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隨筆-耐心慢讀孩子這本書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那么,什么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隨筆-耐心慢讀孩子這本書,歡迎大家分享。
“下面誰來給大家唱首歌?”孩子們坐著休息時我來了個提議。“老師,我也會唱。”聽到這個陌生的聲音,我心中一個驚喜,這個從開學至今只是哭的“哭寶”終于開口說話,并參與到活動中來了。
這個“哭寶”是今年開學時新來的小女孩,從沒上過學,第一個星期只是哭,嘴里就兩個字:“回家,回家”。老師哄啊騙啊,招數用盡也無反應。我們老師商定采用忽略+關注的方法來對待她。忽略就是在她哭的時候不理她,大家活動時也不叫她,關注就是在組織其他幼兒活動時偷偷關注她,及時提醒她上廁、喝水等,讓她慢慢適應幼兒園新的環境。第二個星期這個“哭寶”眼看哭著無指望,就一心想著只要離開這個教室,于是吵鬧著要去大班的哥哥身邊(她鄰居),于是帶她去了哥哥身邊,一天下來不哭也不鬧,就做著哥哥的小尾巴。這樣過了兩天,她又吵著要去門衛保安叔叔的身邊,想著在那兒等奶奶來接時可以近一些。揣摩著這孩子的小心眼,知道她還是想家,我們就改變了方法,把她拉回了自己教室,于是重現了剛來時的一幕。怎么辦?后來老師和家長共同想出了讓奶奶陪讀的方法來試試。于是第三個星期,奶奶送來“哭寶”后就陪坐在她身邊,第一天讓奶奶全天候陪同,一點都不哭。第三天讓奶奶陪了半天,于是她哭了一會兒,但就是不肯參與到活動中來,就是一個人坐著,想想再哭會。第四天,奶奶送來后一會就讓她走了,于是“哭寶”哭了一陳后不哭了,可還是可憐兮兮地坐著,時不時地看看別的小朋友玩,可一叫她她就低下頭不理人。看著她的這種狀況,我們知道這孩子已經開始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接下來就是要找機會讓她參與活動了。于是我們想辦法先讓其他的小朋友叫她玩,不管她愿不愿意去,都要去叫她一下,慢慢地,她跟在其他小朋友后面動起來了,可就是不和其他小朋友說話。于是我們每天離園總結時總要表揚她一下,“今天沒哭啊”“今天自己吃飯啦”“今天參加活動啦”……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將近一個星期了,今天她終于開口了,而且愿意給大家表演了,于是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鼓掌歡迎她,看著她兩手反背著認真地給大家唱歌的樣子,我從內心由衷地舒了口氣,為我們對這孩子的耐心慢讀,更為孩子度過了入園心理適應期。從那以后,她慢慢愛上了幼兒園,雖然早晨來園時還偶爾有點小不情愿,但一會就會投入到活動之中,活潑、調皮的一面漸漸顯露出來,用娃娃家的電話機手舞足蹈地和奶奶“通電話”、用娃娃家的“鍋”扣在頭上做起了“帽子”,看來,她這本書還真值得我們慢慢來讀,但卻是要我們換一種角度來讀了。
【教育隨筆-耐心慢讀孩子這本書】相關文章:
耐心引導教育隨筆05-08
耐心引導教育隨筆4篇05-08
教育孩子隨筆04-26
教育隨筆-應該教育孩子09-01
教育隨筆-孩子是與非08-17
教育隨筆:頑皮的孩子08-05
教育隨筆-孩子寶物08-05
教育隨筆:尊重孩子08-16
教育隨筆-孩子畫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