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軍神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軍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讓學生感受劉伯承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學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2.理解表現“軍神”的重點語句,能說出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板書“神”字,同學們看到這個字會想倒什么?(預設:“神”能夠法力無邊、騰云駕霧……)
2.板書“軍”字,看到“軍神”你又會想到什么?(預設:打仗百戰百勝、作戰勇敢、槍法很準……)
3.同學通過預習知道“軍神”指的誰嗎?(劉伯承)
4.多媒體出示劉伯承圖片,介紹劉伯承生平資料。
5.劉伯承同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為什么被稱作“軍神”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第3課《軍神》。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回報課文主要內容。
(預設:這一課講的是劉伯承年輕時治療受傷的眼睛,拒絕使用麻醉劑,沃克醫生稱贊他是“軍神”的故事。)
三、細讀感悟
1.過渡: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為“軍神”。請同學們快速流覽課文,劃出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段落。
2.學生匯報所劃段落。(課文第23自然段,生讀,教師在大屏幕上出示這段話。)
3.是劉伯承的哪些表現使得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稱贊他是“軍神”呢?下面請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
4.匯報交流以下三個要點:手術前拒絕麻醉、手術中一聲不吭、手術后數出刀數。
要點一:劉伯承手術前拒絕使用麻醉劑。(預設:劉伯承眼睛受了重傷,醫生給他做手術,他拒絕使用麻醉。)
課文的哪些段落具體寫了這一點,你能讀讀有關的段落嗎?(第13、14自然段)
師板書:前、拒絕麻醉。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預設:做這個手術很痛。)
師:沃克這兩句話體會了什么感情?(預設:①他對劉伯承很關心。②包含了吃驚。③感覺到說這兩句話時很緊張。)
師:為什么?(預設:①因為他竟有點口吃地說。②他被震驚了。③因為從來沒人拒絕使用麻醉劑。)
師:好,帶著這些體會再來讀讀這句話。(學生朗讀)
師:而劉伯承的回答只包含了四個字—試試看吧。
師:包含了什么?(預設:①劉伯承很自信。②我體會到劉伯承很勇敢,因為手術不施行麻醉是會很痛苦的。)
師:那是一種什么樣的痛苦呢?他知道嗎?(預設:知道,因為沃克告訴他,他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球,還要一刀一刀地割掉新生的息肉。)
過渡:“試試看吧!”平靜的回答,不平凡的選擇,為了一個清醒的大腦,劉伯承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忍受,選擇了疼痛,正是手術前劉伯承這無畏的選擇,才會贏得沃克后來的贊嘆。(引導讀多媒體出示課文23段)
要點二:劉伯承手術臺上的表現。
師:還有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預設:劉伯承做手術時一聲不吭,忍受著劇烈的`疼痛。)
師:能讀一讀有關的段落嗎?(生讀17、18段)同學們從他的朗讀中體會到了什么?(預設:①劉伯承太偉大了。②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③劉伯承有堅強的意志。)
師:(課件出示配樂課文插圖,教師深情地敘述)多么堅強的軍人,讓我們悄悄地走進手術室,走進這震撼人心的場景里,去經歷、去感受。無影燈下,手術臺旁,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幾十年前動人的一幕,從他們各自不同的神情中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體會到了什么?(預設:看見劉伯承把嶄新的單抓破了,他的手流汗了。)
師:你聽見了什么?(預設:剪刀的聲音、劉伯承抓破床單的聲音。)
師:你的心情怎樣?(預設:非常緊張、非常擔心。)
師:沃克醫生心情怎樣?(預設:非常緊張。)
師:課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沃克醫生此時非常緊張?(預設:“手術臺旁一向從容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雙手卻有些顫抖”這句話說明他很緊張。
師:沃克在為他擔心,擔心這位年輕人忍受不住這樣的痛苦。所以一向從容鎮定的他,此時雙手也有些顫抖了。我想不僅是親身經歷這一事件的沃克醫生和護士敬佩他,我們所有的人看到了這些,讀到了這些都會敬佩他,讓我們滿懷敬佩之情,齊讀這一段吧!(出示齊讀18段)
要點三:劉伯承在手術后說出刀數。
師:你還從課文中的哪些段落讀出了劉伯承的意志?(預設:手術后,劉伯承說出刀數。)(師根據回答板書:后、說出刀數)
師:哪些詞語給你這種感受。(抓住“勉強一笑”一詞再次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師:是啊,他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疼痛,不但沒有暈過去,還說出了刀數,所以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
四、回歸整體,感受軍神內涵
1.沃克從開始就這樣對劉伯承嗎?(不是。)
2.請同學們根據屏幕提示,快速讀書,劃出沃克神情變化的詞語,讓我們透過沃克醫生的神情變化再來體會。
3.引起沃克這一系列神情變化的原因時什么?(劉伯承過人的堅強意志。)
4.同學們,交流到這兒,能結合你的感悟談談為什么劉伯承人堪稱“軍神”嗎?
5.學生匯報:劉伯承手術前拒絕麻醉、手術中一聲不吭、手術后說出刀數,他有常人所沒有的堅強的意志,所以才稱他為“軍神”。
6.總結軍神含義:軍神就是有著堅強意志的軍人,他超出了一般的軍人,他是軍人之靈魂。劉伯承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軍神”的含義。
五、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用心走進了課文。劉伯承的堅強意志不僅征服了性情孤傲沃克醫生,也征服了我們每一個人。《軍神》只是劉伯承戎馬生涯的一個片斷,正是這段不平凡的經歷,磨練了他的堅強意志,他憑借著自己清醒的大腦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征服了全世界。
軍神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根據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理解劉伯承為“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這是()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導學“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3)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導學“術前”部分。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2)聯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4)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3、導學“術中”部分。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2)課堂交流
(3)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小結。
4、導學“術后”部分。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沃克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3)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會怎么想?
(4)根據提示語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軍神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掌握并運用新詞。
2、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詞句,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3、培養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4、培養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描寫人物對話、神態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解讀“軍神”內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學問式教學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讀題質疑
1、談話。同學們,首先老師請教大家一個字(板書:神),誰能解釋一下這個字?一字多義,是漢字的特點。如果用它來指現實生活中的人,你認為哪種意思更貼切?好,我再加上一個字(軍)。兩個字合起來什么意思?(齊讀課題)
2、讀題。看到課題,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3、質疑。預設:誰是軍神?
誰稱贊他為軍神?
講了一件什么事?
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二、初讀感知,自主釋疑
1、初讀交流
2、釋疑匯報
三、鎖定重點,解讀“軍神”
1、(出示稱贊的話語)快速瀏覽全文,找出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的話。
2、自由讀,體會沃克說這話的感情。
3、再讀,引導質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預設:沃克為什么會驚呆?
為什么說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為什么說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4、梳理問題,讀文釋疑
四、交流釋問,品讀“軍神”
1、抓關鍵詞句,體會軍人與普通人的不同。
⑴體會就診時沃克醫生的語言和表情變化。
⑵補充資料,進一步體會劉伯承身負重傷卻從容鎮定。
2、抓關鍵句段,體會軍神與軍人的不同。
⑴手術前,抓劉伯承與沃克醫生關于“拒絕麻醉劑”的對話,體會其選擇之殊。
a、指導理解對話。
b、出示補充資料。
⑵手術中,抓劉伯承的表現,體會其意志之堅。
a、生扣關鍵詞句充分交流。
b、出示影像資料,體會軍神鋼鐵意志。
c、指導多種形式朗讀,體會情感。
d、再讀重點段,加深感悟。
⑶手術后,抓沃克先生與劉伯承的對話,體會其表現之神。
a、分角色朗讀對話。
b、體會72刀凝重的蘊含。
c、又讀重點段。
五、回歸重點,升華情感
1、說:面對畫像,此刻,你想對劉伯承爺爺說些什么?
2、讀:朗誦詩歌,升華情感。
六、拓展延伸,再問再究
1、總結全文:這節課,我們讀懂了《軍神》這個故事,知道了“軍神”是人們對劉伯承由衷的贊美。人們還稱他為“武神”、“編外參謀”、“教書先生”,每個稱呼后面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想了解嗎?
2、延伸存問,指導課外探究內容,出示課外閱讀書目。
附板書:
從容鎮定
拒絕麻醉
一聲不吭
劉伯承
病
人
軍
人
軍
神
沃 克
驚
疑
顫
抖
驚
呆
軍神教學設計4
一、復習導入
1碧羈眨嚎撾鬧械摹熬神”是指_________,這是________對他的敬稱。
2敝該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蔽摯艘繳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嗎?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比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一)導學“求治”部分
1敝該朗讀第一自然段。
2蔽摯艘繳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3繃醪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狽紙巧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導學“術前”部分
1倍煉痢⑾胂搿⒒畫、議議。
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2繃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輩揮寐橐┮馕蹲攀裁矗
4繃醪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庇懈星櫚乩識粒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三)導學“術中”部分
1弊雜啥量撾模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2笨翁媒渙鰨–AI演示兩個句子的不同之處)。
比較句子(正面描寫):
一條嶄新的墊單竟被抓破了。
一條嶄新的墊單被抓破了。
比較句子(側面描寫):
手術中,一向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卻雙手微微發抖。
手術中,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卻雙手微微發抖。
3繃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敝傅加懈星櫚乩識粒從對比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斃〗
(四)導學“術后”部分
1蹦讀課文。
2繃醪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
3蔽摯艘繳聽了有什么反應?
4蹦憔醯夢摯艘繳可能會“失聲喊”些什么內容呢?
5蔽摯艘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6敝傅幾星槔識粒骸白鐾曄質酢…了不起的軍神!”
7閉鵓的沃克醫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可能會怎么想呢?
8蔽什么問名字時,要“關上手術室的門”?
9被出本節中的提示語,根據提示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語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10敝傅擠紙巧朗讀,表演這一段。
四、小結全課,布置作業
軍神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并組詞。
沃 劉 齡 匪 拒 醉 劑 施 哼 暈 勉 堪 承
2、學生互相說說易錯的字:
容易少橫的字:齡 醉
容易多橫的字:哼
注意字的筆順:匪
二、談話導入新課
軍神,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為什么要稱他為軍神呢?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按怎樣的順序來敘述事情的?
板書:
手術前(1~10)
手術經過(11~17)
手術之后(18~26)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默讀思考:
⑴ 劃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簡單批注在書上。
⑵ 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互相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質疑。
⑴ 指名讀劃的相關的句子,簡單說體會。
⑵ 解詞:
審視—仔細看。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附:板書設計
17軍神
沃克醫生稱劉伯承──軍神
手術前(16.10)
手術經過(116.17)
手術之后(186.26)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根據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理解劉伯承為“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 ),這是( )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 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導學“求治”部分
⑴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⑵ 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⑶ 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⑷ 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導學“術前”部分。
⑴ 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⑵ 聯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⑶ 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⑷ 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⑸ 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3、導學“術中”部分。
⑴ 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⑵ 課堂交流
⑶ 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⑷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⑸ 小結。
4、導學“術后”部分。
⑴ 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沃克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⑵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⑶ 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會怎么想?
⑷ 根據提示語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⑸ 指導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板書設計〗
17 軍神
沃克醫生稱──劉伯承──軍神(驚人的毅力)
求治──術前──術中──術后
鎮定、平靜──一聲不吭
軍神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劉伯承堅強如鐵、意志如鋼的品質。
3、領悟文章的一些表達方法,初步形成在讀書時留意作者寫作方法的品質。
課前準備:
1、完成課前預習。
2、收集劉伯承的資料,并作了解。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背景
1、課前:談談關于十大元帥的事,有機滲透介紹劉伯承的生平。
2、板書課題,讀題,字面釋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利用“學案”,完成相關學習活動。
2、交流預習情況,教師相機點撥。(詞語、主要內容、行文結構)
三、呈現版塊,自讀自悟
按照文本順序而教。
1、預設版塊一(手術前):
先介紹劉伯承這次負傷前后經過的資料,了解當時中國社會的大環境。
預設要點:抓劉伯承、沃克醫生的`語言和表情神態的詞句進行體會。
2、預設版塊二(手術中):
預設要點:抓住課文里沃克醫生和劉伯承的表現,進行多元感悟。
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適時播放電影《青年劉伯承》中“手術臺上”的片斷。指導感情朗讀。
3、預設版塊三(手術后):
預設要點:抓住“72刀”“肅然起敬”等,進行全面感悟。
四、升華情感,自然結課
學生寫話,升華認識。
軍神教學設計7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學生隨教師書空。
2、齊讀課文,簡要談談讀后的感受。
3、大屏幕出示劉伯承元帥生前的一組照片,簡介元帥生平。
那么,《軍神》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揭示自讀要求:
三、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意思。
3、反復朗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4、快速朗讀(或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再次快速瀏覽全文,找到沃克醫生稱贊軍神劉伯承的話,并畫下來。
2、齊讀這句話,體會沃克醫生說這句話時帶著怎樣的感情?
(驚訝、激動、贊美、崇敬……) 。
3、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讀這個句子1
4、引導質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5、引導學生自主解疑:其實這些“為什么”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只要我們用心去讀課文,去體會,你一定會從文中找到答案!
四、匯報交流,解讀“軍神”內涵。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己的研讀成果,進行集交流。
(1)就診時,抓沃克醫生的語言和表情神態的詞句進行體會。
a、“你是軍人!”!沃克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定!”
b、“他愣住了,藍色的眼睛里閃出驚疑的神情。”
c、從沃克一開始的“冷冷”到“目光柔和”。
(2)手術前,抓劉伯承與沃克醫生關于“拒絕麻醉劑”的對話,進行體會。
(大屏幕出示:沃克醫生與劉伯承的這組對話。)
(3)手術中,抓住課文里沃克醫生和劉伯承的表現,體會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
(4)手術后,抓住"72刀”,體會劉伯承超凡的意志。
2、此刻大屏幕再次出示重點句,師引讀:“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生齊讀!)這是沃克醫生發白內心深處的贊美!(生再讀) 。
3、老師小結,升華情感,再讀重點段。
劉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也征服了我們。手術臺上那驚心動魄的一幕更讓我們每個人難忘!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永遠記住劉伯承在手術臺上的表現!
(生再讀第16和第17自然段。到此,學生對“軍神”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五、升華情感,小結寫法。
1、抓沃克醫生前后情緒變化的關鍵詞:
“冷冷的”——“肅然起敬”
2、從“冷冷”到“肅然起敬”,沃克醫生的心中充滿了敬佩!那么此刻你想對劉伯承說些什么?
(生自由談話,升華情感。)
3、小結:為了表現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課文不僅從正面描寫劉伯承的表現,還用了大量的語言去表現沃克醫生的神態、情緒的變化,從側面進行烘托。課后,請同學們從文中畫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詞句,再讀一讀,好好體會。
六、延伸拓展。
這節課,我們讀懂了《軍神》這個故事,知道了“軍神”是人們對劉伯承的由衷贊美。還有人稱劉伯承為“武神”。
軍神教學設計8
教學理念:
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營造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多樣的閱讀方式,讓學生體會情感,積累情感,升華情感,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自主探究,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感悟劉伯承堅強的意志,培養學生對革命領袖的崇敬。
3、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感悟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劉伯承將軍的資料、圖片;
2、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教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劉伯承像,問: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
2、誰來介紹劉伯承?(讓學生用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介紹劉伯承)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速讀感知把握情感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用簡潔的話概括。
3、檢查:
(1)出示詞語:沃克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暈過去勉強劉伯承
(2)交流感受。
三、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再讀課文,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處,好好的多讀幾遍,細細的體會,為什么會獲得這樣的感受?再在小組內交流。
(二)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三)全班交流。(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出示有關語段,在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的同時,指導感情朗讀,讀中悟因,讀中生情。)
重點交流以下幾處:(其余幾處讓學生自由交流,結合理解,指導感情朗讀)
a、出示:“他愣住了,……他冷冷的問……”
1、“愣住”、“冷冷”分別說明什么?
(學生說體會,師相機板書:冷冷)
2、指導學生讀好開頭至課文11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讀,評議;男女生分角色再讀。要讀出劉伯承的鎮定,沃克醫生的傲慢。師相機板書:微笑)
b、出示:“沃克再一次愣住了……一刀刀割掉!”
1、引讀,問:你讀懂了什么?
2、學生交流。(師相機板書:愣住)
3、再讀這一段。(“能忍受”“摘除”“一刀刀割掉”
用紅色顯示,讀出沃克醫生吃驚、難以相信的語氣;突出手術之重、之大。)
4、引讀第15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c、出示第16、17兩自然段。
1、學生抓住重點字詞或聯系上下文、或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顫抖汗珠滾滾忍不住一聲不吭
緊緊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居然”用紅色顯示)
(師相機板書:顫抖汗珠滾滾一聲不吭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2、指導讀好這兩段。
d、出示22自然段。
1、學生抓住重點字詞談體會。(師板書:驚呆勉強一笑)
2、指導讀好這兩段。(指讀;評價;再指讀,齊讀。讀出沃克醫生的無比敬佩、由衷贊嘆之情。師板書:肅然起敬)
3、(師指板書)追問:是什么使沃克的神態、情緒有這樣大的變化?
4、再次齊讀22自然段。
5、(點擊段落中“軍神”兩字,使其呈現紅色)問:現在,你怎樣理解它?
6、讓我們帶著對劉伯承的敬佩之情再讀一讀課題:軍神!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師指劉伯承像)說:現在,這位可敬的軍神就在我們面前,你想對他說什么?(學生先寫下來,再交流。)
2、師述:全體起立,向這位可敬的軍神獻上我們最崇高的隊禮!敬禮!
3、深情朗讀全文。
4、總結:同學們,學了課文,你有哪些收獲?(讓學生自由交流,可以是感想,可以是寫法,也可以是其他,只要與課文內容銜接,都可以。)
5、出示作業超市:
(1)寫一篇簡短的讀后感。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并談談自己的感想。
(3)繼續搜集劉伯承(其他革命前輩也可以)的故事,舉行講故事比賽。
附板書: 軍神
沃克 劉伯承
冷冷 微笑
愣住 平靜
顫抖 汗珠滾滾 忍不住 一聲不吭 青筋暴起 汗如雨下
驚呆 勉強一笑
肅然起敬
軍神教學設計9
設計理念
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讓學生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尊重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多元反應,讓學生自讀感悟,自我探究。通過讀一讀、演一演,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根據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理解表現劉伯承為“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_________,這是________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嗎?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一)導學“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3、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導學“術前”部分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
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2、聯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4、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三)導學“術中”部分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2、課堂交流(CAI演示兩個句子的不同之處)。
比較句子(正面描寫):
一條嶄新的墊單竟被抓破了。
一條嶄新的墊單被抓破了。
比較句子(側面描寫):
手術中,一向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卻雙手微微發抖。
手術中,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卻雙手微微發抖。
3、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對比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小結
(四)導學“術后”部分
1、默讀課文。
2、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
3、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
4、你覺得沃克醫生可能會“失聲喊”些什么內容呢?
5、沃克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6、指導感情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7、震驚的沃克醫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可能會怎么想呢?
8、為什么問名字時,要“關上手術室的門”?
9、畫出本節中的提示語,根據提示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語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10、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這一段。
四、小結全課,布置作業
軍神教學設計10
[教材解讀]
《軍神》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主要講述了劉伯承到一家外國診所做眼部手術,拒絕使用麻醉劑,為他做手術的外國醫生沃克稱他為“軍神”的故事,贊揚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鋼鐵般的意志。本文以“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為序組織材料,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推動故事向前發展,并通過對人物語言和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描寫來表現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劉伯承的鋼鐵意志,既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2.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詞句,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學習課文運用側面描寫、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4.讀懂課文,了解劉伯承的鋼鐵意志,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實現革命理想堅定剛毅、勇于戰勝一切困難的偉大精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媒體運用]
1.硬件媒體:計算機投影儀
2.軟件媒體:文字畫面聲效
[教學理念]
1.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2.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重視學生獨立鉆研文本,潛心會文,使學生經歷閱讀實踐。在師生與文本平等對話的過程中,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4.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溝通課堂內外,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教學過程預設]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
昨天,老師給同學們講了一個發生在三國時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關云長刮骨療傷)那么,關云長刮骨療傷與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學生交流)
教師相機小結: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云長不用麻藥刮骨療傷,全無痛苦之色,神醫華佗尊稱他為“天神”。而本文,劉伯承以當年關公刮骨之氣概在不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卻一聲不吭,為其實施手術的.沃克醫生尊稱其為“軍神”。
2.板書“沃克”和“劉伯承”,相機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沃”和“承”。
3.了解學生生字詞掌握的情況。
(1)出示含有本課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生字的詞語,學生認讀。(課件出示生字詞)
年齡土匪繃帶拒絕施行麻醉劑
哼叫由衷勉強堪稱暈過去一聲不吭
(2)引導學生更換語境,給生字組詞擴詞。
〖學情預設〗
學生在讀詞語時易把“施行”的“施”讀成“shí”、“勉強”的“強”讀成“qiáng”。
學生在給生字“拒”擴詞時,可能組成詞語“距離”“規矩”等。
〖教學策略〗
若學生出現讀錯的現象,教師引導其他同學為其正音。
若學生出現同音替代的現象,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區分形近字“拒”和“距”“矩”,并分別組詞。
【用學生熟悉的相類似的故事導入新課,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間的聯系,又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課文有個大致了解。學生對字詞的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組詞擴詞,是為了更換語境,在新的語境中強化學生對生字的再認識。】
二、速讀課文以學定教
1.請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大致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時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畫出來。
〖學情預設〗
學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為什么說劉伯承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為什么稱劉伯承是軍神?
劉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腦做什么?
開始,劉伯承為什么謊稱自己叫“劉大川”?
……
〖教學策略〗
教師傾聽學生提出的問題,對那些在課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讀書當即予以解決;
對那些易于回答的問題,請知道答案的同學予以幫助;
對那些有思考價值、值得閱讀探究的問題,將其逐一梳理,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實踐自主解決。
在這里,教師還可以轉變角色,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和學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劉伯承,但寫沃克醫生的文字更多,這是為什么呢?
【關注學情,以學定教,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順學而導
在下面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通過讀書,逐一解決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做到順學而導。
教師相機過渡:下面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慶,來到臨江門外那個外國人開設的診所里,與劉伯承、沃克醫生一起經歷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難忘的手術,解開我們心中的不解之謎。
1.朗讀對話,體會從容鎮定。
(1)引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前11 小節,邊讀邊想:這一部分主要寫什么?(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把這部分內容說得更清楚一些。)
(2)借助資料,了解劉伯承的傷勢,體會劉伯承的從容鎮定。(課件出示劉伯承受傷的資料)
資源共享:1916年,在一次戰斗中,劉伯承為了救一位戰士,猛撲過去,敵人的一顆飛彈射中了他的太陽穴,又從右眼飛出,劉伯承當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3)分角色讀前11節,注意人物語氣、情緒的變化。師讀沃克的話,生讀劉伯承的話,體會這一部分人物對話的特點。
教師相機小結:這是一個軍醫和軍人之間的對話,所以他們的語言簡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看來,寫人物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點。
(4)相機解決學生在閱讀這一部分時可能提出的問題。
2.借助資料,體會意志之堅。
(1)指名讀12-15節,了解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
〖學情預設〗
學生在前面提出了“劉伯承為什么拒絕使用麻醉劑?他保持清
醒的大腦做什么?”的問題。
〖教學策略〗
教師可以從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切入,借助課外資料,幫助學生了解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課件出示資料)
資源共享:“孫臏失去了雙腿,依然可以指揮千軍萬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還有健全的大腦,也可以馳騁疆場,為祖國效汗馬之勞。”
軍神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3、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從人物的神態、動作了解偉人的精神世界。
2、在朗讀的基礎上,通過沃克醫生神態、情緒的變化,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注意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交流有關劉伯承的資料。
3、初讀課文,弄清文章敘述的順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教學過程 :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在我國的十大元帥中,有一個堪稱“”的人,他以鋼鐵般的意志博得了許許多多的人的稱贊,今天,我們要學習的19課《》,就是介紹的這位婦孺皆知的元帥——劉伯承。
2、板書課題
3、師生共同交流課前搜集到的劉伯承元帥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二、預習課文并交流
1、分小組進行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畫出沃克醫生稱贊的話,為什么稱他為?
(4)認真朗讀課文。
(5)質疑
2、全班交流預習收獲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指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談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默讀課文,畫出沃克醫生稱贊的句子。
4、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開頭——“試試看吧。”):講劉伯承在手術前拒絕使用麻醉劑
第二段(手術臺上——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抓破了):講在手術進行中,劉伯承忍受著巨痛,卻沒有吭一聲。
第三段(脫去手術服的`沃克醫生——完):講劉伯承的頑強意志,巨大的毅力得到了沃克醫生的稱贊。
5、分段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分段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指名朗讀劉伯承與沃克醫生的對話。
(1)劉伯承為什么要化名去診所里看病?
(2)沃克醫生是從哪些地方看出劉伯承是一名軍人的?找出來畫在書上。
2、出示自學提綱,分小組討論。
(1)劉伯承在手術前的心情和神態是什么樣的?
(2)是什么使他拒絕使用麻醉劑?
(3)在手術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和神態又是怎樣的呢?
(4)劉伯承清楚地數出了醫生的刀數,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
3、交流學習情況
4、理解沃克醫生的一段話,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體會沃克醫生敬佩劉伯
軍神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抓住中心句,聯系上下文,體悟其真正內涵。
2、運用課文語言練說,以內化語言,強化感受。
3、分角色朗讀,讀出體會和感悟。
4、聯系自身情況,談談感受。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點明中心句。
1、題目“軍神”是從哪兒來的?
2、把沃克醫生說的話讀一讀。
二、理解中心句
1、齊讀。
2、有幾句話?
3、指導朗讀:體會一下該怎樣讀?
三、聯系上文內容,體會內涵。
1、沃克醫生怎么知道劉伯承是一位軍人的呢?哪一節寫的?(生邊默讀邊思考)
2、分組朗讀第一節。師讀旁白,生體會鎮定。
3、沃克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我們分別從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來體會朗讀。
4、手術前,從哪兒看出劉伯承是“軍神”?
生邊默讀邊練說:手術前,劉伯承堅決______,堅定認為能_____,行為也很________!
追問:他為什么堅決不愿意使用麻醉劑?
5、分角色朗讀第2節,體會堅決。
6、手術中,從哪兒看出劉伯承是位軍神?生邊默讀邊劃重點詞邊練說:手術中,連一向鎮定的沃克醫生都_____,可劉伯承______,一條嶄新的床單竟然被他______。
追問:一向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為什么雙手微微發抖?聯系下文說說。
“一條嶄新的床單竟然被他抓破了”,你可以從中體會到什么?
7、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女生讀出沃克醫生擔心、緊張的神態,男生讀出劉伯承忍受劇痛的堅強。
8、過渡:沃克是在什么情況下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同學們輕聲讀第5節,然后回答。
練說:沃克問劉伯承_____,劉伯承笑著說___。在這種情況下,沃克稱劉伯承為________。
9、想象一下,沃克這樣喊時臉上會露出怎樣的神情?哪個詞語告訴我們這一點?
師點撥:失聲喊道,不由自主地喊起來,人只有在驚訝到了極點的時候才會這樣喊。
10、師述:是啊,手術中不用麻醉劑能忍受劇烈疼痛的病人沃克醫生也許碰到過,但能一刀由一刀數清刀數的病人沃克醫生在此之前絕對沒有碰到過,所以他才會驚奇到極點。同學們想想看吧,一刀,一刀,又一刀,72刀啊,該要忍受多長時間的劇痛啊!沃克醫生擔心他會暈過去,可他數得清清楚楚。這需要多么堅強的意志啊!這種意志超乎尋常,不可思議!常人是絕對、絕對做不到的。
練說:劉伯承爺爺,你的意志_________!真不愧是_____!
11、分角色朗讀第四節。
四、總結:最后,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劉伯承這位軍神超乎尋常的頑強意志吧!
欣賞配樂朗讀,激情跟讀。
五、作業
寫寫讀后感。
[評析]
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充滿生命活力的.對話過程。教師深入鉆研教材,領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內涵;深刻認識學生,把握學生的基礎、態度、特征,在此基礎上進行富有個性的教學設計。通過品詞析句、表達訓練、朗讀指導,用教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文本的情境塑造教學的情境,展開動人心弦、情味濃郁的教學過程,不僅達成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使“軍神”的形象和教學的情景印到了學生心靈深處。這不正是我們語文教學所孜孜追求的目標嗎?(萬小強)
軍神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分角色朗讀課文。”難點是“從課文中體會劉伯承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分角色朗讀課文,既是本課的訓練要求,又是幫助學生領會劉伯承偉大人格力量的重要途徑。為切實開展好這一活動,在精讀課文時,教師采用追問、組織學生聽、評、小組內分角色讀、教師適時點撥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并讀好每一處對話,體會劉伯承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
一、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第七單元第20課《軍神》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1個二類字。理解生詞意思。
3、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悟到劉伯承具有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要學習他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難點:從課文中體會劉伯承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
四、學情預測:
課文寫劉伯承將軍年輕時有一次眼睛負重傷后,堅持不用X,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術治療的故事,表現了“軍神”劉伯承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分為“求治(1)——術前(2)——術中(3、4)——術后(5、6)”幾個部分。
(1)三年級的學生對劉伯承的'事跡了解較少,教學時讓學生收集了解劉伯承將軍的生平事跡或故事,可以增加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本文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的內心世界,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來展示人的精神面貌。這樣的寫作方法三年級不可能一下子在讀中體會、領悟,教師要有適當的點拔。
五、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片
搜集劉伯承的資料、錄像
六、教學時間:
三課時
學案
1、收集有關劉伯承的有關資料。
2、查字典理解“神”的意思,說一說“軍神”的意思。
3、你能根據課題提出哪些問題?
4、標出課文中生字新詞,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能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擔心損傷外科男子漢軍醫職員失聲年輕人沃克傷勢
土匪手術X刀數一共愣住嶄新暈繃帶
理解下列兩個詞語的意思:
鎮定:
損傷:
土匪:
5、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根據下列段意,嘗試給課文分段。
(1)求治:鎮定自若
(2)手術前:堅決不使用X
(3)手術中:忍著劇痛、一聲不吭、抓破床單
(4)手術后:勉強一笑,被贊為軍神。
6、再讀課文,找一找文中是誰把劉伯承稱為軍神,他是怎么說的?用“XXXXXXXX”把它畫出來。
7、在這篇課文中,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
8、用“~~~~”畫出劉伯承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劉伯承是一個怎樣的人?
9、請你用自己了解的詞語來贊揚劉伯承。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8、用鋼筆描紅下列生字:
沃勢局職擔損刀共藥承
9、讀一讀,再抄寫下列詞語:
擔心損傷蒼白男子漢
軍醫職員失聲年輕人
軍神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精讀,理解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
3、憑借具體語言材料,學習劉伯承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情導入
1、揭題
2、媒體出示(十大元帥圖):同學們,你們看,這十位莊重威武,氣宇軒昂的軍人就是我國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帥。他們是——(生讀元帥名)。
3、指圖,這位就是被德國醫生尊稱為“軍神”的.劉伯承元帥。
媒體出示:簡介劉伯承
二、初讀,自主發現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你們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較難讀?
3、組織交流,指導讀好難讀的句子。
三、細讀,自主探究
1、指圖,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
2、細讀課文,提出要求:
從文中找出令你感動的語句,多讀讀,讀好它。然后再把你的感受和學習小組中的伙伴交流交流。
3、巡視指導
4、組織匯報,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動?為什么?
5、學習整合,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總結,升華認識
1、歸納:劉伯承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軍神:求治時——,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
2、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劉伯承爺爺說什么?
媒體出示:劉伯承爺爺,我想對你說……
五、課后延伸:
組織語文專題性學習,了解偉人故事,學習偉人品質。
軍神教學設計15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學生隨教師書空。
2、齊讀課題,簡要談談讀后的感受。
3、大屏幕出示劉伯承元帥生前的一組照片,簡介元帥生平。
(劉伯承,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他在硝煙與戰火中度過了幾十個春秋,戎馬生七十多年,他為中國革命事業,解放事業新中國的建設建立了卓越的功勛。他的一充滿了傳奇色彩。人們不僅尊稱他為“軍神”,還有人稱他為“武神”“教書先生”“編外參謀”等,這每一種稱呼的后面,都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那么,《軍神》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點評:真實的照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讓劉伯承元帥光輝而活的形象印入學生的心田,心油然升起一種崇敬之情,帶著這樣的情感走入文本,為后面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這樣的情境創設,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急于探求軍神”背后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看誰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3、簡單交流讀后的感受。
(點評:對于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來說,學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故事的梗概。要求學生快速閱讀,可以訓練學生快速捕獲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習慣。)
三、鎖定重點,品讀“軍神”內涵
1、再次快速瀏覽全文,到沃克醫生稱贊軍神劉伯承的話,并畫下來。
(大屏幕出示重點句: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2、齊讀這句話,體會沃克醫生說這句話時帶著怎樣的感情?
(驚訝、激動、美、崇敬……)
3、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讀這個句子!
4、引導質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學生問題預設:沃克什么會驚呆了?為什說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5、引導學生自主解疑:其實這些“為什么”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只要我們用心去讀課文,去體會,你一定會從文中找到答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問題閱讀討論、合作解疑;教師參與討論。)
(點評:帶著自己的疑問與文本進行全身心的對話,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能力和閱讀經驗,進行自我解疑的嘗試,是語文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自主實踐過程。同時,個性化的學習,也需要群體合作,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四、匯報交流,解讀“軍神”內涵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己的研讀成果,進行集體交流。
(學生自由表達,老師相機點撥,把握重點。)
(點評:在以自學探究為主的課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老師因勢利導,更不可缺。老師、學生、文本的再次對話,使學生對自己獲取的信息印象更為明晰,更為深刻。)
⑴就診時,抓沃克醫生的語言和表情神態的詞句進行體會。
①“你是軍人!”沃克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定!”
②“他愣住了,藍色的眼睛里閃出驚疑的神情。”
③從沃一開始的“冷冷”到“目光柔和”。
……
沃克醫生的語言和神態變化足以說明劉伯承的傷勢嚴重;而劉伯承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從容鎮定,可見他的堅強、勇敢,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而正是他的堅強意志使沃克的“目光柔和了”。
(出示劉伯承這次負傷前后經過的資料,讓學生的體驗更加強烈、明晰。)
(點評:有意識地給學生提示閱讀的價值取向,滲透閱讀的方法,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語言、神態的描寫之上。)
⑵手術前,抓伯承與沃克醫生關于“拒絕麻醉劑”的對話,進行體會。
(大屏幕出示:沃克醫生與劉伯承的這組對話。)
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學生分角色讀,在讀中體會劉伯承為了有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甘愿承受劇烈疼痛時的堅毅;體會沃克醫生生氣到吃驚,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變化。
(出示劉伯承在不同時期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不朽功勛的資料)
老師小結:事實證明,劉伯承的確以自己清醒的大腦,超凡的才智以及他的勇敢無畏,為中國革命事業、解放事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此刻他將為此付出──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劇痛!他的確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點評:讀,是學生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紐帶,因為學生只有真正明白了蘊含在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讀出感情;而讀的過程正是學生正確理解文本,領會作者表達的過程,這種體驗是心靈深處的,也是最長久、最深刻的。)
⑶手術中,抓住課文里沃克醫生和劉伯承的表現,體會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
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適時播放電影《青年劉伯承》“手術臺上”的片斷。通過讓學生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劉伯承承受的劇烈疼痛,去體會做手術的沃克醫生的心情是何等緊張。再反復朗讀課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從文字中再現畫面。
⑷手術后,抓住“72刀”,體會劉伯承超凡的意志。
通過讓學生回憶不小心使自己受傷的經歷,老師相機引出:據醫生介紹,摘除眼球手術要比割口子疼幾百倍、上千倍,因為視神經和顱內神經緊密相連……,而劉伯承在沒有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整整承受了72刀!這樣的對比使學生的體會更深刻。
2、此刻大屏幕再次出示重點句,師引讀:“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生齊讀!)這是沃克醫生發自內心深處的贊美!(生再讀)
3、老師小結,升華情感,再讀重點段。
劉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也征服了我們。手術臺上那驚心動魄的一幕更讓我們每個人難忘!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永遠記住劉伯承在手術臺上的表現!
(生再讀第16和第17自然段。到此,學生對“軍神”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點評:教學緊扣劉伯承在手術臺上的表現,并輔之以撼動人心的電影片斷。畫面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刺激著學生各種感官,他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對軍神劉伯承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礎,讓學生談感受,說體會,再帶著這種情感體驗回到語言文字之中,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此刻,無論是軍神的光輝形象,還是文章撼動人心的語言文字都已深深刻入學生的心靈。疑問迎刃而解,可謂水到渠成。)
五、升華情感,小結寫法
1、抓沃克醫生前后情緒變化的關鍵詞:
“冷冷的”──“肅然起敬”
是什么讓沃克醫生的態度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是劉伯承的鋼鐵般意志!)
2、從“冷冷”到“肅然起敬”,沃克醫生的心中充滿了敬佩!那么此刻你想對劉伯承說些什么?
(生自由談話,升華情感。)
3、小結:為了表現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課文不僅從正面描寫劉伯承的表現,還用了大量的語言去表現沃克醫生的神態、情緒的變化,從側面進行烘托。課后,請同學們從文中畫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詞句,再讀一讀,好好體會。
六、延伸拓展
這節課,我們讀懂了《軍神》這個故事,知道了“軍神”是人們對劉伯承的由衷贊美。還有人稱劉伯承為“武神”“編外參謀”“教書先生”,那么這些稱呼的背后又會有什么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繼續查閱劉伯承的相關資料,看看他的其他稱號背后又會有什么樣的故事。
(點評:拓展語文學習廣闊天地,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此環節設計與開課遙相呼應。)
【軍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軍神》教學設計08-02
軍神教學設計02-20
《軍神》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18
《軍神》教學設計15篇01-30
《軍神》教學設計14篇04-02
《軍神》教學設計(14篇)04-02
《軍神》教學設計(匯編15篇)02-18
軍神教學設計15篇02-19
《軍神》教學設計(通用20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