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薄⒆宰x課文,復述關于“第一本書”的故事。
�。�、理解“第一本書”中包含的感情,體會作者的情感。
3、品味語句,賞析課文語言。
�。础⒄{(diào)動自己的人生體驗,獲得人生啟迪。
【教學重點、難點】
�。薄⒂米约旱脑拸褪鲫P于“第一本書”的故事。
�。�、理解“第一本書”中包含的感情。
�。�、品味語句,理解句子的內(nèi)涵。
【學法指導】
1、讀:
自讀法(圈、點、勾、劃)
�。�、思:
質(zhì)疑(提問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書嗎?那你們還記得自己接觸的第一本書嗎?(請幾個學生簡單介紹)同學們的第一本書內(nèi)容豐富,蘊涵著無限的趣味,那么詩人牛漢的第一本書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詩人一起走進那段往事。
二、簡介作者
牛漢,現(xiàn)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生于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智慧的悲哀》、詩歌《鄂爾多斯草原》、詩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自瀆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⑴ 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 了解故事情節(jié)。
�。�、正確朗讀下列字詞:
鬃( ) 磨磨蹭蹭( )
脊背( ) 摻和( ) 枉()讀
�。�、復述課文:
圍繞著“第一本書”發(fā)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試用自己的話復述關于“第一本書”的故事。
要求:復述時講清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情節(jié)。
四、研讀課文
1、思考:
作者回憶的僅僅是“一本書嗎? “一本書” 可以蘊含許多感情,請閱讀相關語段,用“從──中,我感受到──”的句式,說說你從文中品讀到了哪些情感?
�。�、質(zhì)疑:
賞析了課文內(nèi)容后,你對書中的語言、語句還有什么疑惑嗎?請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同桌間探討解決.無法解決的.請?zhí)岢鰜�,大家共同討論�?/p>
五、拓展延伸
學了本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難道僅僅是了解了第一本書的故事嗎?
六、課文小結(jié)
由學生小結(jié)本堂課的學習收獲(可從基本知識積累、情感啟迪、學習方法等方面小結(jié))。
七、課后作業(yè)(任選一題)
�。�、當“我”把補好的課本再次送到喬元貞的手里時,喬元貞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想像喬元貞的神情、語言,寫一段話描寫當時的情景。
�。病⒄n文中的人物除了“我”與父親外還有喬元貞、“弄不成”、二黃毛,三人雖寫得不多,卻讓人難忘,試從中任選一人,在課文提供的材料基礎上,發(fā)揮想像,虛構(gòu)一個小故事(如《二黃毛的故事》)。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2
教學任務分析:
散文《我的第一本書》位于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人生。《我的第一本書》是詩人牛漢的作品,文章記敘了作者少年時代的一段經(jīng)歷,抒發(fā)了對人間溫情的贊美,表達了對人生起點與人生發(fā)展的深刻思考。文章寫的趣味盎然的,內(nèi)涵豐富,不僅能極大的激發(fā)學生興趣,還能引導他們關注并思考社會人生。
對欣賞散文小說之類的文學作品,《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根據(jù)文章的特點,結(jié)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在預習中掌握生字詞,熟悉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從“文眼”入手,整合文章內(nèi)容,深刻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充分發(fā)掘人文素材。
學生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大為提高,對自我和社會的思考能力提高了,對文學作品中關注社會人生的主題感悟更深刻了。因此這樣的文章對他們來說,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存在的障礙并不多。不過他們的自主閱讀往往停留在表面,對社會人生的思考盲目而膚淺。因此課堂教學要導向正確的方向并要求深刻一些,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掌握幽默、馬鬃、磨蹭、凄慘、翻來覆去、挎等幾個生字詞。
2.通過重點語句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的研讀方法,理解“第一本書”的深層含義。
3.感受到人間的關愛與真情,理解人生苦難的經(jīng)歷并重視鋪墊人生發(fā)展的基礎。
教學過程:
1.(出示課題)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詩人牛漢寫的散文《我的第一本書》,大家猜猜當代著名詩人牛漢所
鐘愛的第一本書,會是什么書?會是什么樣子的呢?答案可能會出你意料的,那——只是一本普通的小學國語課本。這么普通的一本書到底有何力量,能讓作者歷經(jīng)60年之后仍牽掛在心呢?請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到答案。
2.整體感知課文
①默讀課文,請一學生快速復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诟@本書有關的有哪些人?課文寫了哪些事呢?
(人物有:“我”、父親、喬元貞、“弄不成”等。父親和我送書給喬元貞,父親帶我到崔家莊念書,我?guī)Ч啡ド蠈W以及交待喬元貞和二黃毛的命運。其中我和父親之間的故事是文章的主體。)
�、蹏@“書為什么讓作者牽掛”的思考問題。
(書的內(nèi)容很普通,但它的經(jīng)歷可不一般,它見證了作者少年時代的艱苦歲月,還凝聚了父子之間、少年朋友之間以及鄉(xiāng)鄰之間濃濃的情誼。所以說難忘的并不是書本身,而是跟這本書有密切關系的人和事。)
3.研讀課文,深入探究。
①研讀第一段中的:“可是這一本卻是讓我一生難以忘懷,它酷似德國布勞恩《父與子》中的一組畫,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先介紹布勞恩作品,然后讓學生欣賞布勞恩系列漫畫《父與子》。漫畫中一個慈父、一個稚子,他們之間不斷地發(fā)生著各種使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愛是其中永遠不變的主題。)請學生朗讀2-10段(父子之間的故事描述),圍繞著書寫了哪些事?想一想作者為什么這么說呢?
(讓學生合作討論,概括出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并從“文眼”入手層層深入的探究課文。
(A.事情可概括為:查書——分書——補書送書——轉(zhuǎn)學。)
(B.父親和“我”都善良、富有同情心并且非常重情重義,父子之間相互信任、理解,彼此尊重關愛,這些多像漫畫中的那對父子。至于很難笑起來是因為那一段歲月多么艱苦啊,一本課本要撕成兩半,兩個聰明好學的小朋友一學期只對著半本書讀,一個學期后,聰明的喬元貞因貧困而退學。)
�、谀阆矚g文中的父親嗎?思考一下他會給孩子怎樣的影響?
(文中的父親沒有擺出父親的`威嚴,也沒有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他關心孩子但給孩子獨立的生活空間,他期望孩子有出息但并不急迫,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珍視孩子們在貧困中互相幫助的友情。父親給的影響是巨大的,父親是“我”生活的引路人:不僅把“我”帶進新的讀書生活中去,避免了被貧困淹沒的命運,又給“我”以品德的良好影響,為“我”的人生發(fā)展鋪了堅實的基石。)
③縱觀全文,除了父親,還有哪些人和事給過“我”有益的幫助和啟發(fā)?
(貧窮的生活給“我”以磨練,也讓“我”更加珍惜生活:喬元貞的失學使“我”更加珍惜學習機會;而父親和“弄不成”等父輩看重的村鄰之間的友好情誼的作風使“我”成為一個重情重義的人。這些都對我的人生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芷纷x文中兩句話,理解它們的深刻含義:“還應回過頭來說說我的第一本書,我真應當為它寫一本比它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通過前面的探討,學生應該能夠理解“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和“人不能忘本”,不是因為書的內(nèi)容,而是為了它的經(jīng)歷,言之有理即可。還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我的第一本書”的深刻含義:它不僅表明第一次跨進學校的大門,走進了知識的世界,更重要的事,那第一本書里鑲嵌著父親的深情、同學的友誼,童年的樂趣和生活的苦難以及在苦難生活中抗爭的一段心路歷程。)
4,拓展與延伸
文中有一句話“這就是我的第一本書。對于元貞來說,恐怕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書。”,因為人生起點上的這個區(qū)別,喬元貞的人生與我截然不同,如果現(xiàn)在去采訪他,他會深有感慨呢?請假設你就是喬元貞,寫一段回顧人生時心里話。
5,全文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少年的時光雖然不長,可卻像絢麗的鮮花,開放在漫長的人生歲月里,足以使人馨香一輩子,所以請同學們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
作業(yè)設計:
�、俪瓕懮衷~。
�、谧髡邞阎鯓拥母星樽窇浰牡谝槐緯�?
③作者回憶了少年時的經(jīng)歷,承歡于父母膝下的日子和人生起步的經(jīng)歷,是每個人的美好記憶,作者趣味盎然的記敘和深刻的思考,給了我們許多的教益。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說說課文給了你怎樣的啟發(fā)?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3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設計制作封面,使學生對設計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設計的基本方法。
2、通過欣賞不同形式的封面設計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
3、在課堂學習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重難點:學習如何設計、制作一本書的封面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教學封面設計范圖、封面設計作品、色卡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執(zhí)教時間:4月11日——4月12日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每天都在讀書,接觸過許多的書,不知你們是否有注意過書的封面?(給學生回答,教師即時引導)教師拿出學生書包里的一本書(掩住書名),請學生認一認這是同學們哪一課的書?(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請同學們也來設計一本書,教師展示課題:我設計的一本書。
二、引起興趣:
1.教師用實物投影出示幾本裝幀精美的書籍給學生看。
師生交流對話:
問題1:同學們喜歡老師的書嗎?想了解這些書的內(nèi)容嗎?有讀的欲望嗎?/
問題2:為什么喜歡這些書,它什么地方吸引你?
問題3:教師出示破舊的書本詢問學生是否喜歡,為什么不喜歡?引導學生愛護書本和書本做好朋友。
1、學生說:拿出自己所有的書本找出自己認為最漂亮的一本介紹給同學們,并說明為什么喜歡,如果感到有缺憾,請說出如何改動自己會更喜歡。
�。ㄏ仍谛〗M介紹,后到實物投影儀前介紹給全班同學。)
三、出示實物投影引導學生觀察:
封面包含哪幾部分?
�。�1)文字——標題、副標題、拼音
�。�2)圖案——內(nèi)容縮印、裝飾效果
1、文字設計的要點:
醒目、易讀、有裝飾效果。
2、圖案設計的.要點:要與書本相適應。
3、講解封面設計時可運用的方法:
以前學過的各種繪畫技法和美術字的書寫技法,可以用彩紙或廢舊掛歷紙剪、撕、粘貼的方法,還可用各種形式將版畫運用到封面中去。
4.演一演:
請幾組同學分別飾演書本、圖案、文字,說明他們的關系。
評價:表揚表演有特色的小組以鼓勵教育為主。
5.說一說:
可以用學過的哪些方法來設計制作?
選擇好裝飾的方法:
�。�1)單獨紋樣
(2)對角均衡
�。�3)環(huán)型裝飾
�。�4)對稱裝飾
�。�5)抽象圖形
(6)版畫裝飾
以上同學們看到這些封面設計裝飾方法各不相同,再對自己的草稿進行修改,加入今天學習到的各種設計構(gòu)圖方法。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設計。
四學生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
每人完成一張封面設計的作業(yè),作業(yè)有困難的可與同學互相交流合作,要求設計具有特色、新穎、有創(chuàng)意。
8、課堂小結(jié),作品評價:
展示學生的作品,看誰的設計新穎、富有創(chuàng)意給予最佳創(chuàng)作獎、最佳制作獎、團結(jié)合作獎……涉及面要廣。
第二節(jié)
執(zhí)教時間:4月13日——4月14日
二、引導學習階段:
1、學生小組討論設計一本書要注意什么方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由一位同學來記錄討論出的設計幾個在素。
2、教師請小組出示討論結(jié)果。各小組進行回答,教師引導并給予肯定。
3、教師出示自己的設計要素。教師對學生各小組的回答情況給予總結(jié)并板書,并為學生討論的要素進行補充,提出教師對設計的幾個要素的意見。
設計要點:主題突出背景畫面有趣并與主題內(nèi)容相關圖文并茂色彩艷麗
4、教師提出另一個問題:如何實施設計方案?
教師請學生自由舉手并回答自己的意見,然后總結(jié)步驟:構(gòu)思打稿修改定稿上色裝飾(拼貼)
5、請同學們欣賞設計作品,教師邊展示邊與設計要素相結(jié)合進行引導學生的思考。
三、學生課堂學習活動階段。教師布置作業(yè)(以“小小科學家”為題設計一個封面),學生作業(yè)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四、學生作業(yè)展示。學生完成作品的到黑板前展示,教師對學生作品提出看法(來得及的學生可以帶下去再修改),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表揚并評出優(yōu)秀作品。
五、課后拓展:本課如果學生感興趣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同學們一起來做一本書,書的內(nèi)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關資料在課前小組進行準備,可以拼貼圖片和文字,課前把相關的材料帶好。
札記:我請同學們按照興趣分組,有的作“我喜歡的卡通人物”,有的做“我喜愛的美食”等等,合作作業(yè)。學生們興趣很大,高興得搜集資料,制作得非常精美�?磥砼d趣是成功的引路人。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文意,繼續(xù)了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征。
2、品評含意豐富的語句,養(yǎng)成正確的語感。
3、激活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和情感蘊含。
教學重點: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難生活境遇,感悟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內(nèi)涵。
品評重點語句,滲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內(nèi)涵。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苦難生活的深刻體察和獨特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感受了胡適對母親以其深細而嚴格的教育影響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段追憶。今天,我們將走進牛漢的隨筆《我的第一本書》,去感受苦難生活境況中濃濃的真摯情意給詩人的精神給養(yǎng)。
二、作者簡介
牛漢――作者牛漢,現(xiàn)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字詞:
鬃( ) 磨磨蹭蹭( ) 脊背( ) 摻和( )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
奧秘:奧妙神秘。
翻來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
溫厚:溫和寬厚。
2、思考:60年前小學一年級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沒有封面,沒有頭尾”的國語課本有著怎樣的經(jīng)歷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專門著文紀念?
3、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研討:
�。�1)“我的第一本書”是哪一本?
――60年前小學一年級的國語課本。
�。�2)“我的第一本書”有什么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
――“我的第一本書”被我攔腰截斷,上半部分送給了同學喬元貞,只留下了下半部分,父親了解詳情后,用白紙幫我們補好內(nèi)容又裝訂好送給我和喬元貞。
(3)你認為作者為什么會念念不忘這本書?
――里面飽含著父子之情:父親對我學習的關心,對我朋友的同情,幫我補寫課本并裝訂好送我和我的同學,帶我去崔家莊小學念……;
也飽含著同學之愛:把自己的書分半本給喬元貞;
還有作者難以忘懷的狗:人狗的默契和難得的童趣。
�。�4)文題“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還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貴的經(jīng)歷,一本人生之書。
(5)你讀了作者的故事覺得辛酸,想笑卻笑不出來,很沉重嗎?為什么?
――生活太苦了,條件太差了,作者那時的生活太可憐了。
�。�6)你認為作者回憶的僅僅只是那本國語課本嗎?
――不僅僅指那半本課本,也指我這貧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7)作者是懷著什么感情回憶自己的第一本書的?
――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復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huán)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的不幸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四、研讀探究
1、引導學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語句。請學生感情閱讀全文,思考:(課后習題第二題)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 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艱苦的、辛酸的,沉重的,幾乎天天在生存線上掙扎,當然沒有幽默可言,但是無論多么的艱苦,孩子總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真和淘氣總能讓他找到自己的樂趣,和小伙伴在一起,與小動物們玩耍,回到大自然中去,什么都會忘記,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這里“枉”字可以理解為: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作者的第一本書,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人生的第一本書。如果這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么這幾十年的讀書和寫書(詩)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你忘記了知識的源頭和人生的起點,你忘記了過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說“人不能忘本”,巧妙地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本”這里指課本,那第一本國語教材,也指人生成長歷程中最初的最有價值的奠基性的東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五、討論:1、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還特意補敘了喬元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里叫賣紙煙、花生、火柴等小東西�!边@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為什么要作這樣的交代?
――――與前文“父親說喬元貞是個有出息的孩子”相呼應,表達作者對喬元貞的同情,也說明作者認為“知識改變命運”,可是孩子卻沒法上學,再次體現(xiàn)作者在苦難的生活中的辛酸之情。
2、如何理解“這就是我的第一本書。對于元貞來說,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
――――(體會書的珍貴,讀書機會的珍貴。)
3、你認為本文的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知書識理,關心孩子的學業(yè),溫和善良,理解孩子,樂于助人,尊重孩子的友情,對孩子負責
4、這一本書中蘊含了太多的情感,如果讓你來品味,你能從中品出什么滋味?
―――甜:同學、朋友之間的深厚的情誼;父子之間親密的關系;人與動物的樂趣
―――酸:艱辛的生活,貧窮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的艱難;人生際遇的差別
六、課堂小結(jié)
本文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nóng)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七、板書設計
我的第一本書
牛漢
爸爸對我的關心,同學之間的友誼
人生道路上的第一課
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上學的樂趣
快樂和夢幻:1跟小動物在一起(人和狗之間的默契和情趣)
2跟父親相處(父子之情)
3同學朋友之情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設計制作封面,使學生對設計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設計的基本方法。
2、通過欣賞不同形式的封面設計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
3、在課堂學習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教學重難點:
學習如何設計、制作一本書的封面的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學具:
卡紙、彩紙、鉛筆、橡皮、彩筆、膠、收集的小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階段
1、同學們,你們每天都在讀書,接觸過許多的書,不知你們是否注意過書的封面?
2、教師拿出學生書包里的一本書(掩住書名),請學生認一認這是同學們哪一科的書?(學生回答)
3、教師引導請同學們也來設計一本書,教師展示課題:我設計的一本書。
三、講授新課:
1、學生小組討論設計一本書要注意什么方面?
2、教師出示自己的設計要素。
3、設計要點:主題突出;背景畫面有趣并與主題內(nèi)容相關;圖文并茂;色彩艷麗
4、教師提出另一個問題:如何實施設計方案?--學生討論交流,回答問題。
5、教師總結(jié)設計步驟--構(gòu)思;打稿;修改;定稿;上色裝飾(拼貼)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作業(yè)要求:以"小小科學家"為題設計一個封面。
2、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優(yōu)秀作業(yè)點評。
五、作業(yè)點評:
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小結(jié)。
六、課后拓展:
本課如果學生感興趣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同學們一起來做一本書,書的內(nèi)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關資料在課前小組進行準備,可以拼貼圖片和文字,課前把相關的.材料帶好。
教學后記:
本課是集造型表現(xiàn)和設計應用為一體的一節(jié)課,通過欣賞不同形式的封面設計作品,使學生了解封面設計的相關知識,并設計、制作一本書的封面。在對封面設計的觀察與學習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及動手制作能力。雖然課題是《我設計的一本書》,但在這一節(jié)課中讓學生做一本完整的書有難度,因為單是書的裝幀藝術就包羅萬象,更別說是整本書的設計了。所以,吧本節(jié)課的重點定位在單純的封面設計上。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復述課文資料,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3、了解“第一本書”的深刻好處。
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第一本書”的深刻好處。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布置學生查閱有關牛漢的資料,一開闊視野,增加材料積累。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資料
感知課文資料,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第一本書”的深刻好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這天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誰都離不開書。想一想,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請學生說說,并談談閱讀感受)不少同學對自己的第一本書已經(jīng)記不清了,那是因為我們的第一本書沒有什么故事。但詩人牛漢對自己的第一本書卻永志難忘。這天,讓我們一齊跟隨詩人牛漢去了解,看圍繞著第一本書演繹了怎樣的故事,在體味語言特色的基礎上,把握第一本書的深刻含義。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生字詞的狀況。
2、默讀課文,感知資料,復述課文。
要求:A、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fā)生的過程。
B、讀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洪亮。
C、語言簡練生動,表達自然流暢。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說說“我的第一本書”的含義。
B、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呢
三、研讀與賞析
深深打動我們的不僅僅僅是關于第一本書的故事,而且是作者透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述,以飽含熱淚的筆觸向我們描繪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畫面,以及由書引發(fā)的父子之情、同學朋友之情以及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這些深刻的資料,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xiàn)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體會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2、當父親聽說我把那一半書給了同學時,為什么“深深嘆著氣”“我”的父親是怎樣的父親
3、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4、作者的第一本書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四、拓展延伸
“我”把“父親補全的裝訂好的課本”送給元貞的時候,兩人會有怎樣的對話請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對一段話。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據(jù)課文所帶給的資料,發(fā)揮你的想象,虛構(gòu)一個“二黃毛的故事”。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聽清錄音里的小朋友是怎么介紹自己喜歡的一本書的。
2、用幾句連貫的話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一本書。
3、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自信心。
4、引導學生和書交朋友。
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你們平時都看過一些什么書,其中最喜歡的是哪本書?
交流,板書:我喜歡的一本書
二、聽錄音
1、出示圖片
師:這些小朋友喜歡什么書?他們是怎么介紹的?
2、聽錄音,思考問題
3、交流板書:《十萬個為什么》《安徒生童話》《西游記》
4、再聽錄音,交流
5、師歸納:介紹自己喜歡的一本書,首先要告訴大家這本書的名字,再可以簡要地介紹這本書的內(nèi)容,還可以說說喜歡這本書的理由。
三、介紹自己喜歡的書
1、小組內(nèi)交流
2、選派代表進行全班交流交流
3、師簡單評價
四、小結(jié)
師:書是知識的`海洋,進步的階梯。因此,我們要多看書,看好書,做一個愛讀書的好孩子。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重點字詞,復述課文內(nèi)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重點語句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學會思考人生。
【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學會思考人生。
2、復述課文,培養(yǎng)表達、概括能力。
3、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中的父子之情、同學的友情,教育學生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
【教學重點】
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體會父子之間、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的語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書是人們的精神食糧。在難以得到精神食糧的本書時候,書的珍貴我們可以想象得到�!暗谝槐緯痹谧髡叩挠洃浝锸欠浅U滟F的。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吧!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進牛漢
牛漢,現(xiàn)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現(xiàn)為中國作協(xié)全國名譽委員,中國詩歌協(xié)會副會長。
2、積累字詞
注意下列字詞的音義
酷似摻和脊背枉讀知書識禮翻來覆去奧秘凄慘
3、整體感知
(1)五分鐘內(nèi)默讀課文,準備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要求:
①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fā)生的過程;
②讀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洪亮;
�、壅Z言簡練生動,表達流暢自然。
�。�2)讀過文本,深深打動我們的卻不僅僅是關于“第一本書”的故事,而是與書有關或由書引發(fā)的各種情感,請舉例說明文章中表現(xiàn)了哪些情感。
討論、點撥:
�、俑缸忧椤H绺赣H關心“我”的學習;為我們兩個的半本書修修補補,裝訂成了兩本完完整整的書;新的學期開始,父親便帶“我”到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外村上學去了。
�、谕瑢W、朋友情。如:“我”把唯一的一本書分為兩半,一半給了家庭困難的喬元貞等。
�、廴伺c狗的默契和情趣。這一點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單獨來一段補敘。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是指什么?不僅僅指那半本書,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書,是人生的一次珍貴經(jīng)歷。它蘊含著生活的艱辛,父子的深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復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huán)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不幸及的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2、品味文章語言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最喜歡的語句朗讀,并講講喜歡的理由。
(2)文章中由書引發(fā)的父子之情、朋友之誼深深打動了我們,這些深刻的內(nèi)容,都是靠深動、形象的語言來表現(xiàn)的。我們再來細細研讀課文,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結(jié)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二)
3、作者和喬元貞是同學,曾經(jīng)喬元貞考了第一,作者考第二,為何喬元貞最后賣了一輩子小東西?
點撥:體會讀書機會的珍貴,教育學生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也讓學生從喬元貞的命運中嚴肅地思考生活與人生。
總結(jié)反思
課文通過“第一本書”回憶了父親對“我”的愛及朋友間的友誼和20世紀初艱難中的溫情,告訴我們不能忘本。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掌握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學習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病⑿蕾p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樣的書?可能有些同學已經(jīng)記不清了�?墒窃娙伺h卻對他的第一本書永志不忘,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過幾十年后,作者走過了迢迢征途,飽嘗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發(fā)現(xiàn)那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二、檢查預習
�。�、走近作者:
牛漢,原名史成漢,1923年生,山西定襄縣人,蒙古族。40年代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是“七月”詩派的重要成員。已出版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愛與歌》、《溫泉》、《海上蝴蝶》及《牛漢詩選》等。
2、讀一讀。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1、我的第一本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圍繞這本書發(fā)生了那些故事?
3、你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同學情真、父子情深、生活情趣)
四、品味語言,探究人物
1、文中刻畫的幾個人物,你認為哪個人物刻畫得最好呢?
2、教師進行學法示例,與學生一起品味“爸爸”這個人物形象:
�。睾�、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對孩子負責、同時也樂于助人)
�。�、運用這種方法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刻畫得最好的人物,談談文章是如何刻畫人物的,人物的性格及人物的命運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例如:我、二黃毛、喬元貞、老師“弄不成”)
五、重點研討、局部雕琢,深化主題
提問:
�。�、“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ㄗ髡邔ν甑母杏X是怎樣的?聯(lián)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是什么?)
�。�、“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ㄔ鯓永斫狻巴髯x了這幾十年的書”、“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這里指什么?)
�。场⒆髡呤菓阎鯓拥囊环N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辛酸的,“童年沒有幽默”,寫其童年生活的艱苦而沉重,不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幾乎所有同學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畢竟是童年,無論生活多么艱苦,也抹不去與生俱來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氣,能和小伙伴們在一起,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間,就是快樂的,而且童年時代只要玩起來,什么困苦都會忘。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樂。
2、這里“枉”字可以理解為: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作者的第一本書,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人生的第一本書。如果這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么這幾十年的讀書和寫書 (詩)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你忘記了知識的源頭和人生的起點,你忘記了過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說“人不能忘本”,巧妙地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本”這里指課本,那第一本國語教材,也指人生成長歷程中最初的最有價值的奠基性的東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復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huán)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不幸的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六、多元感悟,拓展提高
布置課下作業(yè):課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親”外,還有同學二黃毛、喬元貞和老師“弄不成”。這三個人的言行寫得不多,卻讓人難忘。試從中人選一個,在課文提供的材料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虛構(gòu)一個小故事。(如《二黃毛的故事》)
七、作業(yè)
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續(xù)寫故事,可以是關于喬元貞,也可以是關于二黃毛的。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理解文中有關語句的含義。
�。病Ⅲw會蘊涵在文中的父子、同學之情。
�。�、領會知識對于一個人一生發(fā)展的重要性。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一、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
幽默:言談、舉動有趣而意味深長。
凄慘:凄涼悲慘。
奧秘:指隱藏的或還沒有被認識的內(nèi)容或道理等。
翻來覆去:來回翻動身體;一次又一次。
二、熟讀課文,回答
1、文中共寫到了哪幾個人物?
�。�、文中提到的人物中,年幼一代的`命運到后來分別是怎樣的?
〖課堂學習〗
一、導入新課
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樣的書?可能有些同學已經(jīng)記不清了,作者卻對他的第一本書永志不忘。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過幾十年后,作者走過了迢迢征途,飽嘗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發(fā)現(xiàn)那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作者牛漢,現(xiàn)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生于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智慧的悲哀》、詩歌《鄂爾多斯草原》、詩集《彩色的生活》等。
二、抓住記敘的六要素,復述故事情節(jié)
三、再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書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作者已人到中年,他是帶著怎樣的一種感情來回憶有關“第一本書”的故事的?
四、品讀課文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體會有關句子的含義
五、你認為文中的哪個情節(jié)最為感人?請找出來,并思考:為什么
六、文中寫到?jīng)]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jié)尾還特意補述了喬元貞一生的“出息”
“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里叫賣紙煙、花生、火柴等小東西�!边@算是什么“出息”呢?作者為什么要作這樣的交代?從中你悟出了什么?
【課后延伸】
課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親”外,還有同學二黃毛、喬元貞和老師“弄不成”。這三個人的言行寫的不多,卻讓人難忘。試從中任選一個,在課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虛構(gòu)一個小故事(如《二黃毛的故事》)。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學掌握并積累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2.通過合作學習來感悟文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父子情、同學情、童年的樂趣,以及在苦難的生存條件下苦苦掙扎的生命歷程。
3.品味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合作探究感悟文本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通過背景資料了解當時苦難的生存條件,進一步深刻感悟主題。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你讀的第一本書嗎?也許是圖文并茂的畫冊,也許是引人入勝的故事書,但是我們很多人都把它遺忘了,而詩人牛漢的第一本書卻深植在他童年記憶的沃土,它是一盞燈,點亮了它的心房,照亮了他的人生。今天,我們就走進他的第一本書,去感受他所承載的苦難與溫情。
二 預習交流 ,了解學情(指名匯報成果并質(zhì)疑問難)
三 合作探究 ,釋疑解難
(一)提出問題,明確目標
1.大家預習很認真,也提出了很多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我們大家的疑難,好不好?
2.大屏幕展示問題:可是這本書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它酷似德國卜勞恩的《父與子》中的一組畫面,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边@句話怎么理解?
�。ǘ┲攸c研析,理解內(nèi)容
1.提問: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為什么?(難以忘懷、父與子、難以笑起來)
這里提出了卜勞恩的《父與子》,這是怎樣的一部作品?
(漫畫畫了父親與兒子的一些事,表現(xiàn)了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
2.這篇課文也寫了父子之間的一些事,主要是寫父親對“我”的愛,現(xiàn)在我們抓住這句話來學習這篇課文。
出示問題:①課文寫了哪些難以忘懷的事?
�、谀男┑胤襟w現(xiàn)了父親對我的愛?
�、蹫槭裁础昂茈y笑起來”?
3.學生朗讀課文,分組討論探究
4.匯報總結(jié)
①難以忘懷的事都和“第一本書”有關系,回憶了“我”和父親,我的老師,我和同學之間的一些難忘的事情。
父親:藏書、問書、考書、補書、攜子讀書
我 同學:裁書、要書、送書
老師:帶狗讀書
②哪些地方寫出父親對“我”的愛?你喜歡這樣的父親嗎?愛孩子、重視孩子、理解孩子,為了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圻@些事情哪些讓你感動?哪件你覺得最有趣?
�、堋段业牡谝槐緯分杏袧鉂獾母笎郏屑冋嬗亚椋有帶狗讀書這樣有趣的事,但牛漢為什么說“讀了它卻笑不起來?”中國當時的農(nóng)村狀況是怎樣的?
a指名回答(元貞輟學 一生貧困)
�。▽W校條件不好,“我”隨父親去崔家莊小學讀書)
b材料助讀 大屏幕展示:魯迅《故鄉(xiāng)》背景
葉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背景
c提問: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農(nóng)村的狀況是怎樣的?
⑤總結(jié):當時的中國農(nóng)村是貧窮的、落后的、人民生活困苦,許多人掙扎在生存的底線,像喬元貞那樣的孩子,比比皆是,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連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何談讀書學習呢?所以作者回憶起“第一本書”的童年生活,很難笑起來。
(三)深入理解,把握主旨
1.大屏幕展示: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2、齊讀問題。
3、討論交流。
4、匯報總結(jié)
四、總結(jié)提問,收束全文
1.學習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還有什么問題?
2.牛漢難忘他的第一本書,不僅是那本書里蘊含著濃濃的父愛,純潔的友情,上書房的樂趣,還有那童年時解讀不了的生活的苦難與辛酸,正是這五味雜陳的情愫成為激勵他成長奮進的沃土,讓他茁壯成一棵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同學們,請珍惜生活給予我們的點點滴滴,苦辣酸甜,那將是我們成長的不竭動力,會造就我們五彩繽紛的生活!
板書設計
我的第一本書
父愛情深 讀書樂趣
純真友誼 生活艱辛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相關文章: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08-26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7篇)08-29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案(通用7篇)08-29
《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11-22
《我設計的廣告》教案09-22
《我設計的名片》教案09-23
《我設計的郵票》教案07-08
我設計的橋教案02-07
《我的信念》教案設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