,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本質。
2、陳老師的課堂教學風趣、幽默,教態親切、語言準確富有感染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得到體現。老師能夠和學生在一起來進行探究,并且能夠走進學生以學生的身份來進行教學,和大家一起討論問題。
4、課件設計時以不同顏色突出顯示,以加強視覺效果,提示了學生解題的方法。例如:根據數量關系列不等式時,用紅色標出了關鍵詞,滲透了學習數學的方法。
5、練習的設計上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如在最后一道練習陳老師設計了如下的一道題目:已知,小明說,你認為小明的說法正確嗎?為下節課《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質》做了鋪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還有許多都值得我們老師們的學習和借鑒,但也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在一起探討和研究,那就是:
1、陳老師對于學生回答問題的形式比較單一,是否可再豐富一些,也可促成生生互評。
2、整個課堂上知識訓練度的問題。也就是學生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和知識的獲取過程一樣,再去做具體的分析,還是要有一定的知識訓練度。
3、新課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要求老師放手學生又有效調控課堂。但是在整個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基本上都是讓學生動口去獲取的,學生動手去獲取知識還是比較少的。
【八年級數學《認識不等式》評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不等式》評課稿03-25
數學《厘米認識》評課稿04-09
數學《認識負數》評課稿04-09
數學《圓的認識》評課稿04-05
數學認識面積評課稿04-06
數學圓的認識評課稿04-28
小學數學圓的認識評課稿01-28
小學數學教材《認識比》評課稿03-17
數學評課稿:《乘法初步認識》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