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精選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吧,事跡具有觸發(fā)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那么相關的事跡到底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1
疫情在哪里,黨員干部就要戰(zhàn)斗在哪里,xx鄉(xiāng)黨員干部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亮身份,沖在第一線,干在第一線,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筑起一道堅實的屏障。
疫情發(fā)生以來,該鄉(xiāng)黨委書記xx率先垂范,從臘月三十至今,一直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放棄節(jié)日休假,帶頭值班值守,動員全鄉(xiāng)鄉(xiāng)村干部全力投入戰(zhàn)斗,站在疫情防控斗爭的第一線,帶頭下村入戶開展摸排工作,做好群眾思想,落實防范措施,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他說“這是必須的,作為黨員最初的誓言就是這樣的。崗位所在,職責所在,越是在危難的時候,黨員越應該沖在第一線!”
該鄉(xiāng)鄉(xiāng)長xx,是有著20多年豐富工作經驗的基層領導干部。自開展疫情防控后,立即趕赴一線,主動擔當,想在前、干在前,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平均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卻從未有過一句怨言。某天晚上當他得知家中一歲多的嬰兒身體不適出現(xiàn)xx癥狀送往縣醫(yī)院住院之后,他才趕往醫(yī)院看望小孩,第二天一早便匆匆趕到鄉(xiāng)里,繼續(xù)扎實投入到全鄉(xiāng)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只是在下鄉(xiāng)途中通過電話詢問了解兒子的相關情況。面對家中小孩住院的急事,他棄小家、守大家,心中掛念的.是xx人民;他依然堅守崗位,兢兢業(yè)業(yè),統(tǒng)籌調度全鄉(xiāng)防疫工作,竭力保障全鄉(xiāng)群眾的生命安全。
面對這次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xx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fā)揮基層戰(zhàn)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懼疫情,沖鋒在前,敢于擔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心聚力,全面戰(zhàn)斗,只愿換取全鄉(xiāng)平安。為了減少人員流動,防止疫情擴散,保障全村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xx鄉(xiāng)xx村黨支部在全縣未下達封村封路的指令之前率先行動,于大年初二村支書xx組織xx村黨員xx、xx和xx,將去往xx與通往xx鄉(xiāng)的主要縣道進行交通管制,嚴禁人員串訪。村級組織對抗疫情的積極性和政治敏銳性得到充分展現(xiàn)。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每一個xx人都有義務保護好自己,不給醫(yī)務人員增添風險,不給社會增加負擔。”xx村黨員xx說。我們相信,只要大家沉住氣、穩(wěn)住心,自覺響應政府號召做到不串門、不訪友、不聚會、不隨意走動,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zhàn)!
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2
從教十年來,高郵市龍虬鎮(zhèn)張軒小學“最美巾幗”張麗老師有著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教育教學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她秉承“對社會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生負責”的原則,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抗疫后方表現(xiàn)突出,積極參與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主動交納“特殊黨費”,支援武漢。
疫無情,助力之情。“500元,錢不多,卻是我的一點心意。當初入黨時舉過拳頭宣過誓,我不能戰(zhàn)斗在一線,只能在后方做好自己的本職,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這是張麗繼2月份響應龍虬鎮(zhèn)教育中心校“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zhàn)”捐款倡議,主動參與愛心捐款后,又交納“特殊黨費”,以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行動就是戰(zhàn)斗。在這防疫的關鍵時刻,她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抗疫阻擊戰(zhàn)作一份奉獻,發(fā)出一點點光和熱。
疫無情,防控在前。疫情期間,張老師還負責學校疫情日報及疫情防控檔案的整理工作,這個任務任重而道遠。從1月24日起,她每天主動聯(lián)系并在張軒小學防控群里收集教師上報的全校師生的健康情況和外出情況信息,進行整理、匯總、登記、并最終形成《張軒小學疫情防控-學生健康狀況日報送》臺賬,并于每天下午4點之前上報校領導與教育中心校。在防控期間,她及時完成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所有要求上報的信息。她還協(xié)助學校做好疫情的宣傳報道,每天做到宣傳到位、防控到位、排查到位,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堅守自己的崗位。張老師還積極承擔學校的'疫情期間的防控值班任務,早晨六點多從高郵出發(fā)趕往學校,克服中午就餐不便的困難。在校值班、巡查期間,嚴查嚴防,認真站好學校的值班崗,確保學校的安全。
疫無情,線上教學見實情。在疫情期間,為充實學生的寒假生活,她積極配合市局和學校安排的線上學習活動, 并自主設計個性化的作業(yè),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每天堅持在線答疑,幫助學生解決線上學習中的困難,對班上參與線上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主動與其家長交流并幫助解決困難,班上的周睿同學,由于父母都不在身邊,與爺爺奶奶生活,爺爺不會使用手機看視頻,張老師多次電話聯(lián)系,通過微信一步步截圖指導爺爺學會進入平臺,堅決不讓班上一個孩子掉隊。
昨天已經過去,未來在于耕耘,用張老師自己的話來說:在村小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無奇的小草,我將和老師們一道用心去成就事業(yè),站好三尺講臺。
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3
“親愛的同學們,非常時期123:只關注一個信息源——班級群。注意疫情防控,讀《紅樓夢》等經典著作,看《平凡的世界》等經典影視劇;堅定兩個信念,即我們的黨、我們的政府一定有能力帶領全國人民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zhàn);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定會盡早結束;堅決做到‘三不’,即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沒有錯誤的學科組合,只要足夠努力,任何一種組合,都可以成就最好的你……”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全市學生延遲開學。在確保人群不聚集,師生不見面,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中小學教學的影響的情況下,宜城市教育局黨組下發(fā)《關于疫情防控情況下利用教育信息化平臺做好網絡教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鎮(zhèn)(辦)中心學校、市直各學校提前謀劃并做好教育信息化平臺的試用工作,于在2月9日前(高中學校在原定開學前)制定好網絡教學的實施方案并完成平臺的選用、遠程培訓、平臺注冊及備課等教學準備工作,確保2月10日正式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網絡教學活動,開創(chuàng)教學新模式,實現(xiàn)“跨時空互動教學”,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
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宜城一中副校長呂學文告訴筆者,宜城一中多措并舉,有效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各年級部擬定詳盡的作息表、學習任務表,適量增加寒假作業(yè)。學生做到“兩按時”即按時起床、按時就寢,“兩不少”即每天學習時間不少于10小時、休息時間不少于8小時,“兩不玩”即不玩手機、不玩電腦,“兩保持”即保持居家適度鍛煉、保持衛(wèi)生;要求全體中層以上干部按時到崗到位,全體教師早日返宜,在家備課。禁止學生到培訓機構參加培訓,禁止任何教師參與任何形式的有償補課。學校通過電話聯(lián)系、網絡溝通等方式,協(xié)調家長共同做好學生居家學習的安排、督促和落實。各年級部推動班主任、備課組長和科任教師“三線”工作法。班主任通過班級群發(fā)布具體學習要求、檢查方式等內容,并在班級群做好檢查和反饋;備課組長安排具體學科學習內容;班級教師按課表在群里和線上布置具體學習任務并進行在線輔導答疑。學校組織班主任強力做好提前入住城區(qū)租賃房學生及家長勸返工作,有效地減少了人員流動,降低了感染傳染的機率。
宜城二中為學生增補了大約10天的假期作業(yè),班級教師通過網絡答疑解惑,利用假期培優(yōu)補弱,及時和“銘師堂e網通”系統(tǒng)平臺負責人聯(lián)系網上在線學習事宜。預計近日高三年級全部學生能免費領取一人一賬號、一人一密碼,進行網上學習。宜城三中疫情期間“老師離校不離教,學生停課不停學”。學校通過班級微信群或qq群,及時發(fā)送電子教材,指導學生利用升學e網通和國家網絡云課堂等平臺,開展網絡學習,教師在網上進行學習輔導和答疑,對學生心理和身理健康開展指導。宜城職高在高三工作群里要求所有高三專業(yè)教師秉承“成也專業(yè),敗也專業(yè)”的理念,按“應知”“應會”兩大模板再一次布置專業(yè)作業(yè),每天在線上講解一些專業(yè)的疑難知識點,從容應對每年四月中旬在武漢舉行的專業(yè)技能高考。結合疫情,學校還同時進行德育滲透:愛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
面對肆虐疫情,宜城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保華同志表示:宜城教育人在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同時,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質量不打折,為宜城教育品牌增輝添色。
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4
是誰在疫情期間用生命去捍衛(wèi)祖國;是誰總是站在一線,時時刻刻救助病人;是誰,一天24小時穿著防護服,汗水浸濕了衣服,也毫不知情;是誰,過年了也不許見家人一面;是誰,睡在地上還那么辛苦的去工作;難道不是奔波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嗎?
一線的醫(yī)護人員,我懷著無比敬佩的心情去尊敬你,你們是多么偉大。隨著你們的不懈努力,我們的祖國也漸漸的排出了病毒,從病殃殃的恢復了正常。隨著你們的用心良苦,近幾天,病情也不再上漲,死亡率也隨而漸漸的變小,許多座城市也都從迷茫的霧中走了出來,我們的幸福,你們的辛苦。有些醫(yī)生也在這場疫情中光榮的犧牲,你們都是我們祖國的驕傲,是人民的驕傲,是大眾的驕傲,如果祖國沒有你們,那么這次病情該是怎樣呢?你們用自己的'生命去挽回了別人的世界,你們是多么的偉大!
奔波在一線的醫(yī)務戰(zhàn)士,記住,不管你們身在何方,都是中國的驕傲。在此,我奉告大家:"疫情雖然變小了,可是很可能會再次卷土重來,我們不要松懈,否則可能會釀成大禍。”
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5
一場疫情在武漢在爆發(f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全國蔓延,像一根根帶刺的荊棘,緊緊地揪著人們的心,牽動著人們的思緒。電視上“霸屏”的疫情新聞,手機里刷屏的信息,不知正誤的小道消息……突如其來的疫情驚擾了春節(jié)的熱鬧和諧。
這種時候正是謠言肆虐之時,道聽途說使人們過度緊張、過度恐慌、過度防范。“謠言止于智者”,“智者”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實驗室中近距離地接觸令人生畏的病毒,尋找源頭,為后面的防范、控制和治療提供科學理論。顯微鏡上用力觀察的眼睛,實驗室里有條不紊的操作,此起彼伏的機械聲、人聲,您們與病毒糾纏,與時間賽跑,與死亡斗爭。
“科學防治”,向一線的科學人員致敬!
你們聽不見親人的歡聲笑語,縈繞耳邊的只有病人的聲聲呻吟;你們聞不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霸占鼻翼的只有藥和消毒水的味道;你們看不到燦然的煙火,映入眼簾的只有一張張慘白的臉龐;你們嘗不到熱騰騰的飯菜,滑入口腔的只有冰冷或熱了再熱的食物……你們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靈溫暖心靈,用信念支撐信念。一張張請戰(zhàn)書是決心,一次次守候是堅持,一遍遍鼓勵是希望,一張張笑容是無悔。隔離不隔愛,封城不孤城,全國各地馳援武漢,堅守崗位,向病毒發(fā)起總攻。
“疫情就是責任”,向一線的醫(yī)護人員致敬!
凜凜寒冬,呼嘯風雪。一襲白衣,守在大大小小的車站內,候在進入各城市的站口,留在每個社區(qū)的'委員會……你們不是一線人員,卻是一線人員的堅強后盾,后方的坎坷,你們來掃平;后方的平安,你們來守護!一支支體溫槍,一次次講座,一遍遍教導,普及防范知識,為平民百姓撐起一方天空。
“防控就是命令”,向后方堅守的醫(yī)護人員致敬!
有一朵花,不在陽春三月爭奇斗艷,卻在冰雪冬年沁人心脾。
從經歷非典再度戰(zhàn)肺炎的“老革命家”,從退休再次請戰(zhàn)的“老戰(zhàn)士”,到第一次戰(zhàn)斗的“新兵”,此時此刻都在為抗擊疫情而奮斗。一個倒下,還會有千千萬萬個“”站起。你們是平凡中不平凡的天使,感謝你們,我們堅信,你們一定會帶領人們扛過這次疫情,我們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給予最大的支持,全國人民等你們平安凱旋!
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6
醫(yī)務人員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夜以繼日、連續(xù)奮戰(zhàn),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少醫(yī)務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付出換來了一個個患者的康復,換來了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xù)向好,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敬、最值得關愛的人。
在大屏播放抗疫一線醫(yī)務人員的照片,既是向廣大抗疫一線醫(yī)務人員表達敬意,也是在宣傳醫(yī)務人員救死扶傷、醫(y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在一定意義上,宣傳抗疫一線醫(yī)務工作者的事跡,不僅能起到激發(fā)醫(yī)務人員戰(zhàn)斗力的作用,而且也能激發(fā)更多人抗擊疫情的信心,還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尊醫(yī)重衛(wèi)的濃厚氛圍。
宣傳醫(yī)務人員要找準宣傳對象。疫情肆虐,全國數(shù)萬名醫(yī)務人員不懼危險、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他們有的主動請戰(zhàn),寫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請戰(zhàn)書;他們有的推遲婚期,立下“疫情不結束,我們不結婚”的承諾;他們有的親人去世也沒能看最后一眼、送最后一程,詮釋了忠孝難兩全的古語……每一個故事的背后,都體現(xiàn)著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yè)精神和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責任擔當。宣傳醫(yī)務人員,我們就要深入挖掘這樣的'典型人物。
宣傳醫(yī)務人員還要找準宣傳載體。不同的宣傳載體背后有著不同的受眾群體,不同宣傳載體也有著不同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我們要精準研究載體的特點和受眾喜好,讓典型醫(yī)務人員事跡既走進報紙、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也要走進微信、抖音等新媒體,還要走上講臺、舞臺,走進影視劇……只有采取立體化的多載體多形式的宣傳,醫(yī)務人員的感人事跡才能走進千家萬戶,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通過對典型醫(yī)務人員事跡的宣傳,就會發(fā)揮出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鼓舞和激勵廣大醫(yī)務人員更加英勇地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同時,也一定能鼓舞和激發(fā)更多的人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推動這場戰(zhàn)“疫”盡快全勝。
【一線抗疫工作的事跡】相關文章:
一線抗疫工作事跡(精選11篇)10-01
抗疫一線人員事跡200字10-03
抗疫一線人員事跡(精選15篇)01-11
抗疫一線的感動事跡(精選7篇)09-26
一線抗疫工作者事跡(精選8篇)10-02
抗疫一線主要事跡(精選5篇)09-26
一線抗疫工作者的事跡(通用9篇)10-01