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7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擬定制度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
一、公共場所的法人代表(負責人)是其經營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二、公共場所從業人員須進行健康檢查(每年一次)、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取得健康合格證明且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操作時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
三、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微小氣候、水質、采光、照明、顧客用品用具及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等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要求;反復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一客一換一消毒。
四、公共場所經營者須根據規模、項目設置清潔、消毒、保潔、盥洗等設施設備和公共衛生間,并保持正常運行。
五、公共場所消毒間須獨立密閉設置,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消毒設施和消毒設備,且運轉正常;消毒程序符合要求,消毒記錄及時規范。
六、公共場所須配備安全、有效的預防控制蚊、蠅、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設施設備及廢棄物存放專用設施設備。
七、公共場所經營者采購洗化用品、消毒產品等公共衛生用品時須索取檢驗合格證明和其他相關資料,并建立臺賬。
八、公共場所經營者須制定公共場所危害事故應急預案(方案),發生危害健康事故的應當立即處置,并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九、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室內須有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有專(兼)職人員對吸煙者進行勸阻。
十、公共場所經營者須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公共場所信譽度等級及衛生檢測結果。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2
1、公共場所下列項目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和要求,主要有空氣、微小氣候(溫度、濕度、風速);水質;采光;照明;噪音;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
2、嚴格執行衛生部發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的總則、衛生管理、衛生監督、罰則、附則等內容。
3、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健康檢查,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4、公共場所應做好以下衛生工作:
。1)公共場所環境復雜,應避免滋生蟲害,避免其成為傳播某些疾病的媒介。
。2)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與顧客的健康狀況是相互影響的,所以應嚴格做好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
。3)對供公眾使用的器具,應嚴格執行消毒管理,杜絕因器具消毒工作沒有做到位而傳染某些疾病。
。4)公共場所室內人群集中,易使空氣污濁,并傳播疾病,所以應嚴格做好消毒和空氣通風等工作。
。5)公共場所顧客逗留時間短,存有依賴思想,對公共場所保潔的責任心差,容易使公共場所變臟、變亂。應隨時做好公共場所的保潔工作,及時清理衛生死角,杜絕滋生蟲害的可能。
。6)公共場所容易通過物件的存放或接觸,產生相互污染,影響人們的健康。應嚴格做好公共場所物件的分類存放、分類管理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5、經營場所嚴格執行以下禁煙制度:
(1)員工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違規者按照相關規定處罰。
(2)做好禁止吸煙的宣傳教育工作。
。3)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內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標志。
(4)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內不放置吸煙器具,不得設置煙草廣告。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3
1、持有有效衛生許可證并在經營場所醒目位公示。
2、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及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上崗。
3、建立衛生管理網絡和本單位衛生管理檔案,配備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衛生制度管理張貼上墻。
4、開展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并在醒目位公示衛生信譽度等級。
5、按照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對經營場所的環境及顧客用品、用具等進行衛生檢測,每年不少于一次,并在醒目位公示檢測結果。
6、店堂內有醒目的禁煙標志或宣傳標語,有專(兼)職吸煙勸阻人員,場所內無吸煙痕跡。
7、顧客使的茶具、毛巾等用具必須一客一消毒。
8、空調濾網應定期清洗,每月不少于1次,保持濾網整潔無積塵;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按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規定清洗消毒,并有記錄。
9、保持經營場所內外的環境衛生整潔,通風良好,無衛生死角,設有相應的防蠅防塵防鼠設施。座位套應定期清洗,保持整潔。不得使用滑石粉,煙霧劑和殺菌波長的紫外線燈。衛生間無異味,大小便池無積垢。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4
食堂是學生生活一個公共場所,應保證良好的清潔環境,為進一步提高與完善衛生管理,制定以下制度:
一、在食品操作過程,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嚴把"病從口入"關,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去做,保證就餐者的身體健康。
二、將食堂的.工作場所進行嚴格劃分,分別由將衛生分擔區域落實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每人將自己的衛生分擔區域認真清掃整潔。
三、食堂衛生要天天保持干凈整潔,做到窗明地凈,無油漬,窗臺無灰塵。保證紗窗完整無破損,發現破損時及時上報修理。暖氣片(管)及各種上下水管道無灰塵。垃圾桶要及時清理,不得長時間存放。
四、每周六、日進行衛生大掃除,周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檢查,對檢查不合格的區域,根據情節進行處罰。
個人衛生:
(一)必須具備有區級以上衛生部門的健康證。
(二)工作時必須著工作服、戴工作帽(巾),并要保持衣裝整潔干凈。
(三)必須有良好的個人衛生,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發、勤剪指甲、勤洗工作服。
(四)在工作期間不允許佩戴特別的飾品,女員工不應畫濃妝,涂染指甲;男員工不留長頭發、長胡須。
(五)不得穿褲頭、背心、拖鞋上班。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5
為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預防疾病,保障人體健康,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結合我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健康體檢,取得健康合格證方可上崗工作。
二、從業人員應具備相關的衛生法規和基本衛生知識。新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必須經過衛生知識培訓后方可上崗工作。每兩年組織從業人員復訓一次,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合格率必須達到80%以上。
三、人事部建立從業人員健康體檢檔案,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衛生檢測機構進行體檢,并上報應體檢從業人員名單。從業人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
四、對健康體檢中發現的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患者,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五、樹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理發、勤剪指甲、勤換工作服。保持手的清潔,加工時不留(染)指甲、不染(燙)發、不帶飾物、男生不留長發;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6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公共場所,可導致疾病,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為加強學校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創造校園內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預防疾病,保障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依據衛生部《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教育部《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公共場所的實際制定。
第三條 本辦法所指公共場所包括以下單位(場所):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游泳館、邵逸夫館、科學會堂、西校區大禮堂、南校區主樓報告廳、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學生俱樂部、計算機房、公共浴室、賓館(學術交流中心所屬的學人、學府、學林)、商店、書店。
第二章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
第四條 學校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為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公共場所衛生,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五條 圖書館、博物館、校長辦公室、宣傳部、團委、后勤處、學術交流中心、體育學院、有計算機房的學院(中心)、開辦商店或書店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有關規定,建立并完善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對所屬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主動接受省市衛生監督機構和學校職能部門的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整改。
第六條 本辦法列為公共場所的單位或場所,必須嚴格執行學校和主管部門制定的各項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建立衛生責任制,把各項管理制度認真落到實處,對自身衛生狀況和制度落實情況經常進行自查。
第七條 本辦法列為公共場所并從事經營的單位或場所,必須辦理'衛生許可證',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不得從事經營活動;從事經營的單位或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必須進行查體,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能從事本職工作。
第八條 患有病毒性肝炎(不含病毒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痢疾、傷寒、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治愈前不得在體育館、游泳館、計算機房、賓館、商店、書店從事直接為師生和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三章 公共場所衛生要求
第九條 圖書館、博物館、計算機房、邵逸夫館、科學會堂、西校區大禮堂、南校區主樓報告廳、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學生俱樂部的衛生要求:
(一)有健全有效的衛生制度,室(館)內環境整潔、窗明幾凈,采用濕式清掃,及時清除垃圾污物,無異味、無鼠害、蟲害。
(二)每日開窗進行自然通風,無法自然通風的場所,要安裝機械通風裝置,保持空氣流通。要定期進行空氣消毒。
(三)室(館)內禁止吸煙。
(四)計算機房須安裝紫外線消毒裝置,每日進行紫外線消毒。
(五)衛生間要認真清掃,保持清潔;要安裝機械通風裝置,無異味;要定期進行消毒、殺蟲,無蚊、蠅。
第十條 體育館、游泳館、公共浴室、賓館、商店、書店的衛生要求,嚴格按照衛生部頒布的《體育館衛生標準》、《游泳館衛生標準》、《公共浴室衛生標準》、《旅店業衛生標準》、《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執行。
第四章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 學校公共場所衛生管理的執法檢查機構是sd省衛生監督所,負責依法實施對我校公共場所的衛生檢查;市、區衛生監督機構對我校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依法實施衛生監督。
第十二條 學校醫院與衛生管理處是學校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職能部門,負責學校公共場所衛生管理的監督,并配合省、市、區衛生監督部門對我校實施執法檢查和監督檢查。
第五章 責任追究與處罰
第十三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致使師生健康受到傷害的,學校將追究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并按有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
第十四條 對違反衛生部頒布的相關衛生標準,被衛生監督機構查處的單位(場所),學校將追究單位負責人和責任人的責任;如造成嚴重危害師生員工或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學校將給予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應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施行,由醫院與衛生管理處負責解釋。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7
一、設施及藥物準備
1、紫外線消毒柜或臭氧消毒柜;用于理發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
2、蒸汽消毒柜或含氯消毒制劑:用于毛巾、面巾等的消毒:
3、醫用戊二醛消毒藥;用搪瓷或不銹鋼滅菌缸浸泡消毒痤瘡針、眉夾等美容工具。
二、操作程序
1、消毒順序:消毒前先洗凈—消毒—保潔
2、消毒方法:
A、理發工具消毒:將理發工具放入紫外線或臭氧消毒柜內消毒,消毒時間為20分鐘2剪刀應打平放,雙面消毒。
B、毛巾消毒:用蒸汽消毒柜熱力消毒,80℃蒸10分鐘以上或用100—500mg/含氯制劑浸泡15分鐘以上。或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
C、痤瘡針、眉夾美容工具:用2%戊二醛在搪瓷或不銹鋼滅菌缸內浸泡30分鐘,2%戊二醛14天理換一次。
D、美容用盆:用100—500mg/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鐘消毒或使用一次性衛生塑料袋。
E、美容師手部:洗凈后用酒精擦拭或用100—500mg/含氯消毒液浸泡2分鐘。
3、保潔:
A、采用高溫消毒:消毒后的工具應干爽清潔,可直接放入保潔柜內。
B、采用藥物消毒:消毒后的工具應放置10至15分鐘后放入保潔柜內。
C、消毒柜兼作保潔柜: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該柜的容量應不少于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凡新置入的工具應消毒后使用。
三、注意事項
1、所使用的清潔液和消毒液必須是已取得衛生許可證批準文號的合格產品,并在批準的有效期內。使用單位應保存上述批件的'復印件備查。
2、用紫外線消毒柜消毒的理發用具必須雙面消毒。
3、各類理發工具的總數量應不少于設計最大可容量的3倍。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06-13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2-23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06-13
公共場所衛生的管理制度04-17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熱門】12-07
【推薦】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2-08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薦】11-28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熱】11-27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管理制度01-31
餐飲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